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出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第一、第二次分配重要补充的第三次分配,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真正的公平。但第三次分配在现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从税法角度着力于探讨如何完善第三次分配的税制环境,以期更好地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姝  毛淑梅 《时代教育》2007,(7Z):28-28
我国目前的慈善公益事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总体水平上还比较落后,还存在公民慈善意识缺乏、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相关立法滞后以及激励机制缺位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公民的整体慈善意识不强,是影响和制约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深层原因,是我们目前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确实已存在相当程度的贫富差距,但不宜简单地称之为“两极分化”,两者在质和量上都是不同的概念。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既有合理性因素,又有不合理性因素。反对平均主义,警惕两极分化,是我国处理社会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慈善捐赠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分配,是我国分配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前两次分配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启动晚,困难多,目前还没有形成普遍的捐赠救助社会习惯和公众行为,因此需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来推进第三次分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慈善公益研究是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关于少数民族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目前仍比较薄弱,加强对少数民族慈善公益事业的研究不仅对于慈善公益事业、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于促进现当代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历史借鉴意义。本文以回族为例,初步阐述回族慈善公益事业研究的内容、史料、方法及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晓辉 《辽宁教育》2014,(10):12-13
正慈善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现代国家、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社会保障、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和内在要求。慈善公益事业是经济分配,也是政治引导;它依赖物质基础,也仰重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保障建设,也  相似文献   

7.
育人成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慈善助学是帮困育人的重要补充,公益服务是慈善育人的重要形式,社区街道是公益服务的重要阵地。通过区校合作,组织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慈善公益服务,是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帮困育人模式的新要求,是新时期加快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建设的新途径,是现阶段进一步推进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各类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草根型”慈善组织就是其中一类,它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政府在对这类慈善组织的管理中出现了角色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因此,本文在结合本国国情和草根型慈善组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政府应该加大对慈善组织的支持力度,合理定位自己在草根型慈善组织中的角色,从各方面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社会贫富差距仍然偏大,目前缓解收入差距的很多措施主要是从二次分配入手,但是单纯依靠二次分配其作用是有限的。建立并完善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贫富差距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富差距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贫富差距产生和扩大的社会原因主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法律、政策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足。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调控贫富差距,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生产,完善分配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避免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1.
应该具体分析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贫富差距现象,由劳动因素导致的贫富差距既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则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必须防止和消除。  相似文献   

12.
第三次分配是以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为表征的新型分配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重要制度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寰宇中,分配形态将随着人类生产方式变迁的大致轮廓经历三个历史位阶,第三次分配从属于分配形态的历史高阶,是通达“基于需要的按需分配”理想图景的重要节点。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从现实逻辑来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新分配制度的生成提供了基本前提;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及其衍生的共享伦理思想为新分配制度注入了伦理道德的意蕴;从制度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内在先进性和人民性的实践外化助推了新分配制度的最终生成。第三次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研究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问题在我国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及不同阶层之间也越来越严重。造成现阶段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贫富差距现象。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收入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年收入对比;财富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对比。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进行了较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在此期间,我国社会基本不存在贫富差距现象。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和由收入差距的积累而形成的财富差距的总和。因此,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归根表现在收入差距上。在我们社…  相似文献   

15.
略论魏晋南北朝佛教寺院的公益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慈善公益事业,因受佛教慈悲观念和"福田"思想的影响,佛教寺院和僧人在社会上进行了广泛的慈善公益活动,他们参加到世俗的社会生活当中,赈灾济贫、行医施药、凿井修桥、保护生态环境,为当时的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初步探讨了贫富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图说明;贫富差距扩大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投资需求的增加,但却使社会消费需求减少,因此为发展经济,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就应保持适度的贫富差距,而这又需要政府实行再分配政策来实现,因为单纯市场机制起作用会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相似文献   

17.
进入近代以来,在以商人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宁波慈善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宁波商人对近代宁波慈善公益事业的贡献首先在于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经济支持;其次在于将近代企业制度引入慈善机构;最后还表现在他们对慈善机构运作的全方位参与上。总之,推动近代宁波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宁波商人。  相似文献   

18.
企业慈善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企业慈善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目前,我国企业慈善还面临许多问题。企业自身的慈善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薄弱,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慈善事业的发展。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慈善事业的发展,要完善企业慈善的法律法规,强化企业公民意识,营造企业慈善文化的氛围,以及通过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推动企业慈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经济形式得以迅速发展,不仅生产总值成倍增加,个人收入也大幅度提高。随着一部分人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和急剧膨胀,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大,需要国家通过开征遗产税对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以保持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20.
尽管学术界因缺乏权威的数据,尚未能对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贫富差距究竟达到何种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是,人们已从新闻媒介对典型事例的披露及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深刻感受到贫富差距的存在,感到这种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态势。于是许多人在议论、忧虑;这种由“贫穷”到“贫富不均”的变化正常吗?会导致两极分化吗?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此作一番认真的哲学思考。一、问题起因的具体考察贫富差距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现阶段形成,其实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作为某种不能不采用的分配体制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