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西欧各国的人名中,有的音节既非名,又非姓,而是贵族出身的标记,如法国人姓前用“特”,西班牙人姓前用“德”,德国人姓前用“冯”,荷兰人姓前用“梵”,英国人姓前用“劳特”或“恰尔德”等。“恰尔德”,系古英语“贵公子”之称号,今已废。“劳特”意为爵士,对于有爵位者之非正式的称号,亦泛指一般贵族,用时冠于姓前或姓名之前。18世纪德国启蒙主义作家歌德,全称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其中“冯”为贵族出身的标记,在文学史中有时略去,不译成中文。而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守财奴》的作者巴尔扎克,全称为:奥瑙利·特·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有一座神奇的四角山.这里,居住着彝、苗、傈僳、土家等七种少数民族.他们亲如弟兄,和睦相处,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归属鹤庆县境的大坪山乡的彝族喊山、傈僳族"哭烟"和"请柬",便是他们的祖先创造的一项民俗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3.
在著名的东南亚佛教圣地鸡足山和洱海的挹袖间,深藏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殿宇,她就是受云南省政府保护的重点文物单位——上沧本主庙。 相似文献
4.
“非典”成为2003年流行词语之一,我国古代虽然没有“非典”,但各种传染性疾病却经常骚扰我们的先民。在长期与“疫病”斗争的过程中,古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既有科学防治的手段,也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巫术。 相似文献
5.
“圣” ,古陶文作 ,从土 ,从右 ,古代方言用字 ,音k懕。《说文》 :“圣 ,汝颍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若当时淮河上游汝颍一带有“圣人”一词 ,则应是指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 ,淮河流域一些地方称下田干活挣工分为“k摮工分” ,现在则称外出打工挣钱为“k摮钱” ,笔者推测这里的k摮可能是“圣”一声之转 ,是“圣”的引申义———用力而有所获。当“苦”字造出来以后 ,又承担起“圣”的进一步引申义———致力于地虽有所获 ,但收入很少且十分辛苦 ,乃至陷于贫困。如《商君书·外内》云 :“效农之用力最苦 ,而赢利最少… 相似文献
6.
韩国是一个极具民族个性的国家,强烈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斗志,为世人所公认。民族精神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景仰“忠烈”、大力营造弘扬“忠烈文化”的氛围,无疑是韩国形成这种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水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江河湖海中有,日常煮饭用,很少有人会去想"水"隐涵的文化。即便中国发行量巨大的《现代汉语词典》,与世界语文辞书百科化的倾向相一致,对"水"的释义也是呈科学化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 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这基本就是物理学知识,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水"的感知关系不大。那么,自古至今中国人日常感知的 相似文献
8.
音乐史上的"雅"与"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求高雅,避免庸俗,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雅和俗的本意及其历史演变,不少朋友不太清楚,由此而导致了不少误解。就拿音乐来说,人们一般都知道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之分,但却不知道它的来历,难免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孔孟儒学发展至北宋时期(960~1127年),完成了“理学”博大精深的理论形态和思想体系,并出现了以周敦颐为代表的“濂学”、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洛学”、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等重要学派。 相似文献
11.
13.
李安有一部片子叫《饮食男女》,的确,饮食和世界上的男女息息相关,可以反映人与人之间相处模式和状态,更是不同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用一个抽象的形容词来形容东西方的差异,那么大致可以这样说,东方是“热”的,而西方是“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汉字“龙”作为一种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表意文字,体现了汉字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也直接体现着民族文化的蕴涵。汉字与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是融为一体的。对“龙”的字形字意考证,可以看出“龙”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中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