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羽 《文化博览》2006,(2):28-29
这是谁家的狗?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迷失的动物,我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的狗,我把它从一个下水道里拉上来时,它还对我伸了一下舌头,那是乖巧的问候。看得出这是一条聪明的狗。那天,我带了一只猫回去养的时候,房东的儿子哭了,他无限愤怒地拿出他的弹弓要送我的猫上西天,问了原因才知道我的猫惊吓了他的鸟。他有一只会说"你好"的鸟,虽然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但他们都说,那是一只会说"你好"的鸟。我的猫胸无大志,眼波流转看上去很聪明,但肚子却是诚实的,它可能觉得吃了那只鸟,自己才算完成了一种善良——所以我只好把它丢掉了。我几乎因此不敢带任何动物回家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双手捧着那只小鸟,然后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有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样答也答不对。"  相似文献   

3.
鹦鹉之死     
一个孤独内向的年轻人,苦干无人交谈而整天闷闷不乐。为减轻寂寞,他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最佳的解决办法——买一个能言善辩的巧嘴鹦鹉陪他聊天。年轻人兴冲冲地来到一家宠物店,将他的要求告诉了老板。老板指着窗边的一只鸟儿说道:"那只鸟是我这里最棒的,它会说1000个词汇,还会用50个成语呢,绝大多数场合它都能应付得了。"年轻人听后甚是中意,咬牙  相似文献   

4.
奇特的鸟     
植树鸟南美洲北部的荒地,有一种白头、黑身、长嘴的"卡西亚"鸟,它喜欢吃当地生长的甜柳树叶。在吃叶之前,它会先用嘴在地上挖洞,把嫩枝咬断插入洞里,再慢慢地啄食。岂知插在洞里的甜柳树枝几天后便会扎根成活,过1~2个月就能长成1米多高的小树。所以当地人叫它"植树鸟"。酿蜜鸟安哥拉的北部,植物繁茂,四季花开。这里有一种小鸟,名叫酿蜜鸟,全身洁白,长着一个细小  相似文献   

5.
树上那只鸟     
夜晚,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怪事     
猫从阳台跳进来,嘴里叼着一只鸟,是隔壁老李家的那只鹦鹉。老王一脚朝猫踢去,猫丢下鹦鹉"喵呜"一声缩到墙角去了。他捡起那只鹦鹉一看,糟了,死了。老王疾步来到阳台上,朝邻家的阳台一望,只见老李家一片漆黑,挂在墙上的那只空鸟笼还在晚风中晃动。怎么办老李对这只鹦鹉颇为珍爱,逢人就夸它聪明伶俐,会学人话又会扮鸡叫。家猫总是仰头在阳台上朝它虎视眈眈,今晚终于下了毒手。  相似文献   

7.
午饭时,同事向我展示他新买的墨水笔包装上的标签,上面写着"请勿食用"———你认为哪个精神正常的人会去吃一支墨水笔吗———他声称这是他见到过的最愚蠢的警示标签了。而在我将"世界上最愚蠢的警示标签"的链接通过MSN发给他后的一分钟,他将整口饭全喷在了电脑屏幕上。  相似文献   

8.
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食用。鸡王决定扭转鸡家族的处境,于是就召集幕僚想办法。"要想让人类放弃吃鸡很难。"一个幕僚说。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  相似文献   

9.
我们回头见     
"亲爱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医生曾经告诉我说,如果我去您那儿吃煎饼,您会很高兴。我非常想去您那里做客,但是没有时间,一会儿是化疗,一会儿是放疗……也许,您可以来看我——如果这样,我会很高兴的……"这是一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俄罗斯孩子写给总统普京的一封信。这个孩子名叫季姆卡,他因患有严重的白血病而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后来,随着病情不断恶化,医生不得不建议把他送到莫斯科接受治疗。因为季姆卡不愿意前往莫斯科治疗,医生们于是骗他说:"在莫斯科可以到普京总统那儿去吃煎饼。"就这样,有关普京总统会请吃煎饼的想法在季姆卡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到了莫斯科一家医院后,季姆卡很快就给普京总统写下了上面那封信。信发出后不久,季姆卡收到了一张贺卡和一辆遥控小  相似文献   

10.
正没能面见沈宏非先生本人,是件遗憾的事。最近他在微信上说,老跑杭州。是的,微信神交一月不到,已两次"见"他出没在沪杭一线。看沈宏非的微信,如阅他的《写食主义》,然而更近人间烟火。前几天,他又过杭州跑上海去了。过杭州当然是要吃那么一两顿的,在去吃的路上,他会信手拍些杭州的事物,比如北山路10号门前西湖边的那两棵梧桐树,雪天里的梧桐树,阴雨天里的梧桐树。于是,他的吃饭路程便有了同景记录般的仪式感——当然,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11.
观古今,人事即世事.要讲述中华数千年的文明故事,终有一人绕不过去——孔子.数千年来,他穷其一生创立与弘扬的儒学,至今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寻踪溯源孔家血脉,也终有一地绕不过去——衢州. 自唐朝以来,全国郡县皆设孔庙,祭祀读书人的祖师爷孔夫子.清朝末年,全国有大小孔庙或文庙6000多座.而孔子家庙"普天下唯二焉"...  相似文献   

