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设施的投入让产业脱贫成为可能,脱贫之策也从简单"输血"转变为"造血",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底,36岁的格衣扎且子搬到了盼望已久的新家"三峡新村"。格衣扎且子所在的凉山州越西县大花村,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大多数村民和格衣扎且子一样,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2.
"将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3.25万农村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两个贫困县摘帽。"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临夏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州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举全州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最后堡垒,疫情防控是凉山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脱贫攻坚是凉山今年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统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目前,全国10个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县有6个在凉山。  相似文献   

4.
始终把发展生产摆在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之首,把产业扶贫作为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和硬核支撑,培育壮大可持续增收的当家产业。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湘西州视察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要结合实际发展生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等重要指示,连续7年出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州委一号文件,始终把发展生产摆在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之首,把产业扶贫作为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和硬核支撑,培育壮大可持续增收的当家产业。  相似文献   

5.
新疆和田地区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疆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和田日报》作为和田地委机关报,一直以来都把农牧民脱贫致富作为重要宣传报道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连续做出顶层设计、系统做出安排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播》2021,(7):F0003-F0003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2021年0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向世界庄严宣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大会表彰1982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以及1501个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扶贫车间主任乔福军等29名个人、齐齐哈尔市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等22个集体上榜。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政论纪录片《摆脱贫困》自央视推播以来,引起了强烈反响,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决战贫困的真实故事.反贫困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摆脱贫困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绘就的百年画卷."一个不能少"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了兑现承诺,必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硬仗,彰显共产党人践履承诺的责任担当.新时代脱贫进...  相似文献   

8.
<正>7月30日至31日,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陆国强带领馆局有关部门同志赴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开展定点扶贫调研,实地了解脱贫攻坚进展情况,看望慰问贫困群众,深入推动馆局定点扶贫工作。两天时间里,调研组先后到县档案馆新馆、光明镇彝欣社区集中安置点、冕山镇小山村农民夜校、冕山镇  相似文献   

9.
武义县是一个革命老区.10年来,通过"异地下山脱贫"的试点和推广,全县已有290个贫困自然村,3.6万人下山脱贫.伴随着下山脱贫村工作的开展,档案工作也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1年0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向世界庄严宣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1.
饶蕊  耿达 《图书馆》2017,(10):13-17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长期受"贫困文化"的影响处于"文化贫困"之中。当前我国文化扶贫的实践形式是把文化作为民生重要工程进行建设,切实推动文化惠民,加快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章指出我国文化扶贫的根本困境是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态处于结构失衡和供需错位的状态,提出我国文化扶贫须建立"上下联动"与"有效对接"机制,以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脱贫、真实脱贫和有效脱贫。  相似文献   

12.
何万敏 《青年记者》2017,(30):25-26
随着脱贫攻坚成为媒体新一轮聚焦的热点,偏居西南一隅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不断“浮出水面”.由于凉山州是如今我国连片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的地区之一,相关报道失焦的状况频出,以致凉山州一再被“标签化”. 凉山是如何被“标签化”的 2016年年底,一篇题为《四川最穷的地方有多穷?孩子十年没吃过肉》的网帖被广泛转载.文中称,四川大凉山的孩子十年都没吃过肉,有孩子7岁了还没洗过一次澡,顿时引发广泛热议;凉山州教育局的官方回应称内容纯属编造,却没有得到网民应有的正视.类似事件不是孤例,最新的案例是来自凉山州越西县在成都某俱乐部参加格斗训练的12名孤儿,在今年9月开学季前被带回当地的新闻,尽管教育部门的单一思维方式和做法确实值得商榷,然而一些媒体缺乏底层观照思维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档案需要完整反映脱贫攻坚工作的轨迹,让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让组织放心、社会满意、老百姓得实惠。  相似文献   

14.
《民生周刊》2021,(5):10-11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这5年,我国民生事业繁荣发展。老百姓说,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专家学者认为,民生幸福指数年年向上。这5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年更比一年强。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大庆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一户户贫困户顺利脱贫,一个个贫困村华丽蜕变,一项项特色产业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5.
郭梁 《民生周刊》2020,(8):62-64
"持续探索‘支部+X+贫困户’到支部带强‘X’的工作机制,推动产业链上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实现生态经济和产业扶贫协同推进,以组织之力筑牢脱贫之基。"新一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4年多来,安康市贫困人口由58.17万人减少到3.34万人,累计减贫54.8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5%降到1.3%。2019年,安康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196元增加到10475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今年实现了全域脱贫摘帽。  相似文献   

16.
郑旭 《民生周刊》2020,(9):10-12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按照"统揽、带头、下沉、精准、真实、激励"十二字工作要求,举全县之力攻克贫困堡垒。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考察当地脱贫攻坚情况。在该县老县镇,总书记进社区、入茶园、到学校和卫生院,与农户拉家常,关心脱贫致富情况,亲切询问中心小学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并衷心希望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像城市的名字一样:安康、平利,平安顺利。  相似文献   

17.
三峡都市报抓住新机遇再创新辉煌《三峡都市报》,既是重庆第二大城市、三峡移民之都万州区委、区政府的机关报,又是一张深度覆盖长江三峡流域10余个区县市的区域性时政类都市报.多年来,三峡都市报社(原万县日报社、万州日报社)始终保持着省市级"文明单位"和全国广告行业文明单位的荣誉,曾荣获全国新闻工作先进集体,"五个  相似文献   

18.
河南天中晚报社立足"三个结合",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率先探索出的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成功入选"全球减贫案例"。全媒体创新开展脱贫攻坚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全景式展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社会各界真帮实扶,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和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作为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针对不同时期的贫困特点,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持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显著的成就。在这场全党、全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战役中,云南省档案局积极作为,发挥档案部门的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关心重视,脱贫攻坚档案工作高位推动。云南省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省  相似文献   

20.
战"疫"也战"贫",茂名市电白区、马山两地持续加大协作力度,坚定打好粤桂扶贫协作硬仗,确保马山县如期脱贫摘帽。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7年9月以来,广东茂名市电白区结对帮扶马山县,经过多年脱贫攻坚,改善了马山贫困地区的发展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共同筑起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