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四个方面考察了“戏说剧”在化语境中的当代发生及其特性,分析它作为一种特殊电视剧形式类型在现时与未来两个层面上的意识形态意义,阐述了“戏说剧”的艺术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关系,肯定了“戏说剧”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历史题材影视剧作有"戏说"和"正说"之分。"戏说"历史、愉悦观众与以正确的历史观评价历史、反思历史较难兼顾,分寸不易把握。"正说"走的是历史剧路子,要求创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独具慧眼、独特发现,以及艺术形式方面的独辟股径、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背景下以“戏说”为代表的历史影视文化样态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澄清该文化样态的性质 ,我们可以认为历史影视化的样态应该是具有张力关系的历史与艺术的有机统一 ,是艺术化的历史 ,是历史的心灵化和审美化 ,是对历史的“诗性”图解  相似文献   

4.
邱孟辉 《中学文科》2009,(13):89-90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人们的言论越来越自由,对文学再创造的能力越来越强,手机短信、视频、网络文章,甚至电影、电视剧,“戏说”“大话”“恶搞”“无厘头”之风呈泛滥之势。戏说皇帝,戏说历史,戏说古人。当戏说不足于构成新的感官刺激,于是恶搞便应运而生,移花接木,随意编造。一些红色经典遭到“恶搞”,许多为人们所熟知景仰的历史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5.
郑礼明 《快乐阅读》2011,(26):121-122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戏说"历史的手法,来创设历史教学的新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活思维。但"戏说"历史须遵循如下原则:尊重历史的原则、适度"戏说"的原则、学生适应、参与的原则。"戏说"可结合学科知识、流行歌曲、传统文化形式、时政常识等多种形式展开,可引起学生共鸣。  相似文献   

6.
里德在《飞往加拿大》中所采用的戏说手法是对历史史实和传统文本的一种颠覆、批判和否定,从而使封闭的史实趋向开放,将意义从单一封闭的话语中解放出来,蕴涵更显丰富;故事情节在悖论的反复迭起中更接近实际生活,更能揭示历史和事件的本质。人生戏说中的语言幽默和情感快乐强化了小说中的人物命运悖论,折射出人生哲理的深邃和作家洞察力的精妙。里德的戏说策略有助于揭示悖论、反思过去、修正谬误,驳斥黑人作品精神价值含量稀少的谬论,从而在艺术审美形态良性融合的基础上全面提升黑人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历史题材影视剧一直是我国影视创作的主题之一,90年代以前的电视历史剧以正说为主,但进入90年代,戏说类电视历史剧开始盛行。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历史文学观念的变迁。文章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的问题以及历史观两个方面阐明了对待历史文学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剧的创作与批评中,历史与艺术一直扭结在一起,产生了不少龃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命题看似解决了二的矛盾,但仍遮蔽了许多实质性的问题。而且在二的抗衡中还常常受到主流政治的干预,呈现意识形态的各种阐释。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经济这一决定艺术发展的“最终因素”使历史剧成为一种化消费。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的相互角逐,导致历史剧从再现型——重写型——戏说型的艺术流变。“再现型”历史剧强调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它是忠实于历史基础上的艺术创造;“重写型”历史剧注重历史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它是对历史作出的意识形态的现代阐释;“戏说型”历史剧只是凭借历史作幌子演绎现代人的梦幻,它是大众化对历史的一种解构。让各类历史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从创作理念、叙事策略和审美走向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予以适当的调适,形成“互补共生、有序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尽管评论界褒贬不一,大陆的普通观众仍然逐渐接受并适应了诸如《戏说乾隆》等一类港台制作的影视"戏说"之作。面对这些或冠以"戏说"、或虽未加寇戴帽而实际上却"蹂躏"历史的影视作品,本文试图暂且撇开是非二值的简单评判,力求透视这种现象背后所包含的种种真意。直白地说,"戏说"的本意就是开玩笑,随便说说,全不把历史当真。有一些议论却在史实与失实上跟"戏说"较劲。像乾隆的奴才贾六、宝柱们竟然当众讥笑他们的主子"好色"(见《戏说乾隆》),火  相似文献   

10.
历史人物和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人物是历史的载体 ,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则是美学载体 ,但它们又在“历史”这两个字上联系起来。当前我国的历史文学作品以及电视剧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以历史为根据进行艺术加工 ,另一类是大体接近历史真实 ,第三类是戏说。台湾作家朴月笔下的孝庄太后塑造得十分成功 ,其成功所在是“错位法”的艺术创造 ,表现为人物地位和使命的错位、爱情和婚姻的错位、感情和利益的错位、尊严和皇位危机的错位、爱情的追求者和爱情的刽子手之间的错位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是一特效的切入点。目前艺术教育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搞好艺术教育,要树立以建设艺术类精品课程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设立艺术类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树立以审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思想,建设以审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艺术课程,实施以艺术感受为主体的艺术教学模式,组建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课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2.
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及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艺术家在艺术题材的选择,艺术创伤的动因及创伤个性的建构等方面都受到童年经验潜在的规范和制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浮雕壁画从创意到实施过程的系统分析,论证了一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与制作工艺上科学而有机地结合的重要性,艺术作品的价值是无限的,如何运用最佳的材料和科学的工艺以实现和延长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对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艺术语言的变异性、吁情性和隐指性等审美特性是艺术语言区别于常规语言的根本特性,是艺术语言成为语言中最富有艺术魅力和艺术活力的语言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艺的特性是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文艺创作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文艺创作的规律,所以也关系到文艺写作的成败。是否能自觉地掌握文艺特性,对作品的艺术性之高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提高创作的艺术质量,本文对文艺特性问题作一个尽可能科学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从聋生情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聋生的审美情趣的不同,提出了用情感牵引意境、用想象完善意境等意境创造手法,运用多媒体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快速进入教学中的意境,突出介绍运用解说词和音乐来补偿课堂教学缺陷,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含蓄美是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非常高超的艺术境界。从创作角度看,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要求创作者追求含蓄之美;从接受角度看,艺术作品的含蓄美有助于欣赏主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无论从创作者还是欣赏者角度而言,艺术作品都应将含蓄美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8.
"同光体"在诗歌艺术风格上与贾岛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在创造诗歌的意境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这与他们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校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注重给学生提供各方面素质拓展的空间,艺术素质的培养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艺术素质的培养理念,创新艺术素质培养模式和方法,创造艺术环境和氛围,使艺术的情怀、艺术的思维、艺术的能力成为大学生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20.
意境的现代性研究中衍生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意境的形象性问题,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意境的美学性质等等。意境是特种艺术形象,是由语象、意象依某种美学规则建构而成的三维空间形象,是实境和虚境的结合体,并以虚境的存在显示其独特的美学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