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林 《顽皮娃娃》2007,(1):I0007-I0008
如果你是一个牧羊人,需要一件抵御风寒的斗篷,你会怎么办? “卖掉羊,然后用卖羊的钱买一件斗篷。”可能很多人都会这么回答,这是得到斗篷最简单又最直接的方式。不过,牧羊少年阿利却不打算卖掉自己的羊,他要自己来做一件斗篷。因此,从春天到冬天,从剪羊毛到纺纱织布,经过一年的努力,阿利终于有了一件新的红斗篷。看看阿利穿上新斗篷后的满足神态,好似威严而富足的国王,他一定在想:“现在人们不会再说可怜的阿利了,而是说幸福的阿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阿利的红斗篷》文·图/汤米·狄波拉译/张剑鸣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如果你是一个牧羊人,需要一件抵御风寒的斗篷,你会怎么办? ——卖掉羊,然后用卖羊的钱买一件斗篷。我猜想,很多“现代人”都会这么回答,这是得到斗篷最简单又最直接的方式。不过,牧羊少年阿利却不打算卖掉自己的羊,他要自己来做一件斗篷。因此, 从春天到冬天,从剪羊毛到纺纱织布,经过一年的努力,阿利终于有了一件新的红斗篷。看看阿利穿上新斗篷后的满足神态,好似威严而富足的国王!他一定在想:“现在人们不会再说可怜的阿利了, 而是说:幸福的阿利!”这是一本知识性的图画书。画家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通过剪、梳、纺、织、  相似文献   

3.
红斗篷     
阿利是个牧羊人。他有一群胖胖的羊。可是他穿着的是一件破烂的红斗篷。所以大家都说阿利可怜。连可爱的羊也伏在他的身上,摸摸破烂的红斗篷,好想说:“阿利,你的确可怜!”阿利的羊都是长着雪白的毛的,它们叫绵羊。到了春天,绵羊的毛很长了,就要把它剪下来。绵羊的毛被剪下来,凉快倒是凉快,可是光秃秃了,变成了赤膊羊,没有原来雍容的样子了,所以绵羊都不愿让阿利剪,要逃跑,让他追。这回,阿利剪下了羊毛,是要给自己做一件红斗篷的。用羊毛做的红斗篷那叫羊毛红斗篷!阿利先把剪下的羊毛洗干净。洗的时候,很多的肥皂泡溅在了一只绵羊的身上,那绵…  相似文献   

4.
脚下有钻石     
印度流传着一位生活殷实的农夫阿利·哈费特的故事。一天,一位老者拜访阿利·哈费特,这么说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钻石矿,还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王位。”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从此,他对什么都不感到满足了。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智慧加油站     
共生知识小测验 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冤丝子和豆科植物 日.猫头鹰和田鼠 C.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 0.一块田里的小麦和杂草 有趣的字弓一三 小熊对小猴说:“我给你出一道难 题。” “你说吧,我最喜欢难题了。”小 熊说。 、“站着是一个字,躺下是另一个 字,趴下又是一个字。你猜,这 尸 三个字是什么?’小熊用树枝 在地上写了好多字,都不合小 猴的要求,急得抓耳挠腮。请 你也帮小熊想一想吧。卜、一 { 阿利卖水 问利住在撒哈拉沙漠附近,他常在 沙眨的产自仓游览地寸水赚钱。由抖少漠 地队{旱缺水,阿利的性意一向很好。 人,他带…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指出,“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其生活时代正值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起步,意大利各城邦市民、封建贵族、神圣罗马皇帝、罗马教  相似文献   

7.
    
