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科举制在士大夫从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以后,士大夫经商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学者通常将其归因为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随着商人社会经济地位逐渐提高,士大夫亦随之转变其贱商观念,并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积极地参与经商活动。实际上,商业的发展仅仅是士人经商的原因之一,若从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来看,科举制的实行与其大有关系:正是由于科举制的实行,才导致士大夫整体政治、经济地位的降低,并进一步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得不通过从事一向看不起的商业活动,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标明政党属性尤其是执政党的政治立场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天然地决定着国家政权的性质、结构和运作方式。意识形态安全既是政权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政权安全其他方面内容的关键环节。意识形态在为政治合法性提供理论支撑的同时,又从事实上为政治有效性进行阐明和辩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充分珍视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创建、维护和巩固了新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3.
汉人官僚是辽政权中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在辽的兴衰荣辱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着重就辽政权中汉人官僚的来源、地位及对辽社会的影响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李德明经营夏州二十多年,在这期间,他对外调整外交策略,主动臣宋,注意保持发展同辽的联盟关系,同时开拓夏州后方基地,攻取河西走廊;对内保境安民,发展生产,注重同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李德明为党项族的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李元昊建国创造了条件,是西夏政权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5.
入关初期,多尔衮是清政权实际上的统治者,为稳定政局,他对汉族士大夫采取了十分灵活的政策.他放手使用前明旧吏,使得清王朝迅速得到大批拥有丰富统治经验的老吏;开科取士为清廷政治机体补充大量新鲜血液;尊崇儒学以尽力消除或减弱汉族士大夫对新政权的敌视.总之,对汉族士大夫进行全面的拉拢,使他们能广泛地参与到新政权中来.在拉拢汉族士大夫的同时,多尔衮十分注意对他们的管理,通过对举荐人才的监督保证选拔官吏的质量,同时对官吏量才使用,力求各称其职,对现任官吏加强监管,实行定期考核,保证他们时时处处尽心尽力.在实行正面直接约束的同时加强监察,利用这种自帝王向下单线垂直的机制对官吏进行监视和监督.为了改变前明官场黑暗、贪污贿赂成风的恶习,清廷严格惩贪,对于私门请托、贪污贿赂等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这种趋利避害的灵活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加强了清王朝的统治力量,又净化了官场空气;既发挥了前明老吏统治经验丰富的优势,又有效地防止了他们把前朝官场恶习带入新朝,有力地促进了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时势造就出周瑜、鲁肃、吕蒙等大批皖籍人,他们在那个时代里,为东吴开拓,佐定江东,制定务实的国策,灵活的外交以及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那时期的精华,今天瑰宝。  相似文献   

7.
8.
论西夏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处于宋、辽、金、回鹘、吐蕃交往的必经之地,且控制着当时最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线。西夏交通特点有三:承前启后,新开辟的道路较多;重要交通干线都在监军司保护和控制之下;以兴庆府为中心,形成新的区域性交通网。由于西夏政权的存在,中原朝廷与西域各国的交通经历了三个时期。西夏立国后,形成了通往四邻的干线和驿道。其交通工具主要是驮畜、人畜力车及船筏。  相似文献   

9.
家风,即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具有鲜明的继承性、代表性和相对凝固不变性的特点,是家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若想树立良好的家风,或者欲保持良好家风于不坠,就必须用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来约束和指导家庭或家族成员的言行。唐代三教并行,思想多元,但比较言之,儒家思想、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仍占家教文化的主流。因此,唐代家风对子女的化育也仍沿着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轨迹,教育家人立志修身,孝友敦睦,严守家法,光大为官以仁经邦御民之道[1]。一、立志人生天地之间,首先要立志,正确的志向对人一生的成…  相似文献   

10.
论西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建立在甘宁地区的一个政权。党项族依托西夏政权,以本民族文化为主,吸收、溶化汉族、藏族及其它许多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甘宁地域文化,这就是西夏文化。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本文对西夏文化作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1.
汉族士人对于北魏国家的政治统治和制度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政权当中的士人群体并不是浑然无别。由于门第政治的推行,汉族士人群体结构呈现出层级化的特点。这一结构特点与门第意识有关,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政治发展。造成这种群体结构特征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对门第政治的制度化,另一方面也是士人之间深厚的门第区分意识。  相似文献   

12.
“孤独现象”是士大夫文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文章探讨的问题是:这现象有哪些典型表现?其内蕴是什么?文章归纳了先驱的孤独、政治退避的孤独、独立人格的孤独、壮志难酬的孤独等五种典型表现,并对此进行分析论证,阐述了士大夫文学中“孤独现象”所积淀的人格、文化心理内涵。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具有封建专制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德国,纳粹党的崛起和掌权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象某些资产阶级学者所宣扬的那样是什么超阶级的现象,而是德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拟对希特勒执政前后,垄断资本家与纳粹党之间的关系试做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在《致尼、弗、丹尼尔逊》信中说道:“一切政府,甚至最专制的政府,归根到底都只不过是本国状况所产生的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好的、坏的或不好不坏的——来执行;它们可以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及其政治法律的结果,可是最终它们还是遵循这种发展。”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就会认识到恩格斯这一结论是极其正确的。本文的基本论点也是从这里展开的。 (一)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15.
清朝末年,迫于形势开始实行宪政.其宪政的实行及其宪政模式的选定,与五大巨出国考察有重要的关系.其中作为五大臣之一的汉族官僚戴鸿慈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代士大夫由承唐代而来,但在五代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士大夫官员-学者的两重角色出现了分离,其学者的身份淡出,而且表现出"吏能化"的特点。进入宋代,在右文政策背景下,士大夫重转新向"文治型",并承续了中唐以来的古文运动,致力于振兴古文与儒道,在这个意义上,宋初士大夫实现了二重角色的回归。正是在此前提下,宋代士大夫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夏时期存在大量的奴婢.其来源于四个方面:俘掠、买卖、获罪、债务.这些奴婢的法律地位低下,奴主对其有较大的处分权.西夏通过对奴婢的役使用于官私产业,诸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部门都有一部分由奴婢进行生产,尤其是农、牧业生产方面,奴仆劳动有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这部分生产性奴婢成了西夏封建政权和剥削阶级增殖财富的工具.对奴婢制度的研究在一定方面亦反映出西夏封建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代士大夫家风教育主要是家长劝勉子弟通过对儒家经典、伦理道德、为人处事、居家治生等方面的学习,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确保家族繁荣昌盛、使子孙长期保持世代荣华富贵。尽管宋代士大夫家风教育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封建纲常礼教的思想,但是对于现今我们如何实现良好家风建设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甘州回鹘政权的过程中,对于公元840年以前陆续迁入河西的回鹘所起的作用,一向被人们所忽视。虽然近来许多研究者对此已有所重视,其中有的研究者把这种作用概括为:给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灭亡后向河西迁徒的回鹘找到立足之地的“铺道者”作用。但这似乎仍不能充分揭示和肯定原居河西的回鹘,在建立甘州政权中所起的奠定基础和主体作用。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农业收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农业丰收主要依靠大自然,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和农民往往都把丰收的愿望寄托于神灵,因此,在年关节令转换的时刻,就逐渐形成占卜农事丰歉、祈求免除灾害、避祸得福等习俗,尽管这些农事信仰有不同程度的不科学成分,但它所反映的民俗心理却是共同的。西夏农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也形成了许多禳灾祭礼的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