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重要的德育资源,对帮助学生认识各方关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人生品格、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学校应该通过创设节庆文化环境、分层式推进节庆实践活动、寻求多元文化融合创新,让学生感知文化魅力,体验文化乐趣,践行中华美德。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弘扬和传承。上海市南汇第一中学围绕大成殿这一富有儒家文化特色的教育资源,从校园环境、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让全校师生浸润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我校生源不断扩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学生公德意识、民族精神的缺失,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素养""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办社会满意、学生得益的好学校"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问题。幸而我校拥有一个保存完好且独具特色的教育资源——大成殿。它是建于清雍正五年的孔庙的主体建筑。因此,我校致力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公民,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引领师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方节庆为传统文化提供载体,使其精神得以弘扬,传统文化以地方节庆为载体,充分体现了伦理价值,所以,要发挥地方节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通过地方节庆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拓广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4.
唐建龙 《上海教育》2012,(Z1):32-33
学校文化应该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特殊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积淀和秉承的,并为其成员共同遵循的理念、精神、价值观;也是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整合和结晶。它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凝聚人心的精神引领,起着"以文化人"的功效。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的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2008年10月,我校"开发校本资源,弘扬民族文化——南汇一中培育现代公民实践研究"的研究项目被上海市教委教科研处批准立项为上海市规划课题。多年来,我校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一总结提升"的探索,不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引领学校师生发展,滋养师生人文素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民族节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本文从节庆文化的概念和起源入手,阐释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节庆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传统节庆化之中,自来就蕴涵了厚重真切的传统化和民族精神内涵。和谐对称、淑世精神、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正是其中鲜明较、引人注目的成份。历史地看,由传统节庆所负载和传布的这种化精神,自始至终地成为渲染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忠诚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更是我国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忠诚文化亦世世相传,对其探索更是代代相继。忠诚文化有强大的认识和调节功能,它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的一种道德追求。古代的"修齐治平"体现着忠诚文化的精髓,"五伦"之序践行着忠诚文化的精神。古代的忠诚文化不可否认有愚忠小诚的成分,但剔除了糟粕的优秀忠诚文化在今天仍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社会改革,呼唤忠诚文化的回归,它是安身立命之根本,它是社会交往之原则,它是执政为民的基石。认真研究和实践忠诚文化,对调节现代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育制度文化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是指该国在传统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积淀的全部教育制度成果的总称。  相似文献   

9.
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众多的学者已经给出了积极的解答。但是作为传统文化复兴论的理论依据,大都是出自现实的利益得失比较或者民族情节。这样得出结论是不可靠的,这不应该是学者们应有的理论视角,学者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学理上作出解释。我们并不是要否定业已大行其道的儒学复兴论,而是要质疑他们思考的逻辑。无论我们今天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都必须经过充分的理论证明。  相似文献   

10.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中国法律汲取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合理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阐释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着重探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以探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明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1.
传统节庆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能彰显小学教学实践性、生活性的价值。挖掘传统节庆资源的人文价值,开发校本化的节庆课程,通过民族节庆中的语言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让学生获得民族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12.
"全人教育"是整合"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两种教育观点形成的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实施"全人教育",可以提升儿童现代公民素养,帮助儿童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成为未来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全人"。  相似文献   

13.
公民素养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观照师生共同生活的公民素养养成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创造并丰富了有意义的校园生活,让公民教育走进儿童的生活,走近儿童的天性,走进儿童的心,让儿童学会遵守社会公民的规则,成为阳光、自信、自我完善、行为得体的小公民。  相似文献   

14.
节庆文化是指围绕各类节日所开展的相关纪念、庆祝等活动以及所形成的文化习俗的总称,是民俗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贵州毛南族独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文化在凝聚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合力、促进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德者,本也.毋庸置疑,在德与才的问题上,德居于首要位置,是人的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紧要的因素.对于学校而言,德育贯穿于各个课程体系中,初中思品课堂是学校重要的德育阵地,学校系列德育活动是德育的有效手段,同时,每周的班会活动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将初中思品课程与班会活动整合,以公民素养为焦点,力求改变班会主题缺乏主体性、系列性,内容具有随意性等问题,更好地提升班会活动的育德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中的仁爱、忠义、诚信等思想在现今仍发挥着社会行为约束的功效,这与现代公民教育培养理想人格的内涵不谋而合。中国的公民教育道路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全盘继承传统,而应走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兼纳西方“自由、民主”等现代意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道路。  相似文献   

17.
邱凡珠  庄建安 《教师》2021,(9):91-92
闽南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系,在化学学科中进行渗透,有助于学生文化的传承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它的应用较少,结合的形式比较单一.文章以高中化学必修2乙醇为案例,从注重闽南传统文化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关联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开设校本课程及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玉胜 《甘肃教育》2012,(22):14-15
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在国家教育行政院首度正式发行,这是国内唯一一套已成系统的传统文化教材。该教材主要由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研发编制,是该课题组阶段性研究成果,旨在使青少年在18岁以前能系统接受传统教育,循序渐进地诵读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典籍。(新京报)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将文化边缘了的国家或民族,肯定难以强盛。即使强盛一时,终也  相似文献   

19.
儒家传统内省文化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内省文化。探究儒家内省文化的生成根据、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揭示其现代德育价值,对于建构以现代内省生存价值观为核心的现代内省文化,提升全社会的道德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廉洁文化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腐败现象的出现应运而生的,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知耻而后勇、治国先治吏等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思想精华。传统廉洁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清醒地认识传统廉洁文化的双重性,批判地继承和创新传统廉洁文化,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