开始,他不是一个贼。 开始,他只是去找人,找一个叫张贵的人,这张贵住在一幢八层的楼房里。不过,张贵住在哪一层,他忘了。  相似文献   

8.
没有对手     
我看到了一个人,他独自占据了小区中央那一片惟一的标准网球场。站在网球场的一侧,只有他一个人,正在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地向另一侧发球,直到手中的球都发完,然后捡起所有的球,换到另一侧,再重复前面的动作。在我看来,如同一个人在喝闷酒一样,至少,这个人是在打闷球。或许是他对自己的球技没有信心,想一个人单练;或许他苦于找不到一个人和他一起打球,总而言之,在这片场地上,他没有对手。  相似文献   

9.
虚荣的代价     
火红的晚霞映得大地万物生辉,一丘割去谷子的稻田里,田鼠阿利东张西望转悠着,它在寻找食物。忽然,它的脚抖得厉害——前面草丛旁躺着一条蛇!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说一个人很平凡,或是很不平凡,其实每个人都兼具‘平凡’与‘不平凡’这两者。一个人平凡,因为他是一个人,所以人性所具有的,他都应该有;一个人不平凡,因为他不是别人,古往今来就他一个人,是为真正的他。”这是摘自刘墉先生《平凡》中的一段话。 “其实每个人都兼具‘平凡’与‘不平凡’这两者。”这是我在里面最喜欢的一句话,我觉得它寓意深刻。就拿我们所熟悉的雷锋来说,他就是这样一位兼具“平凡”与“不平凡”的普普通通的人。在雷锋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下大雨,河水淹没了小桥,一群二年级的小同学不敢过桥,…  相似文献   

11.
短暂和长远     
佚名 《小学生》2008,(4):33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相似文献   

12.
简单道理     
蓝石 《中学教育》2005,(12):57-57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的思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相似文献   

13.
王珏 《福建教育》2010,(7):102-105
【设计思路】 《阿利的红斗篷》是一本知识性强的图画书,该书以非常简洁明了的图文告诉读者从羊毛制成斗篷的过程,还通过图文对照来介绍阿利所使用的工具名称及其用途。让幼儿理解这些内容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教师应仔细阅读图画书。挖掘其中的潜在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让他们3个一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小孩子。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双目朱明,懂事后他深深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它的芬  相似文献   

16.
恩赐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鱼,另一个人要了渔竿,然后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鱼的肉香,转瞬间,就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  相似文献   

17.
张俊平 《江苏教育》2004,(9A):M002-M002
他说他是一个内向却容易激动的人——平时不苟言笑,严肃的成份多一些.但是一走进课堂,一看到学生,就热血沸腾、激情四溢。做教师虽然清苦,但是他喜欢“传道、受业、解惑”那种神圣的感觉。他说他是一个细致和善于思考的人——做教师他关注细节,从细微处做起,  相似文献   

18.
旅人过河     
有一个人出外旅行,来到一条水流湍急的河边,他站在那里束手无策。有一个住在附近的人,看到他遭遇困难,就走过来,很爽快地把他扛在肩上,送到对岸。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一所小学图画课上,教师让学生随便想、随便画。一个小孩子就把鞋脱下来,把颜料往鞋底上抹,然后在画纸上压一个印。照一般人看来,这简直是在胡闹。可那位授课的教师却很高兴,特意把这张画镶起来挂在墙壁上,让大家向他学习。因为在这位老师看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求学时,碰到一位热情洋溢的教授泰勒。这位教授早上到学校来,赶到走廊上立即抓住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便说昨天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于是就把他的想法讲出来。过了一会儿,他碰到另外一个人,他就讲另外一个想法…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人,年轻时家庭生活贫困,靠他一人养家糊口。有一次,他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他走进那家工厂的人事部,向人事负责人说明来意,请求给安排一个哪怕是最低等的工作,这位负责人看到他衣着肮脏,又瘦又小,压根儿看不上他,但又不便直说:“我们现在暂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这本是个托辞,没想到一个月后这个人真的又来了,那位负责人推托有事,过几天再说吧。隔了几天他再次来了。如此反复多次,这位负责人干脆说出了真正的理由:“你这样脏兮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这个人回去后借了一些钱,买了一套整齐的衣服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