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使语文课堂教学臻于佳境,情感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为学生创设情感佳境,使语文课堂真正的成为"情感场",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文主义者罗杰斯认为:"认知、情感和行为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人的学习过程中,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切实做到:寓情感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天然管道。对于在"天然管道"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体——教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动情于自己的职业,动情于课文,动情于言表,动情于学生。不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架起情感教育的桥梁。要教师动情,则要有对学生的爱才行。只有热爱学生,感情真挚,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也会因为教师的"爱"而具有活力和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动情执着于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教师走进课堂,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要给学生轻松、愉快、慈祥、富有朝气的感觉,教学时使用的伴随语言一定要优雅得体,庄重潇洒,风趣幽默。  相似文献   

4.
钟金玉 《教育》2012,(27):38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教学,而要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就要善于发掘蕴含于文本之中和阅读教学之中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巧妙地构架与学生心灵交流的桥梁,创设和学生心心相印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情"与"爱",时刻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情感协调的基础。学生如果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更容易变得生机勃勃,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把情感因素引入教学当中,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通过寓情感于物理情景之中,运用"以情感人"的教学手段,以及创设"德育情理"的教学氛围,从三方面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所以散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涵于"这一篇"中独特的情感。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呈现出"作者或背景介绍"出场的不同方式,使学生在"人""文"观照中体情悟理。  相似文献   

8.
<正>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初中音乐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情感的激发。音乐是情感的表达艺术,音乐的感染力产生于情感迸发的时候,是人们情感的宣泄与倾诉。所以,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中,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与情感的交流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以趣激情,在兴趣中激发学生的情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每一位初中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情感必然成为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因此,想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引发趣味,创设情感氛围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根  相似文献   

10.
王秀芳 《教师》2016,(4):62
新课改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语文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创设"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氛围,将情感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美好情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天然管道.对于在"天然管道"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体--教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动情于自己的职业,动情于课文,动情于言表,动情于学生.不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架起情感教育的桥梁.要教师动情,则要有对学生的爱才行.只有热爱学生,感情真挚,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也会因为教师的"爱"而具有活力和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动情执着于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教师走进课堂,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要给学生轻松、愉快、慈祥、富有朝气的感觉,教学时使用的伴随语言一定要优雅得体,庄重潇洒,风趣幽默.  相似文献   

12.
针对英语课堂中学生充满情感"负能量"的现状,将研究视角定位于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以激发高职生英语学习情感"正能量"。为激发学生情感"正能量",改善学生当前的英语学习现状,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研究设计了基于情感"正能量"激发的"九步曲"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运用分析。实践结果表明,"九步曲"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正能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4.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完善的人",而完善的人指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生理、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只是更侧重于培养知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是教学生认识字,读点书,课堂气氛毫无生气,学生也觉得了然无味。究其原因是因为语文教学中缺乏情感教育,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足以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对于教学的重大影响。但是情感教育不仅仅包括简单的道德说辞,它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方面的素质。本文首先介绍了何为情感教育,其次介绍了情感教育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第一次出现在写作教学的目标设置里。这表明,经过长期的摸索我们终于把学生作文教学纳入到合乎写作规律的轨道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平则鸣"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没有生活的真实体悟与感受,怎么可能作出优秀的文章?研究也证明"具有较高读写能力的学生,其情感体验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形象性远高于一般学生"。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情感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方月梅 《教师》2014,(25):65-65
正笔者就近年来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教学数学的尝试与反思,展示于同行,探讨并赐教。一、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人对知识的需求只有在精神需要的体系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过程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若说传统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在某一个"点"或"面"上,那么,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会将对学生的情感培  相似文献   

17.
林长聘 《华章》2007,(12):145-145
情感缺乏"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其取得重大突破的"瓶颈".因而,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情感源点入手,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融情于教学之中,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避免因"缺情"而使教学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达到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情感体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了。众所周知,课堂上让学生激动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正如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飞速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初中  相似文献   

19.
<正>任何教学都要重视情感因素,语文教学尤为突出。重视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中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材是有情的,而学生更有情。"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之情。在教学中只有发挥老师在情感上的传递、强化作用,教材之情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才能  相似文献   

20.
<正>内容空洞,缺乏情感,是学生作文的顽疾。为什么学生的习作空泛,缺少真情实感呢?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一是习作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没有生活积累和切身的感受。二是作文教学程式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了学生人云亦云、无病呻吟的状况。一位教育家曾说:"倘若一件事没有真正触及孩子们的心灵,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真实的情感倾诉于笔尖。"因此,我把"情"字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用情感这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