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时代高校党建话语体系构建有利于不断推动党的自身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也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实现。“微时代”的悄然而至给新时代高校党建话语权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需要深刻认识构建话语体系的必要性,以增强自信,推动话语创新,明确目标,强化阵地建设,转变观念,创新工具手段,迎合需求,创新宣传内容,以人为本,提高师资力量方面积极构建新时代高校党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话语是时代的声音,宣传思想话语体系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信息媒介.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宣传信度与效度,高校应积极推动理论宣传的变革与创新,使高校学生切实拥有主动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自身的表达话语.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遵循。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主要由话语主体的引领力、话语内容的解释力、话语风格的吸引力、话语语境的渗透力、话语评价的助推力等构成。由于话语双方在主导性与主体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话语资源的供给未做到“内容为王”、话语的表达艺术未达到“妙趣横生”、话语语境的创设未实现“润物无声”,而且缺乏“科学规范”的话语评价机制,受这些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话语主体引领力弱化、话语内容解释力欠缺、话语风格吸引力不强、话语语境渗透力淡化、话语评价助推力不大,这使得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高校思政课应着力于跨越主体间话语“裂谷”、整合和创新多样话语资源、借鉴和融通多元话语风格、创设丰富蕴含的话语语境、构建科学的话语评价机制,努力提升课程话语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学者们主要围绕概念界定、机遇与挑战、路径选择等方面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展开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颇多,对于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综合来看,现有的研究在研究视角、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亟须创新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而言,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的转换既是顺应新时代的时代要求,也是克服传统高校思政话语病症的现实要求。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历史判断,高校思政理论课必须立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自我反思与革新转换,实现教学话语方式、教学话语模式、教学话语形式的转换,凸显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需。虚实融合交往新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不断演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要解决"怎么想""说什么""怎么说"和"谁来说"的核心问题,需要抓住创新话语理念、丰富话语内容、调整话语方式和强化话语主体能力4个着力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趣有味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7.
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现实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他们也面临着不少困境。婚姻法新司法解释的推出对人们的婚恋观产生强烈的冲击,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很大影响。随着社会现实的不断向前发展,法律也随之有了新型的法律精神。高校也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促进大学生新型婚恋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与课堂教学氛围创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等有着直接的相关性,是保障思政教学有效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现实角度来看,广大思政教师必须要注重理论文化等的培养,并整合话语表达内容实际,为增强思维引导与表达能力带来帮助与支持。需要改变的是教师主体性与思维更新保证话语的主导,从教材话语转向教学话语,以社会话语加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政治生命线.高校是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话语是有效实现双方交流的中介与桥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实现教育双方有效沟通的载体,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在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想...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政治生命线,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有效沟通的载体,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11.
姜璠 《成才之路》2021,(14):14-15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能够推进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推进科研诚信和学术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有利于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推进高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新形势对高校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德育教育要改革教学方法灌输式、教育方式说教式、教育模式工具化、培养目标模式化等问题,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的地位,延伸德育教育的目标,拓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开辟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进一步创新德育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这四个方面。文章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尤为突出的是全面影响了当代青年的思维模式,这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规律,注重坚定政治立场、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媒介素养、创新表达形式、优化话语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党外代表人士肩负的使命更加繁重,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部分上海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选拔工作现状的调研和分析,从正反两面梳理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影响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的主客观因素、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规律,提出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强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研究,既是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资助理念相对落后、认定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心理需求关注不足等。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集经济资助、心理脱贫、能力需求于一体,立足于受助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增强受助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资助育人体系。通过转变资助育人理念、构建精准认定管理机制,突出情境化心理脱贫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高校受助学生物质上帮助、精神上激励、能力上锻炼、实践中培养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叶烨 《科教导刊》2020,(3):1-2,15
高校"双关爱"机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举措.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关爱机制,对关爱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实施关爱教师工程和关爱学生工程,形成关爱的合力."双关爱"最终目的是为了育人服务,"双关爱"的效果取决于全体关爱者致力于关爱的责任意识和行动自觉.严管理与"双关爱"相辅相成,共同助推师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子系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要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为路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新时代下的军队为了适应现今战争形态的变化,加大了对大学生兵员的诉求,因此普通高校兵役征集工作变的尤为重要,但是部分高校征兵工作中还存在教育工作与征集工作配套不完善,征兵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根据对不同高校兵役征集工作实施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方式方法的分析总结,并对此提出建设性、创新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坚定,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应从思想认识、实践操作、体制机制保障三个层面,系统构建包括教育主线、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方法以及制度保障等在内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确保新时代大学生"心中有信仰""脑中有认知""脚下有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