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所谓骑士精神,系指西欧中世纪骑士贵族阶级所应具有的英勇、忠诚、慷慨、谦逊等等道德品质;它根源于日耳曼,衍生于中世纪,经过基督教会的培养和宫廷文化的渲染而最终形成。基督教会是中世纪西欧的精神领袖,也是骑士精神的倡导者,教会通过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使骑士阶级的思想和行为宗教化,从而对骑士精神品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骑士制度不仅是欧洲军事贵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骑士也是社会、国家以及军事、政治活动的主体力量。中世纪被称为"骑士"的英雄时代。西欧中世纪骑士首先是指重装骑兵,这种骑兵起源于古老的日耳曼习俗,并在中世纪欧洲战场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后,在教会和社会环境的约束下,形成了一种绅士风度和骑士精神。骑士制度对西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欧中世纪时期,贵族子弟在正式成为骑士前要经过宗教、道德、文化知识、军事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这些教育对规范骑士行为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欧中世纪骑士的起源和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欧中世纪骑士首先是指重装骑兵 ,这种骑兵起源于古老的日耳曼习俗 ,并在中世纪欧洲战场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以后在教会影响下 ,骑士逐渐演变成“基督的战士” ,并成为一种身份标志 ;再以后 ,在教会和社会环境的约束下 ,一种绅士风度和骑士精神形成。无论是重装骑兵、基督的战士 ,还是骑士精神的代表 ,骑士都对西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骑士的起源 ,并分析影响骑士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 1 1~ 1 3世纪骑士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西欧中世纪时期,贵族子弟在正式成为骑士前要经过宗教、道德、文化知识、军事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这些教育对规范骑士行为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封建贵族的统治,基督教会的影响,妇女处于卑微的家庭地位。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整个西欧社会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妇女的家庭地位和以前相比如何呢?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中世纪的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单...  相似文献   

7.
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化衰落的时期,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化倒退”在原因完全归处于基督教会。事实上,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11世纪),教会的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基督教是古典化的主要继承,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化的复兴,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基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论骑士行为准则的基督教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骑士制度根植于日耳曼人的军事传统,从最初日耳曼军事贵族的习俗到11、12世纪骑士的行为准则,教会实施了长期、广泛、深刻的干预和影响,使骑士行为准则带有典型基督教思想特征,给西欧社会带来了文明和进步。不能因为宗教的某些消极性而无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骑士文学     
它盛行于十一至十三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时期,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其主要内容是歌颂骑士对封建领主的效忠和对封建贵妇人的“典雅爱情”,也描写骑士“行侠仗义”的活动。骑士文学的积极因素,在于它对统治着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的一定程度的叛离。它虽然也有宗教成分,但与宗教文学有很大差别。骑士文学中的英雄即使去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圣战”,也不单为表示对上帝的虔诚。但骑士文学是一种贵族文学,它所向往和赞美的世俗生活,只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生活,充分反映了这个阶级懒散怠惰、腐朽享乐的本质。骑士文学可分为骑士抒情诗和…  相似文献   

10.
博提拉克夫人是西欧中世纪时期优秀骑士文学作品《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中塑造得最饱满的女性角色。她既是西欧中世纪时期宫廷贵妇人的代表性形象,又是不畏封建禁锢勇敢追爱的女战士,但最终却无法逃脱作为丈夫附属品与诱惑工具的悲剧命运。对这一经典女性形象的剖析离不开对西欧中世纪女性观的讨论,其中主要包括教会的女性观、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以及典雅爱情观。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自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直到近现代的许多思想家与史学家大都认为,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基本上是消极而又黑暗的.如果将基督教放在西欧从古典时代走向封建时代这一历史大转变过程中,作客观冷静的历史主义分析,那么,关于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就会是一种相反的结论,即基本上是积极而又光明的,其中至少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在罗马帝国腐朽衰亡之际,基督教作为"救世福音"抚慰,安定了人们的灵魂与精神;二是基督教的修道士和神学家们以变态、扭曲的方式,保存并延续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三是基督教的教会、教区和修道院等机构,成为日耳曼民族建立和扩大其政治统治、恢复生产并发展社会经济的组织借助.基督教在这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几乎都具有一种唯一的和不可替代的性质.因此,基督教是西欧在古典时代末期和封建时代前期重塑文明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结构是单一性的。它的形成既有自然环境的影响 ,更有政治因素在起作用。而西欧的封建农业在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促成下 ,形成一种农牧混合型生产结构。在16世纪前后 ,中西这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结构对社会转型的影响差异是很大的。在中国 ,单一型农业虽然有时也曾繁荣过封建经济 ,但始终没能完成向资本主义农业的转型。在西欧 ,混合型农业则与大农经济结合 ,促进了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3.
日耳曼与中古西欧文明密不可分,对中古西欧私人财产权利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虽然没有产生完全意义上的私人财产权利观念,但在中世纪封建主义的招牌下仍然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重视个人事实上占有、双重所有权并存的财产观念体系。本文从《日耳曼尼亚志》反映的传统财产观念的展开分析,对中古西欧日耳曼蛮族法典保护个人财产权利的原则进行了初步考察,以理清日耳曼传统与近代私人财产权观念上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4.
骑士比武大赛是中世纪西欧骑士的重要活动,从12世纪有确切材料记载开始,其在西欧风行了5个多世纪。骑士比武大赛之所以能长期盛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骑士们出于各种目的积极参与这项活动是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日耳曼法是与罗马法、教会法一起被视为近现代欧洲法律文明史上的三大基本渊源,也是构成中世纪西欧大陆的三大法律支柱之一,它为后世法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因素。长期以来,由于西方学者对罗马法的推崇,对被认为是"粗俗法"的日耳曼法的研究相对薄弱,而要真正全面了解和认识中世纪的历史,日耳曼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应该受到必要的重视,这对探讨当今两大法系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城市兴起,是西欧有别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从对城市的起源、城市的概念内涵、城市的民众组织等三个重要问题所进行的中西比较可以看出,西欧中世纪城市作为一种较为独立的社会政治单位,更能蓄积起冲击封建政治体系的力量;而中国封建城市与统治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多意义上是在封建政治体系中起着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它的出现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内容主要是确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其他特权,明确市民享有的各项自由、各种经济和法律上的特权等等。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别授权”的法律,是近代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起源和基础。它不仅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整个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侠客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明代徽州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侠客文学体裁作品出现了创作高潮.这其中,安徽小说家潘之恒创作的笔记体小说《亘史》中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颇具特色的侠客形象。而那些女性侠客,更是以非凡的身手,细腻的情感,在传记文学史上为女性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上的特色是影响中国和西欧历史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西周 ,有着高度权威性与神圣性的礼在封建制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促进国家统一的作用 ;而在西欧中世纪 ,基督教虽曾向人们展示过建立统一大帝国的前景 ,但更多的是作为王权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妨碍了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文学的根基除了希腊-罗马、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外,还应该包括日耳曼文化。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界对日耳曼文化的特点及其与西方文化构成的关系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种状态势必影响到对欧洲中世纪乃至近代文化特质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