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怎样编制“形成性测试”?答:要编制“形成性测试”,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根据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关于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的理论制定。它将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或者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五类,也可以分成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类。现以小学数学十一册四单元《百分数》为例,我们可制订如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累赘,是指词语在运用中形成的重复或矛盾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谦敬词赘余例1我的家父今年87岁了,身体尚健康。“家父”是一个谦词,即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我的”与“家父”语意重复应删掉。二、概数词赘余例2在这次演讲比赛中,那个表现最突出的女孩大约15岁左右。“大约”是一个表推测的副词,含有不确定因素,概数词“左右”也是一个不确词,二者连用语意重复,将“大约”“左右”二者删其一。例3伊拉克提克里特爆炸造成至少3名以上的平民丧生。“至少”是一个表范围的副词,后面要接一个明确的数词。如…  相似文献   

3.
教学性测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既可以对以前的教学做归因诊断分析,又可以对以后教学做调整和应变准备,从而形成“学习→测试→诊断→改进”的良性循环。在这个方面,区县教研部门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静安区以“测试依靠技术、结论源自证据、解读产生行动”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程标准》关于终结性评价方面的建议明确指出:“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地全面地检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测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是在日常教学操作中,检测学生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进行听说交际能力的口语测试,却因种种因素难以在学期或学年的终结性评价中得以实施。面对困难,我们制定出积极的口语技能评价的对策,尽可能地把口语测试的劣势转化为优势,体现外语语言教学的价值取向。一、在评价的原则上应遵循“三个贴近”1.贴近小…  相似文献   

5.
王娱 《广东教育》2010,(1):10-12
一、能力要求 “读写任务”要求考生先读一篇大约200个词的短文,再用大约30个词概括短文的内容要点,然后用大约120个词阐述观点或描写经历。该题型中的“概括”与“阐述观点或描写经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以往的作文题相比,该题型能够更加全面地衡量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冯向东同志撰文提出的教师、学生“双主体说”,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笔者赞同“双主体”的观点,并试从教学机制的角度,也对教学关系问题谈些讨论意见。一教学机制,是指形成教学基本活动的结构要素的组成及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关于教学活动的构成,一般认为包括教师、学生、教学手段(或称教学影响)三个要素。我们认为除此而外,还应包括一个重要因素——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1990学年度起,我校酝酿已久的教学制度改革方案,即改二年制只修一个专业为三年制实行“2+1”主辅修制的方案,经过充分调查、论证之后,已开始在中文、物理、化学三个系科实施,并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其他系科也逐步实施“2+1”主辅修制。“2+1”主辅修制是三年制师专的一种教学制度,是一种使学生用二年的时间大约1400学时主修一个专业,用一年时间大约700学时辅修另一个专业,在三年内达到主辅修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成长为能胜任初中两门课程教学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育人才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顾芸 《中学生物学》2003,19(3):33-34
根据“再创造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初步形成了一种网络教学方法,它包括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合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出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  相似文献   

9.
一、对课时评价目的的认识一节课之内 ,系统的、自觉的课时评价一般包括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而非系统的、不自觉的课时评价则贯穿一节课的始终。我们认为 ,这些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的评价 ,也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对学生“学”的评价主要是教师根据课时的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提问、测试等方式 ,“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 ,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评价者 ,学生是补充评价者。但实际上 ,学生的反馈信息间接地对教师的“教”作了评价 :教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问题,总起来说,就是教学思想、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三大问题。教学思想,包括了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目的任务的认识。这是改革语文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的基本出发点,这个问题不首先明确,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就失去依据了。 “语文”解放前叫“国文”,其含义是什么?其说不一:或说“语言文字”,或说“语言文学”。几年前,张志么先生在《说“语文”》一文中说:“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不揣冒味,我看干脆把它理解为“语言文章”还明确一些。因为,语文教材的内容,就是由这两个方面构成的,学习语文,也是学习运用语言的知识和写文章。这不纯粹是一个概念之争,它关系着语文学科性质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其教学组织形式除传统的面授之外,还包括音像教学、电视直播、网上讨论等多种形式.其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入学水平测试、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等环节.  相似文献   