12.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10,(3):180-185
热心仕进,渴望功名,原是旧时代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但像李鸿章那样执著,那样迷恋,却是古今少见的。一般人是"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李鸿章则是不分顺境逆境,不问成败利钝,总是过河卒子有进无退。他把功名利禄看做命根子,入仕之后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官场,真是生命不息,做官不止。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迷"。曾国藩说过:他的两个弟子,"俞樾拼命著书,少荃(鸿章)拼命做官"。以高度的自觉、狂热的劲头、强烈的欲望追逐功名仕进,这是李鸿章的典型性格。  相似文献   

13.
肖铁 《文化博览》2006,(11):46-47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5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4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4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大陆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后,慌了手脚。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大陆学生在这道9分的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  相似文献   

14.
她想她是海     
七八岁的时候,她很喜欢恒生叔。恒生叔一头怒张的鬈发,腿上的牛仔裤永远是破的。她注意到他时,他就微微一提裤脚:"这是我上次去西藏的时候,青藏公路的车太颠簸了……"他滔滔不绝给她讲雪崩遇险、藏女奇缘、在无人区逃生的种种情景,她如饥似渴地听那丰富而感伤的经历,像海洋全无防范地迎接怒吼的大江。然而母亲不过淡淡一笑:"恒生呀……"很快,她知道了恒生叔的落魄。他在周末若无其事、仿佛偶遇地到她家蹭一顿饭,一边吃一边点评新闻联播:"这地方我去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我经友人介绍而去野狐山拍摄白鹭。山道旁有人在钉挂木牌。木牌略略陈旧,上面写着宣传语"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橐橐"或"嗒嗒"的敲击声在林中似乎清越。我向他询问,果然他就是这野狐山上护鹭人—邵伟荣。简单客套寒暄几句,邵伟荣要继续巡山,让我随意而行,约好中午一起吃饭。白鹭多数为候鸟,少数为留鸟。每年春天,白鹭从热带越冬归来,在野狐山栖息生活。野狐山在浙江省兰溪市游埠镇境内,是浙西山区中的丘陵一冈,山上以樟树和杉树为林。  相似文献   

16.
吃饱不读书?     
张鸣 《文化博览》2006,(9):10-11
也许可以这么说,一个"吃"字和一个"家"字,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的价值取向。什么都可以丢开,就是这两个东西丢不得,实在被逼到墙角了,高尚一点的人可以为了家而牺牲吃,而品性差一点的则往往为了吃而牺牲家。"吃"作为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多数人活着是为了吃,而不是看起来更为合理的吃是为了活着。食不果腹的时候当然谈不上价值观,但是只要国人有了余钱剩米,吃顿好的,或者顿顿吃好的,就成了人们每日的不懈追求。国人有福,吃顿饺子都要攒肉票的时代总算过去了。虽然农民还很苦,但解决了温饱并进入小康的人家毕竟很  相似文献   

17.
一只黄鹂捧在手中,犹如捧住了千年时光。 瞬间,我看见它在唐诗里啭鸣飞翔的身影。 这是第一只撞网的鸟。时间是二0一一年阴历八月三十日晚八点三十分。  相似文献   

18.
穷人的习惯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  相似文献   

19.
为雪域画魂     
藏族画家尼玛泽仁的笔似乎注定是用于描绘雪域高原的,但从他的作品中,很少见到纯自然风光——他笔下的雪山永远是充分展示人类生命力的场所。《灵异图》中,一位先民正穿云破雾追逐着几只狂奔于崇山峻岭间的牦牛;《雪域》中桀驁不驯的牦牛已被先民抓住了一只角;而在《黑白之间》,牧人和他的一群牦牛正喷着白气在暴风雪中挺进;在《创世纪》中,原始人在追捕强悍的野兽,野兽又在捕食弱小的动物,而两只佛眼正静观着生存竞争中进化着的人类;《最后的净土》则表现了生活在西藏这片冰雪世界上的人们的冰雪一样纯净的内心。  相似文献   

20.
一次和朋友聚会,一个小有业绩的朋友出了这样一道问题:"有一只经过测试很聪明的猴子,人们把它关到了一间铁笼子里,笼子是用铁柱焊成的,铁柱与铁柱之间刚好可以容猴子把手臂伸出来。连续两天,人们不给猴子吃东西。第三天,有人给猴子拿来一串香蕉,放在离猴子很远的地方,又拿了一根长长的顶端带着铁钩的竹竿,放在笼子外猴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说到这里他有意识顿了顿,看到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才不紧不慢地问:"你们说,这只饥饿的猴子会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