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课堂管理中的惩罚是指当学生表现出某一令人不满的反应之后,教师呈现学生所不喜欢的事物,或者撤走学生所喜欢的事物,其目的是降低该反应的发生概率。在我国中小学课堂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多于奖励,批评多于表扬,否定多于肯定,从而导致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我们理应分析惩罚的负面影响,关注惩罚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教育在坚持"教育性关怀"原则下,通过"当头棒喝"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我惩罚、集体惩罚和制度惩罚是三个比较理性的惩罚方式。  相似文献   

3.
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教育管理和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不当惩罚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惩罚,遵循基本原则实施有效的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4.
惩罚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被用到的一种教育手段,它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惩罚经常会被错误地使用,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故也层出不穷。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合理有效的教育惩罚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教育惩罚的内涵与本质的界定、教育惩罚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合理运用教育惩罚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我国教育惩罚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教育管理和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不当惩罚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惩罚,遵循基本原则实施有效的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们对学生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只能"夸"不能"骂",但我认为惩罚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甚至在目前的这种教育情况下应大力提倡。本文从学生心理、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等方面具体分析,从而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惩罚教育对于教学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惩罚的艺术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可见,教育需要适当、有效的惩罚,教育惩罚的存在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而我们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全体学生,对一些“灰色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或达不到自己预期的要求就实施惩罚,如:罚抄书、罚扫地、罚站、写保证书、打手心,甚至以歧视、侮辱、威胁性的手段来处罚学生。笔者认为:这样的惩罚教育不仅违背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而且是无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惩罚     
根据当今社会盲目地追求民主式教育、人文式教育,杜绝“惩罚”式教育的情况下,本文多视角地阐述了盲目民主、盲目人文背后带给学生、学校和社会的严重后果,阐明了没有“惩罚”办不好教育,没有“惩罚”就不是完整教育的观点,提出“惩罚”与教育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教育惩罚与奖励,都是教育学生的手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总是习惯性地用教育惩罚来教育学生.然而,国外及我国一些教育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学生的无知和犯规,教师过激的、粗暴的言行可能会事与愿违;教育学生,奖励永远比惩罚好.  相似文献   

10.
最近新闻媒体不时报导教师教育的暴力行为 ,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 ;另外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部分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纪律现象不抓不管 ,不敢提出带有强制性的要求。他们认为严格管理是对学生的惩罚 ,而惩罚不是素质教育 ,对学生放任自流。有些教师由于对惩罚教育没有深入的研究 ,在教育过程中 ,对学生实施暴力的惩罚 ,甚至残害了学生的身心。可见 ,正视惩罚教育 ,让惩罚教育占有教育的一席之地 ,开展对惩罚教育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一、惩罚教育是一种合法的教育制度惩罚教育和正面教育一样 ,都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该不该实施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一直是教育中的大问题。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原有的一些教育做法已受到质疑,赏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呼声高涨,更使惩罚地位全无。在现实情况中,我国的中小学在惩罚问题上遭遇了滑铁卢。不少学校出现了对学生惩罚过软的现象,于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有的学校因惩处不力,学生问题层出不穷,有的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秩序都受到严重的冲击。惩罚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惩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法律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惩罚教育的内涵及特征,分析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惩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适度惩罚对于防止不守班纪校规、禁止不良行为和建立必要的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有效和必要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惩罚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策略,它能使学生为了避免再一次遭受惩罚而付出更大的努力,惩罚作为一种外部诱因,可以激发学生对错误行为产生羞耻感或负疚感,把惩罚看作是前进的鞭策力和进步的新起点。然而,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度的惩罚则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反还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教育教学实际中,简单粗暴的、走样异化的惩罚屡见不鲜,时有耳闻。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拍桌子…  相似文献   

15.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16.
教育惩罚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性。对违反学校规范和纪律的行为而采取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有效的惩罚不但能维护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大多数学生的权利得到保障,也能使被惩罚的学生对过错行为有深刻的认识,真心改正自身缺点,不断提升自我;而且能对周围的人产生警示和告知的作用。告诫他们同样的错误不可以再犯,否则要受到惩罚。但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教育实践中,惩罚确实又是人们最容易采用而又使用不当的教育手段,各种因不当教育惩罚而导致恶劣后果的问题却频频出现。具体表现为;.有些教师惩罚量度不好,以至于体罚造成了学生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有些教师运用惩罚顾虑太多,干脆放任学生的所作所为,对明显影响课堂纪律或犯有过错的学生也是睁只跟闭只跟.惟恐成为众矢之的;有些教师对惩罚的时机把握不准,喜欢“秋后算账”,或“新帐老帐一起算”.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惩罚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拒绝惩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惩罚 ,是中国古代私塾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手段 ,比如用戒尺打手心、打屁股等等。在现代教育中 ,惩罚手段的运用不但是经常的 ,而且花样似乎还多了许多 ,比如罚写作业、罚站、罚打扫卫生、罚自己打嘴巴 ,有时教育者还开口骂学生 ,动手打学生 ,以示惩罚。不独中国教育有惩罚 ,就连美国的教育中也有惩罚。《素质教育在美国》中 ,作者的儿子矿矿就受到过“罚不给吃午点”、“不让参加课外活动”、“脚跟靠墙罚站”、“停课三天”等惩罚。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 ,在必要时可以给学生以惩罚。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 :“假如某些人没有受到温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沈珂 《广东教育》2005,(4):53-55
惩罚一直是教育中的大问题。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原有的一些教育做法已受到质疑.赏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呼声高涨.更使惩罚地位全无。在现实情况中.我国的中小学在惩罚问题上遭遇了滑铁卢。不少学校出现了对学生惩罚过软的现象。于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有的学控因惩处不力,学生问题层出不穷,有的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秩序都受到严重的冲击。惩罚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教学中,惩罚与表扬对学生的成长同样重要。只有表扬与惩罚并行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金捷 《文教资料》2010,(5):151-153
在当前中学教育实践中.对违纪学生的惩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其实,将合理的惩罚制度及方式运用于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本文通过对学校管理者及教师的惩罚教育观和惩罚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力求冷静分析学校教育者的惩罚教育观.并深入思考如何正确地运用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