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仰 《新闻世界》2008,(5):33-33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按照现代社会的习惯,出了这类问题,只有找心理医生去解决。 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重亲情”的功能之一,就是缓解心理压力。 人们常说中国人在一起的时候,喜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公众场合,  相似文献   

2.
互动仪式链理论概述2003年,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认为“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而情感能量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人们参与传播的动机实质上应归结于情感能量的理性选择”①。互动仪式链生成依赖于四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形成封闭的圈子,对于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当代女性犯罪案件频发的一个直接诱因便是其在情感、家庭问题上出了“状况”。本篇报道里的三位女“主角”,原本家庭美满、工作出色、事业顺畅,在单位、在社会都是受人尊重和羡慕的人物,然而,一时情感迷失,由背叛爱情、家庭一步步走上了背叛组织、法律的“不归路”,落了个“家亡人散各奔腾”的结局。她们在囹圄中悔恨的泪水警示我们:作为当代人,特别是女性,惟有守好自己的情感防线和道德堤坝,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安宁。  相似文献   

5.
刘圣红 《传媒》2017,(16):44-46
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设备的发展和普及,让人们实现了极密切、广泛的相互链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自主和高效”。随着Facebook、微信用户规模的迅猛蓬勃发展,社会似乎都沉浸在“手机媒体的社交功能让沟通更美好”的陶醉中,在众人皆醉中也有清醒者在思考:手机媒体的社交功能在为人们消除了物理层面的“交流困境”的同时,是否真正满足了人们“内在的、情感的交流需求”?在新的社交网络中,人们是否又陷入了“链接频繁,但情感孤独”的新交流困境?  相似文献   

6.
二、社会心理的内在影响“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④因此,我们应将社会心理的变化发展放到社会生活中去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社会心理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于新闻传播过程的内在影响。(一)从众心理的淡化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居于最高层次。这种需要表现为人们希望充分表现个人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和意志等,以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现阶段,由于人们的自我文化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自我实现有…  相似文献   

7.
王卫萍 《视听纵横》2010,(4):104-104
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关于新闻的经典定义。但我们常常比较狭隘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从信息论的角度,作为信息的新闻,事实上包含了两大类别:一类是“硬性”的“理性信息”;一类则是“软性”的“情感信息”,(当然这两者之间并非截然相分离)。人们为什么要每日甚至是每时每刻地通过大众传媒搜取各种各样的新闻信息呢?除了了解和掌握那些必要的硬信息以便正确地决策之外,还要获得充分的软信息,即满足自己在情感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红红火火的“王朔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化、情感化的社会现象。虽然我认为。王朔本人和他的作品中,更深层些的是一些人生的审视和反思,其中不乏理性的批判。但是在“王朔热”中。人们注意得更多的却是对那些辛辣的嘲弄、苦涩的调侃的欣赏与把玩。由此而产生的快意构成了“王朔热”中不易言传的情感力量。这只能表明,情感方面的生活在社会上确实有极大的需要和潜力。  相似文献   

9.
一、电视节目中情感元素运用的必要性1、从人对情感需要的生理角度来说电视媒介产生以后,迅速被人们接受并且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电视媒介创造的“虚拟环境”,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环境的再反应,是人们进行情感诉求和寄托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情感元素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富足的社会里,人们都已不太斤斤计较价格,产品的相同之处又多于不同之处,因此,商标和公司的形象变得比产品和价格更为重要。”这给我们办报人的启示是:在报纸市场的竞争中,报纸的形象甚至比报纸的价格更加重要。何谓报纸形象?根据管理学的原理,报纸形象是人们对报纸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认知、好感和信赖是构成报纸形象的三大要素,是报纸的基本形象,它与报纸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销售额有着  相似文献   

