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这篇考场佳作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两个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文体新颖。书信体是一种寻常文体,但在考场中如果用得好,就会有不寻常的效果。文章写的是女儿对妈妈的情感倾诉,作者巧妙地选择了书信这一载体来表达,这就更能在叙写的过程中传出作者的真情.更能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这篇书信体作文特点非常突出。第一,构思精巧,切入角度小:情景创设、口吻模拟妙。构思很见功夫,他独辟蹊径.抛开其他一切可写的角度,从地震中遇难孩子的角度写起,角度小而独特,出其不意,很容易成功。另外,作者表现了很强的想象能力,他创设了几个地震中出现的情景。以孩子的口,模仿得惟妙惟肖,几乎可以乱真。第二,感情真挚,催人泪下。弱小儿童,容易触动心灵:呼唤妈妈.可以引起共鸣。由于作者塑造的主人公是弱小儿童.很容易触动人们心中最温柔的地方:又因为作者写的是儿童呼唤妈妈,几乎可以引起每一个人的共鸣。即使我们感觉这是一篇假设的文章,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流泪,这就是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3.
1月21日晴亲爱的妈妈:您好!想和您说说心里话,借今天这次机会,和您一吐为快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广东第二课堂》2005,(9):29-31
妈妈,我有许多话想对您说,可又一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机会。现在,请您坐下来,静静地听听女儿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多少次在梦中哭泣,是因为失去您的痛苦。妈妈,我的好妈妈!您的在天之灵请听一听您的女儿对您诉说的心里话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女儿心中有好多话想对您说,可是一看到您严厉的目光,话到嘴边又咽下了。 妈妈,我已经长大了,需要您的尊重,更希望看到您的笑容。  相似文献   

7.
唯有真情才有实感。本文所述之异事,所传之.知情,曾深深地打动了班上的老师和同学,有同学甚至流下了眼泪。我相信,这篇作文也一定能感动您。  相似文献   

8.
~~妈妈,您听我说@李幼容 @朱汉民~~  相似文献   

9.
妈妈,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可在我看来,却比县长伯伯还操心费力。从我懂事那天起,不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一口,  相似文献   

10.
4月3日 晴 妈妈,我想对您说:“女儿已经渐渐长大,已不再是那条总跟在您后面的‘小尾巴’,所以,请您以后也不要再叫我‘小尾巴’了,行吗?”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对你说,她不是我的亲妈,你绝对很难相信。因为我们不仅感情很好,而且长得很像,和亲母女没有多大区别。可是有一次,她却重重地批评了我,那严房的批评使我至今也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妈妈:您好。转眼间,我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而您的鬓角,也新增了几抹灰白。想着您那不断壮大的银发,我突然觉得,有一些话应该对您说,请您停下为生活操劳的步履,静静地听我说……  相似文献   

13.
高兢 《小读者》2012,(1):34-35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是呀!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为我操碎了心.特别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付出了许多许多.我打心眼里感激您。今天.我想借写作文的机会.向您吐露一点我的心声.请您认真倾听。  相似文献   

14.
12月24日 亲爱的妈妈: 在我的心中,您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但是有一件事,却使您曾在我心中留下的完美印象褪了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一册习作二: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呢?数不清。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今天回家做一件事,想一想爸  相似文献   

16.
妈妈,我有很多心里话想跟您说说,可我没有这个勇气。今天我要借助这种方式向您敞开心扉。 妈妈,我知道您对自己心爱的东西是十分珍爱的,从来不让我去碰一下。您有一个一尺见方的精致漂亮的木盒。轻易不打开。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妈妈:您好!您过得好吗?幸福吗?我想您,妈妈!鸟儿羽毛丰满,便要展翅高飞,不再依靠大鸟;果实已经成熟。便要离开枝头,不再依恋大树;而我,无论身在何方,长大与否,最想依靠的始终是您,我亲爱的妈妈。  相似文献   

18.
19.
妈妈,您给我的爱太多太多,没有您,就没有我。您是一棵高大的树,深深扎根在我心里,让我在您的怀抱中吮吸着爱的雨露,从而一天天懂事,长大……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接受的最早的是父母的爱,接受的最无私的是父母的爱,接受的最真挚的也是父母的爱……而有些人就是不懂得珍惜,不懂得体谅,不懂得感恩。不然,社会上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儿女不孝,这么多儿女虐待父母,甚至谋害父母的?……我每每耳闻目睹,就为他们惋惜,为他们羞愧,更鄙视谴责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