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达瑞所做的事,任何一个和他同龄的孩子都能做。他这样做不只是赚了钱.对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赚取了阅历和自信。  相似文献   

2.
学习教育的艺术强调共情。婴儿从一开始就有共情的表现——别的宝宝哭了,他也哭,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如何让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感受,关键在于家长。如果孩子用玩具打了小朋友的头,一定要让他知道小朋友会很痛,同时问问他如果别的小朋友打了他,他会有什么感受。言行一致。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你就必须以身作则。如果你为了避免买全票而谎报孩子的年龄,或者在邻居背后说他们的闲话,你的孩子会和你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仅仅做一个榜样是不够的。Lickona博士说:“你必须用语言清楚地告诉孩子怎样做是正确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生于韩国南部一个小镇。他从小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同样一道数学题,其他孩子很快就能做出,而他却要做好久,有时还会做错。老师们都不看好他,他的父母对他没抱有任何期望,只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大,做一个平凡但幸福的人。男孩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他从不自暴自弃,因为他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秉着这样的信念,他把父母和老师交代的每一件事、每一道题都认认真真  相似文献   

4.
1.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2.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学习和玩耍。不要因孩子房间里或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3.向孩子提供一些健康向上的书籍和学习材料。定时为孩子读点东西,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4.抽空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适当给孩子买一些他喜欢的玩具,并和他一起玩。5.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鼓励孩子展开想象,让孩子编故事、画画等。有条件者竖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6.允许孩子参加家庭活动的策划和外出旅行。教孩子与成年人和来自不同社会文化层次背景…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每一个与他做游戏的人都会是他最喜欢的人。在家里我常和孩子互换角色做游戏,表演生活中的事情。有一次我当孩子,女儿当妈妈,表演吃饭时孩子留恋电视怎么办。“妈妈”(孩子演)走过来对“孩子”(妈妈演)说“好孩子,你看吧,看完了再吃饭,看电视会长知识。”我常阻止孩子在  相似文献   

6.
一、给予鼓励和赞扬孩子总是为我们带来惊喜,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当这些有趣的想法变成语言,从他们的口中表达出来的时候,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同一件事情,在他们看来会有不同的结果。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中看过蒙台梭利针对修辞性语言所做的实践,他准备两种不同的食物,让不同的孩子品尝比较,然后说出自己对这两种食物的感受。每一个孩子的答案都不同,他们总能有超乎想象的回答。其中一个孩子说:"这个布丁甜  相似文献   

7.
自圆其说     
胡玉龙 《音乐世界》2010,(6):151-151
美国心理学家兹格尼克做过一个妙趣横生的实验。他给13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让他们完成其中的一个部分另一部分则令其在中途停下来.一小时后他对这些孩子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多数孩子对中途停下来的作业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9.
刘萍 《宁夏教育》2006,(1):69-69
1、使孩子软弱无能。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防止孩子拖延做家务的小窍门孩子可能会因为家务活难做或没有乐趣而故意拖延,也可能因为想以此得到父母的关注———哪怕是消极的关注,所以孩子会找出很多理由来推迟做家务。当孩子拖延做家务时,家长不妨试试下面这些办法。1.把复杂的工作分成简单的小的部分,使孩子觉得力所能及,如请孩子打扫房间,不妨替他分成整理书桌、叠被和扫地等几件事。2.当安排孩子去做家务的时候,也给自己安排一点事做,或帮孩子一起做同一件家务,别让孩子觉得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在做家务。3.让孩子选择他现在想做的家务,比如他拖着不肯去扫地,但说不定愿…  相似文献   

11.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4,(9):120-120
3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和老师、同伴一起学习、玩耍,还有许多开心的外出活动……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先来看看孩子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吧。 面对离别的种种反应 难过 也许他还不能完整、准确地描述自己悲伤的心情,但他或许会哭泣、不愿意说话、躲在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角落里。不同性格的孩子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这种悲伤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把学习搞好,或者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经常用实物刺激孩子,以期达到目的。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更应该注重精神鼓励。比如:要让孩子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待他守成后,家长右以给他讲一个故事作为奖励。  相似文献   

13.
当遇到紧急情况或面临危险时,你的孩子知道怎样处理吗?许多孩子虽然能说出应该怎样做,但是,真的去做时,又不知如何是好。你不妨用做游戏的方式,和你的孩子搞一搞“实战演习”。你可以用下面的7个问题考一考孩子,当他答不上来时,可教孩子实际做一做。 1.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怎么办?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尽管他说是一个警察,说有什么紧急情况,或者说是你父母让他来取东西,你也不要给他开门。你应从紧闭的门缝中告诉他,你的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他另找时间再来,或让他留下电话,待父母回来再约他前来。  相似文献   

14.
魏晓青 《成才之路》2011,(14):I0015-I0015
给孩子一个选择。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如果你让孩子学芭蕾舞或练健美操,两者中自由选其一的话,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投入。接受现在的他。如果你总爱把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的话,就容易让他产生错觉,如果他不如谁;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相似文献   

15.
上帝创造父亲时,他先做了一个很高的骨架,旁边一个女天使说:"这算什么父亲啊?如果你把孩子们做得那么矮,为什么还要把父亲做得那么高呢?他不跪下的话就没法射弹珠,不弯腰就不能把孩子放到床上,不俯身就不能亲吻孩子."上帝笑着说:"不错,他需要屈膝,保持谦逊的态度;而且如果我把他的身材做得像孩子一样,谁还能让孩子仰视呢?"  相似文献   

16.
老师的目光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真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孩子们比较善于观察老师,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他们都会从中体会到老师对某件事的看法。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去探寻老师的目光,看看老师是怎么看他的,这时你就可以用眼神来告诉他们你对这件事的态度了。上课时,如果某个孩子乱讲话或随便做小动作,干扰其他的孩子听讲,你可以轻轻地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头,给他一个制止的眼神,孩子…  相似文献   

17.
张适 《生活教育》2014,(3):111-112
正孩子的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于国家而言,孩子的成长关乎国家未来的方向;于家庭而言,为人父母的第一次我们都有些无所适从,有些手足无措。他呱呱落地,他蹒跚学步,他牙牙学语,他松开父母小心搀扶的手去上学——小小的背影走向大大的社会,孩子每一步的脚印既是他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我不愿做孩子成长的领导者,我更不能做孩子  相似文献   

18.
抉择     
《现代语文》2005,(6):10-10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聋哑人,大学毕业后到特殊教育学校做了一名美术教师。每天,他要上5到7节美术课.课余时间还要辅导孩子们的课外活动,照顾残疾学生的日常起居。他的心中有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要让聋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学到知识.能够独立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由于工作勤奋,业绩突出,他先后被评为平顶山市残疾人自强不息十佳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他.就是河南省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聋人教师李旭彬。  相似文献   

20.
花香满径     
父母的考验英国小说家巴里在《小白鸟》中, 描写一位母亲照顾孩子上床睡觉。她望着孩子的脸,心里涌起一个问题: “我对这孩子尽了我一天的本分吗?”做父母的若能少一点想到要求孩子做什么,多一点思考孩子希望我们为他做什么,可以做更好的父母。子女需要父母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