11.
肖俊 《报刊之友》2014,(3):125-126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情感问题频发,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的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因其真实反应了社会转型期各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生活状态、情感和心理状态,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在荧屏上遍地开花,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创作模式同质化,情趣低俗化,侵权“合理化”,调解效果简单化。针对该类节目的创作问题,我们认为该类节目要在三个方向有所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俗称“八小时以外的新闻”。它不受行业局限,是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读者某种情感、富有情趣的新闻。新闻贵在一个新字、重在一个“快”字。好的社会新闻,不仅能反映出时代特点和社会生活气息,还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引导人们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对晚报、都市报来说,可谓是“看家本领”。这类报纸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成为老百姓的重要精神食粮,每天版面上大量好看、可读、有趣的社会新闻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新闻贴近社会、贴近民生、民情,能够激起读者某些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但如今在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的冲击下,以及新的舆论宣传环境下,传统社会新闻的操作方式受到了挑战,新形势下社会新闻报道该如何创新与突破,才能继续成为晚报、都市报吸引受众的“王牌”,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魏望来 《声屏世界》2008,(10):68-69
林林总总的电视频道为谋得收视份额殚精竭虑,招数无尽。人们还没有从这个“型”、那个“秀”,这个“舞”、那个“会”的“秀一把”热浪中缓过劲来,又被置身于满目的“情感大戏”之中。“真情”能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早到的春意,人们对电视“真情”的认同其实折射的是世事的变迁。人们彻悟到,在“战天斗地”、“恭喜发财”、“我拿青春赌明天”的热闹背后,只有“真情”弥足珍贵。精明的电视创意者总是善于抓住这些契机推动收视率曲线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5.
我们熟悉“重建我们的精神”这样的提法,还不熟悉“重建我们的社会”这样的提法,包括重建我们社会的理性,培育我们社会成员自我调节、人们之间互相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由读者向编辑倾诉个人的情感故事,吐露心中的喜悦与烦恼,再由编辑“实话实录”,整理成文,发表在报纸上,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报道形式,笔者称之为“情感实录”。在丰富多彩的报刊栏目中,我们常能看到情感实录的踪影。如《北京青年报》的“情感·口述实录”、《深圳晚报》的“周末·市民访谈”、《周末》的“原声”、《服务导报》的“十分隐私”、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里的各种“群”,增加了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互动的便利。然而,“群可能给个体、群体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陈雯雯 《视听》2022,(8):61-63
《再见爱人》是由芒果TV打造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节目表面上呈现中国现代社会中的婚姻问题,背后则反映出现代社会中人类的情感困境。伴随社会现代化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诸如自我认同感的缺失所带来的“存在”的焦虑、工具理性极度发展下的人性异化以及信息社会沟通障碍的悖论,都在节目中通过婚姻这个维度表现出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强化自我认知来缓解精神焦虑,通过丰富精神生活来感知生活的意蕴,通过有效沟通来打破因情感消极反应而构建的“茧房”,从而使它们对生活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完成人生这场充满智慧的“修行”。  相似文献   

19.
张燕 《新闻与写作》2001,(12):22-23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开放程度逐渐加大、人们交际范围越来越广的今天,生存需要早已被满足,随之而来的是对情感的热切渴望。 在这种情况下,1999年9月,南阳晚报社领导大胆作出决定:继“24小时新闻热线”之后,再开通一条“情感热线”,锁定恋爱、婚姻、家庭。同时决定由我做女主持人,专刊部几名男同志轮流做男主持。 9月25日,我们在报纸上发了一则小启,将热线值班时间定于每周一、三14:30至17:30。但一连好几个星期过去了,一个电话也没有。有人说,报社办这种热线根本不行,你们编辑记者是干新闻的,不…  相似文献   

20.
孙媛 《大观周刊》2012,(52):25-26
每种电视节目形式的产生必然有着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背景。而在今天情感类真人秀节目充斥着银幕的情况下,当人们都沉溺其中被节目中光怪陆离的内容所吸引的时候,我们更应谊对其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本文将运用社会历史学的电视批评方法,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具体以“真、善、蔓”评判标准对此类节目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剖析,使其得以理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