12.
镇/西/茶/馆/“镇西茶馆”开张四年,和各位茶客的交流和碰撞,使我感觉自己又读了一个“本科”,呵呵!最近几年,一到年底便有茶客问我:“明年茶馆还开不开?”以往我都说:“放心,不会歇业的!”但今天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镇西茶馆”明年不得不关闭了。的确是“不得不”——我现在是两个班的班主任并兼学校副校长,同时还担任着高中教学的任务。我对许多朋友说,我现在每天都沉醉于自己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课,找一位同学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教学(包括管理)问题,读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或随笔。——如此一来,还要经营“茶…  相似文献   

13.
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系的必修课“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现更名为“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名称的更改是与内容相适应的。为此,我们研究了“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课教学过程的新体系。 一、从培养教学能力出发,建立教学内容的新体系。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学科教学论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立足生物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引进”普通教学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传意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人际关系学、教育统计学、逻辑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学科的理论,加以综合,以发展生物学的教与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系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也是全面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综合提高课程,具有发展快、实践性强、技艺性高等特点。该体系大致包括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电子类技能发展性评价之电子档案袋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我们有必要在原有的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再做更详细的探讨。基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上,本人在众多老师和同学的配合下,进行了大约一年时问的研究,认为:电子类技能学习在原有的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应该延伸为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知、情、义”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5.
花开中间法是一种将传统的从头讲到尾的教学顺序改变为以中间某个段落或某个句子为切入点,并勾连课文前后内容,使教学状态形成花开向外之势的教学法.运用花开中间法教学,必须注意结构的跳跃性和内容的承启性,并重点关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有“这朵花”的存在;二是要以深预习为前提;三是要注意“花意”的指向;四是要突出花开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材定位、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形成了两个钙化的板块 ,一是作品的“主人”地位相对突出 ,二是学生对教材的被动接受动机坚不可摧 ,这两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道由师生“主观努力”到学生“主动接受”的屏障。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是 :过去对教材的定位 ,在“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大环境下会不会对创新的语文教学带来干扰。就《项链》一文而言 ,在教学实践中 ,我给学生做了两项对教材处理的“心理测试” :一是本文第一部分的六个段落 ,“结合你的写作实践 ,可不可以舍去 ?让小说直接从故事本身入手 ,让故事本身说话。”一是有关玛…  相似文献   

17.
这是课文《邓稼先》一个“读写结合式”的教学设想:教学板块之一:提取信息,写人物简历教学板块之二:组合要言,写人物事迹教学板块之三:抒发感受,写人物述评这个教学设想还能这样表述:用简明的语言写人物简历用精练的语言写人物事迹用生动的语言写人物述评以上设想,将《邓稼先》的教学切分为三“块”这三个板块相互联,系,逐层推进,显现出本课教学清晰有序的教学思路。像这样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形成教学流程、结构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就是我们所说的“板块思路”。也可以这样说:所谓“板块思路”,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  相似文献   

18.
问与答     
《科学课》2006,(11)
问:为什么闪电不是沿着一条直线来到地面的?答:最常见的从云端到地面的闪电始于一种向下运动的、带负电的“分步枝条”,它以大约每秒100公里的速度运动。这些锯齿形的分枝有100到200米长,这种闪电形成过程中最令人迷惑的问题是它的各个分枝形成之间会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大约持续4000万分之一秒。作为“主枝”,这种闪电的最终方向是地面,但是它的每一个独立枝条的方向取决于当时的各种因素,包括电荷密度以及空气分子被电离的方式。这些因素可以利用高速相机以及电荷测量设备等加以阐明,但事实上,闪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没有人能完全解…  相似文献   

19.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们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留下的第一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第一印象往往深刻而牢固“,首因效应”的作用不可小瞧。听力部分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首项测试大题,在英语学科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生在该项考试中发挥如何,能否很好地进入角色和竞技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首因效应”的好与坏。考生应该重“视首因效应”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的作用,力争在高考英语考试中开个好头。教学实践与实验表明:听力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形成性测试是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也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练习,从形式到内容被目标教学吸收、改造的成果。它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效果的反馈、后续教学进程的调控,以及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知识和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使用一份好的形成性测试题,可以使学生当堂达到由“行”到“知”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份满足课堂教学需求且质量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