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校长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由于非权力影响力在作用范围和对于群体的影响程度上都优于权力性影响力,因此运用好非权力性影响力就成为成功校长的共同标志。那么在新时期,校长应如何形成良好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呢?  相似文献   

2.
校长的影响力是指他与他人佼往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力量。大学校长的影响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长本身的人格条件,这就构成了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另一方面是由社会赋予校长的权力职位,这就构成了权力性影响。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一个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使被领导者的行为表现为自愿,主动而非被强制。因此它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作用很大,是高校领导者影响力最重要的方面。非权力性影响力更多地依赖非认知心理,高尚的人格,先进的观念,清晰的目标,高明的策略是形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3.
论高职院校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校长的领导能力取决于他的综合影响力,而综合影响力主要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所组成。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业务性很强的单位,对校长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无追随者的校长只能“闲庭信步”,无论自我感觉如何良好,也只能孤守一隅,形影相吊。高职院校的校长只有具备了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权力影响力,增强自己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4.
成功校长是既善于发挥权力性影响力又善于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校长。文章首先探讨了什么是领导的影响力,进而指出了增强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校管理中,全面理解和充分发挥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成功实施领导的基础。为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变革,应该科学地提高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水平,并且全面理性地使用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努力追求管理效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非权力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校长管理水平的高低,这是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传统以及学校组织固有特性所决定的。这需要校长具有良好的行为示范,高尚的教育情操,不断的反思和学习,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展现教育家的独特魅力,创造和谐、包容的学校管理气氛,以此提升校长非权力影响力,更好管理学校。  相似文献   

7.
校长的领导力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大体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以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非权力因素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实现的。在学校这个集体中,校长必须切实加强培养和提升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林国健 《广西教育》2013,(38):47-48
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人物,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领导。学校领导工作效能的高低,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水平、办学效益的高低,正如柳斌所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领导工作效能的高低又取决于校长影响力的强弱。因此,要办好一所学校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提高校长的影响力。校长的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  相似文献   

9.
校长在办学治校中,依靠的不仅是法定权力和工作阅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校长非权力性影响问题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汪宗信,汪蔚权力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所谓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校长是学校管理者,是学校权力的拥有者,对学校的全体人员有一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里,作者仅就...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校长权力不同于校长职责、学校权利和校长权利,它是一种公共权力、委托权力、制度权力和职位权力,这一性质是确定校长权力边界的主要依据.同时,对校长权力边界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校长权力应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共性;校长权力应受到"监督"而不是"限制";校长权力应与校长责任一致;校长权力应与国家政治体制、管理体制及文化传统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校长的领导力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大体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以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非权力因素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实现的。在学校这个集体中,校长必须切实加强培养和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3.
影响力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的能力.校长的影响力则是指校长在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学校成员心理,使之按照校长的指令、要求、意图、示范等行事的能力.它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部分构成.一个校长的影响力的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校长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显然,校长的影响力越大其管理的有效性就越好,二者成正比关系.而其中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管理的有效性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校长对学校实施管理,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着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非权力因素是由校长自身的品德、学识、能力、感情、观念、资历等个人综合素质构成的,是校长治校威信的重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其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质对学校的兴衰成败起决定性作用,校长对学校的各种管理主要是通过权力的显性影响力和非权力的隐性影响力来达到目的。对于权力显性影响力在学校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诸多大方之家已阐述颇丰,这里就不再赘述。由于非权力隐性影响力在作用范围和对于群体的影响程度上都是权力显性影响力所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6.
形象作为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真正内核,任何领导者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除了要运用好自己的权力外.还要在整个领导过程中.重视对自身形象的塑造.教育的发展也向广大中小学校长提出了一个新的严肃的课题,即在新的形势下校长的形象如何定位。  相似文献   

17.
校长负责制赋予了学校校长最高行政权力,但校长的领导主要是靠软因素,即校长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学校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素养由六个方面素质和五个方面修养构成。  相似文献   

18.
校长对教师具有两类影响力,即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带有强制性,主要是由校长的职位、职务、资历等因素所产生的使教师必须服从的推动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自然影响力,由校长的人格、知识、才能等因素所产生的使教师自觉追随的吸引力。在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组成要素之中,“人格魅力”的影响力是深刻而持久,  相似文献   

19.
王国祥 《新疆教育》2013,(10):100-100,103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其中的“好校长”之“好”,并不仅仅是指校长行使了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更多地是指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那么,校长如何才能够提高自身非权力影响力呢?我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我一毕业就被分在金星中心小学上班,后来又在志远完小、团河小学做校长,2008年6月,我又被调到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我在3所学校做校长的经历中感觉到,权力性领导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校长影响力中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因素,它决定着校长影响力的大小和时间持续的长短,是校长教育领导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校长应该在品格、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