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云 《文教资料》2006,(17):48-49
《雷雨》中的女性形象都极具艺术感染力,已经有相当多的评论文章试图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蘩漪、侍萍和四凤这三个女性形象。但几乎没人注意到在《雷雨》中还隐藏着一个悲剧女性,她是被人所遗忘的,但她的存在却是确实而又必须的,在她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妇女所背负的最悲惨的命运遭际。  相似文献   

2.
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话剧处女作《雷雨》可谓中国话剧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纠缠着复杂的血亲关系和聚集着众多巧合但却透露着必然性的悲剧。在这场悲剧中,有着三个逃不出悲剧命运的美丽女子,她们就是侍萍、蘩漪和四凤。残酷的现实,生命的消陨,倾出了她们那雷雨般的悲剧人生。曹禺先生将所有苦难集中于侍萍一身,面对苦难,人无法选择,只有去面对、去接受。她自始至终地关爱他人,以最大限度忍耐别人给她造成  相似文献   

3.
曹禺先生的《雷雨》演绎着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和抗争,是受压抑的人性向天空的一声呐喊,也是一出被怜悯的爱情悲剧。封建资本家周朴园无奈放弃爱情的悲剧,下层妇女(侍萍)被离弃的悲剧,上层妇女(繁漪)错爱个性受压抑的悲剧,青年男女(周萍、四凤)得不到正常的爱情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试论《雷雨》中四凤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 ,它塑造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 ,四凤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引入四个男人的视角来重新梳理四凤形象并探究其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5.
马雯雯 《文教资料》2010,(11):14-16
作为《雷雨》中的灵魂人物,繁漪、周萍和四凤极大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造成剧中人物命运悲剧的根源亦在此三人的现实纠葛。繁漪是最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敢爱敢恨;周萍在养尊处优中形成懦弱无能的处事态度;四凤却是最为天真纯洁的人物,她的出现拯救了在畸恋中苦于无法自拔的周萍.引起后文繁漪直接的爆发.最终推动人物走向灭亡。本文在解读繁漪、周萍和四凤的三者关系之上.试图探析人物内心的性格对推动全局情节环环相扣所起到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炎夏酷暑,压抑和憋闷再加上乖戾,就是在呼唤惊雷闪电,呼唤血腥,呼唤死亡,《雷雨》在惊雷闪电中落下了悲剧的帷幕。《雷雨》表现人与旧社会的罪恶毫不吝啬,针针见血。戏里表现出来的罪恶主要来源有二,一是阶级,二是性。而无论哪一种罪恶都把女性钉在受难的十字架上。死亡、疯狂是剧中三个女性在那个黑暗、罪恶的社会里无可逃脱的命运。剧中三个女性:蘩漪、鲁妈与四凤为旧社会罪恶之下的牺牲品,蘩漪由妒生恨,逼得采取痞子手段,从盯梢、关窗、锁门到告密。蘩漪便不得人喜,被视为可恶的坏女人。加上同情与可怜弱者,鲁妈、四凤便划为"好女人"之类。但她们都被爱情拖向沉沦的深渊,爱于她们正如罂粟。蘩漪是个果敢的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烈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四凤的爱情     
四凤和周萍的爱情,可以说是《雷雨》中比较重要的叙事线索之一,也是戏剧冲突发生和激化的重要导火索。没有他们的爱情,周繁漪就不会费尽心机把鲁侍萍找来,从而引出上一代三十年前的故事,并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有人称赞四凤天使的性情,有人叹息他们兄妹乱伦的爱情悲剧。但当我们对他们的故事进行审视时,会发现所谓的爱情故事,不过是一个现代的灰姑娘故事。而周萍和四凤之间,用周萍的话来说,不过是“周家大少爷看上他家里面的女下人”。当然,这个故事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一部红楼就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在曹雪芹所建筑的这座珠光闪烁、眼花缭乱的艺术宫殿里,他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世上风灵神秀的罕见之美,而且又饱含着辛酸描叙了这世稀之美被无情地揉碎毁灭的过程。在这部"彻头彻尾"的大悲剧中,最为深刻的就是王熙凤的悲剧。她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命运悲剧,而且还体现了家族和社会的悲剧。本文着重从三重视界来分析王熙凤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崇尚"美",追求"美",可谓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从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身上,我们既看到了"美"被毁灭的悲剧,更看到了"美"的追求者被毁灭的悲剧。只有对贾宝玉悲剧形象的逻辑起点、运动轨迹和精神内核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才能较全面地解读贾宝玉这一"美"的追求者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0.
鸣凤与四凤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天使”型人物,而她们的结局都十分悲惨。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很多,如社会地位、性格缺陷、思想缺陷等。但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还需要从性别、阶级等级和文化心理角度来探究。  相似文献   

11.
安娜的悲剧除了明显的社会因素外,她丰富独特的精神世界、性格上的优点和缺陷、爱情观念以及思想上的重重矛盾,是不可忽视的内因,对安娜悲剧内在原因的深入探析能够带给读者更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朱莉、德·莫尔索夫人都是追求爱情的女性,都是贤妻良母.卢梭把朱莉写成了理想的人物,启发人们怎样理智地生活和相爱;巴翁的莫尔索夫人是一个现实主义典型,她的爱情追求是一个悲剧,表现作者科学的爱情观和对家庭、婚姻问题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 ,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 ,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剖析了霍桑寄寓其中的人生隐秘、道德渊薮及浪漫主义的悯世情怀  相似文献   

14.
湘云新论     
文章从身世、性格、诗才、爱情婚姻悲剧、思想意义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湘云进行论述,从而赋予其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在长篇小说《长恨歌》中塑造了程先生这一痴情男形象。他对爱情专一,终生未娶,最终还是换不来王琦瑶的真爱。文章首先从个人命运和心路历程着眼,对程先生的情感发展脉络进行全面梳理.然后从性格和命运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造成其爱情悲剧的缘由,进而探寻人类该如何存在以及悲剧的拯救。  相似文献   

16.
池莉通过自己的作品对传统的男权世界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在她的第一部原创长篇小说《水与火的缠绵》中,又通过女主人公芒芒和高勇的婚恋悲剧以及对其悲剧原因的深入挖掘,告诉读者现实生活中古典之爱陷落的真相。  相似文献   

17.
情感上的缺憾对张爱玲的创作影响重大。张爱玲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落于爱情,又和家庭一起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经验和行为方式的构建。张爱玲对爱的缺失的永久性的心理意向,决定了她精神上的悲观气质,并由此生成了对人性自私本性的悲观认识,构成了她思想性格内涵极为重要的方面,对其作品产生了题材上强烈的倾向性引导,无不标示出一种以孤独和荒凉情绪为特征的悲剧蕴含。张爱玲是以自己的心灵世界经营和表现着对现代生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红楼梦》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悲剧,其中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宝黛爱情悲剧的成因一直为学界和读者所关注。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黛玉自身健康与性格角度出发,对宝黛爱情悲剧成因做一些粗浅的探索,认为黛玉自身的性格和健康状况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最终以卧轨自杀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悲剧的发生,除了因当时上流社会的种种迫害等因素外,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从安娜个人的情感结构、安娜与伏伦斯基之间的情感结构、安娜对爱情的盲目性及其将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观等因素来看,安娜最终走上悲剧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主要创作形式是小说。她的小说打上了她的悲惨人生履历的烙印,常常以小人物的凄惨生活和女性对爱情渴求的破灭作为表现内容,蕴含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小说情节往往在对环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悲剧性刻画中展开,极尽渲染了故事的悲剧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