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影视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关注和担忧。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新时期影视表现出它具有的特质,正确的认识其特质有助于新时期影视的解构。  相似文献   

2.
中国语境下的后现代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进行了彻底否定,在后现代主义理念的观照下,教育将不再回避片面发展的人,教学将要打破线性和预设,提倡非线性和随机,课堂中的师生将进行平等对话,但是在中国语境下,后现代教育理论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不应盲从。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人类正面临着物质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日趋紧张的矛盾,个体生存空间日渐缩小为韦伯口中的"铁的牢笼",人之为人的意义逐步丧失,人类面临着如何恢复自身价值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潮通过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进行批判与解构,提出了一系列有益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和观点,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责任感消失、理想迷失并趋向“世俗化”。高校工作者应积极寻求对策,通过加强人文教育、健全心理咨询体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等措施来构建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赵薇 《林区教学》2008,(7):53-54
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我们经常听说与谈论的话题,它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盛行于80年代后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后现代文学又是什么呢?在中国有没有后现代文学呢?论述了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以及后现代文学的含义,着重说明了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后现代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理念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责任感消失、理想迷失并趋向"世俗化".高校工作者应积极寻求对策,通过加强人文教育、健全心理咨询体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等措施来构建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但"后现代语境"的基本倾向却是普遍存在着的。解构,是后现代主义作品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对旧作的一种再创造,以表达不同、甚至是全新的价值观。作为网络文学较早的开拓者,《悟空传》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进行戏仿,它对传统经典的解构表现在对人物形象、叙事手法与故事主题的颠覆。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完全瓦解了现代语言学理念,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活生生的、真实的语言,关注语言的多样性。在网络语言中,透过网民的称谓、网语表现形式以及网络词语含义的摇曳多姿,可以窥见后现代主义解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思维是复杂而又多样的,它具有明显的中庸性.它的形态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激进的或者说极端的后现代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否定性;二是温和的后现代主义,他们并不提倡同现代性或现代理论的根本决裂,而把后现代看作仅仅是现代的一个变种,是现代性自身的转变;三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主张重新建构世界,提倡绿色运动,具有建设性、积极性和乐观性的特点.在艺术上后现代主义追求的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在艺术思维的出发点上就是追求"拼贴",认为艺术的意义是无法确定的.它把真实世界看作是游戏的、碎片的、无序的、没有约束的、持续的.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戏剧是戏剧发展史特殊时期的文化产物。在这一时期的戏剧理念和表演模式中都深深地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烙印.且深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而后现代主义戏剧这一具体的艺术形式是如何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发展成熟起来,又是如何从后现代主义身上汲取养分的,值得深思。本文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戏剧间的通性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互文性",大众文化是历史叙述的后现代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现代主义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后,成为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作者从哲学基础、美学倾向、艺术追求、文化态度和价值立场五个层面考量,认为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种大众文化的辩护理论。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已经影响到翻译学领域,为翻译观念的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借鉴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解构、多元、不确定和重构等观念,笔者尝试提出了翻译的“像似性”标准,并探讨了实现“像似性”标准的途径——“对话交往”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一种超越现代主义的新思想或新理论,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范式。后现代主义思想理论是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对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教育观包括个性化、多样化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非线性、复杂性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关注个体、回归生活的后现代主义教学指向,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丰富性、差异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评价,人性化、民主化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变革思维范式,强调对人的关注,倡导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注重平等对话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穿越剧的流行和风靡并不是偶然产物,而是消费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后现代语境中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穿越剧流行文化的后现代特征有:历史的后现代演绎、大众文化的狂欢、超现实的入梦体验。  相似文献   

15.
人类服饰的发展与演进,始终是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类审美观念的转变紧密相连的。20世纪下半叶,流行服饰设计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巨大影响,进入到了一个大众化和多元化的时代。同时,这股社会思潮也导致了人类服饰审美观念的当代转型,即艺术与生活的同一,以及美作为唯一艺术价值的衰落。  相似文献   

16.
无神的庙宇-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上海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后现代学语境是带有某些西方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宽泛的化语境,其积极意义主要在于多元化的取向下倡导个人独立的话语空间。试图在后现代化语境中,对上海当下的批评和创作进行一番整体性评述,并期望众语喧哗成为民族人价值重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电影并不是一种电影类型,而是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的产物。好莱坞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它颠覆了一切深度模式,抛弃了精英文化,而走向消费文化、世俗文化、游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消费主义和电子媒介的冲击,并由于教育的失误,使之在广大的青年学生当中声誉欠佳,遭受了很严重的冷遇危机。为此,不应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奉为主流意识形态予以解释和辩护,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所遭遇的问题,同样也是批判的利器。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融合,恢复马克思主义对年轻人的吸收力。  相似文献   

19.
后学语境中的女性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和理论旨趣与第一、第二浪潮的女性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基于日常生活体验的身体话语的发现与重估;对基于日常生活差异性的多元主体的尊重;对充斥于日常生活的身体美化与消费的关注。后学语境中的女性主义对日常生活之内的意义和价值及其蕴含的无限可能性的理论揭示,给女性主义日常生活文艺创作和批评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语境中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三个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琦  王列娟 《天中学刊》2004,19(6):70-72
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文化语境中,诗人、诗歌发生了显著的转化。诗人们更彻底地离开了种种形式上的流派,完全以个人的身份写诗。诗歌的立场、诗歌的精神、诗歌的语言策略都呈现出复杂的特点。“民间”、“消解”、“叙事性”,暂时在诗歌中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