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生态是指金融主体为了生存与发展与其环境之间及其内部金融主体之间在长期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良好的海峡西岸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福建经济与闽台金融合作的和谐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对图书馆的发展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图书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其他文化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并就图书馆如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服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肖乌妹  张向前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7):218-222,22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峡西岸经济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仍是主导产业、对经济政策贯彻执行不力、地方之间发展不均衡、缺乏合作机制等问题。海峡西岸经济区统一战线具有其自身优势和资源,可以通过采取联系内外,合力研究调整产业结构的合理方法、民主监督,确保各项经济政策落到实处,协调关系,加强各市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等措施来为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相似文献   

4.
凭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策,海峡西岸经济区得以建设,并且作为一种战略构想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电子商务为海峡两岸的企业提供了便捷的商务平台,改变了传统的贸易程序,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出口加工贸易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回顾海峡西岸经济区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历史,结合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出口加工贸易产业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制定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出口加工贸易产业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才流动时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分析人才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流动现状,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存在人才流动不规范、缺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优良环境、人才价值现有待纠正等问题,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加强政府对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导向机制、引导人才树立正确的事业观等措施,引导人才向有利于海西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  相似文献   

7.
浅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质量较低、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市场不完善、体制障碍等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政府支持、多元投入、完善市场、建立学习型农村、加速建立农村社保等措施全面促进海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8.
提高海峡西岸人才竞争力是增强海西竞争力的必然之路.通过分析海西人才竞争力的现状、不足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成以海西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为核心的海西人才竞争力模型,提出:加大人才投入,扩大人才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人才结构;改革教育体制,提升人才层次;健全人才制度,提高人才吸力;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成果转化等对策提升海西人才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4A级景区(点)为例,基于GIS技术,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分布椭圆、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厦门是旅游景区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旅游景区总体上在市际尺度呈集中分布趋势,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自然景点、红色景点和客家景点是主要景点类型和特色景点类型,其分布范围与区域自然地貌特征、历史文化渊源相符;自然景点、红色景点、客家景点在市际尺度上都呈集中分布趋势,在空间上自然景点、红色景点呈均匀分布,客家景点呈聚集分布。本文认为自然地貌特征与历史文化渊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参与是影响海峡西岸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一些优化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与控制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繁荣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海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海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工商联是政府联系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桥梁和助手,其职能主要有统战职能和商会职能。以海西工商联为例,分析海西工商联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新机遇,指出海西工商联在新时期存在基层商会缺乏法律保障、与行业协会职能交叉和经济职能发挥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商会的外部法律环境、加强工商联商会职能、优化工商联内部运行机制、促进商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新时期两岸科技合作和产业对接等对策来帮助海西工商联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推动海西非公有制经济在新时期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研究并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部分相关文献资料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模型,并论述了该模型的主要内客及其重要实施要点,以期对该地区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伟 《中国科技信息》2006,(20):192-193
县域经济要实现长期的、平稳的发展要依靠金融的发展,而金融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所以,一个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设好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集聚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人、用不上人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集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建议通过搭建人才集聚平台、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制定积极的人才流动政策、营造良好的生活社会文化环境、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及华人人才群体等人才集聚措施,从而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绿色经济是转变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发展绿色经济给海西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区域短期竞争力下降、绿色产业安全威胁、绿色市场秩序混乱、能源安全挑战、社会不稳定等经济安全隐患。鉴于此,海西各级政府需要加强合作,建立起完善的绿色经济安全体系,通过确立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加强财税政策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建立绿色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健全绿色市场法规制度、完善职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保障海西绿色经济安全,实现海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沈鸿  宋靓珺 《今日科苑》2007,(14):25-26
从产业结构入手,利用2001—2005年沪、苏、浙、广、闽五地主要经济指标,运用产业动能法,将定量测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两三角洲及海西区产业结构优劣势,取长补短,调整海西区的产业结构,坚持以工业带动其他行业共同发展,形成强劲的产业支撑,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靠高动能行业累计资本,适时量力发展高附加值行业,加速海西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进行研究,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综述,并根据国外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经验,深入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经济的市场运行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以及绿色产权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价格制度、绿色金融制度及非正式制度,从而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闽台产业经济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产业经济合作对于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意义重大.目前闽台在贸易、投资、农业等产业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台商投资较少、产业合作较为单一等问题,未来可通过加快福建自身发展、扩大产业合作领域等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开发与人才引进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开发与引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战略的重点.海西人才开发、引进环境缺乏吸引力,人才开发中人才使用效益、人才引进效率不高,人才开发与人才引进之间协调性不够.应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树立人才开发、人才引进并重的理念、坚持绩效导向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依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开发、引进协调发展对策,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开发、引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姜雪榕 《情报探索》2009,(11):35-37
论述了科技信息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为科技信息机构发展带来的机遇.提出科技信息机构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