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就业机制的变革、高校的扩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三本院校作为培养大学毕业生一支重要力量,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整体就业水平。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梳理出当前河南省三本院校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解决三本院校生物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帮助大学毕业生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实现由顺利就业到满意就业转变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应从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知识社会,人们呼吁欧洲大学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技能和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来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灵活性,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种就业能力在现代社会被予以极大重视,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和公平联系在一起。然而,对就业能力的重视是与“市场导向”或者“实用”大学的出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这两种大学的出现,大学的压力变大以至放弃洪堡的大学自治理想。  相似文献   

4.
高校党建工作对学生就业观念误区的端正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原因来分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就业观念产生了误区所导致的。作为高校这一教育平台,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党建工作来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文章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实际,提出端正大学生就业观念误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就业视角看大学教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使就业与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有责任帮助学生就业的大学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应重新思考大学教育的价值,对其进行理性选择,以满足学生、家庭和社会的需要,获得社会的信任。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价值是多样的,但面对就业困境,现实价值成为大学生的首要选择。在这种现实价值的指引下,突出专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人格教育和开发新的教育模式成为大学应有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不但是各级政府和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又是关系到每个学生本人及家庭的大事。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搞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有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一些思想、心理及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就业困难。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就业误区,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是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成为了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途径。以北部湾大学为例,从校企文化融合的视角提出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就业竞争力的途径:一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实习就业平台;二是建立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体系,强化就业指导的质量;三是创新职场课程,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提高学生创新就业意识。  相似文献   

8.
浅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文章从社会、高校、学生三方面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依据各方面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呼声的日益高涨,在学科教学内容中融合相关的社会应用性知识是当前大学本科教学内容调整的大势所趋。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小学期实践课程试提升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增加其就业筹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研究基于Z大学2009-2019年毕业生基层就业数据,分析"双一流"研究生赴基层就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对相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后发现:Z大学研究生基层就业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就业区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基层就业在国家政策、社会机制、学校组织、学生选择等方面存在较为复杂的互动关系。本研究结合当前高校研究生就业市场宏观背景,着重从外部社会需求状况和内部毕业生供给状况两个方面切入,综合分析当前"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基层就业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从社会整体层面打造良好的基层就业制度体系、从学校层面分类组织引导学生基层就业行动、从学生层面分层关注不同学历和专业学生个体基层就业需求三个维度的综合改善路径,着力探索如何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状况下,三本院校作为培养大学毕业生一支重要力量,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整体就业水平。课题组对河南省内三所三本院校生物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四个方面对当前生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难已经成为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减轻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河北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课题组,从大学生、高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于所有职业教育院校而言,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教育行业关注的主要问题,在职业大学教育中,为了能够使职业教育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使各个专业的学生满足社会就业人才需求,以就业导向为基础进行职业大学实训的教学改革十分有必要。本文从职业大学实训教学改革的意义与目标出发,就基于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大学实训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后在职业生涯中的成长发展、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就业市场上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就业心理作用引起的。影响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当前社会氛围的影响,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等等。本文从分析影响大学就业心理的各种因素出发,结合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开展就业指导教学的角度探索如何疏导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15.
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分配由统包统分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渐成为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新生群体,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了解,在就业上,处于不利地位,就业的数量及质量不容乐观,更应切实关注。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就强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用人单位一致看好的是既有较高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因而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的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需求的地方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现象在地方本科院校尤为突出。如何改进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强化就业指导课效果,使就业指导课成为学生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社会适应力的内驱力,成为解决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主要手段,培养与社会高度接轨、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表现出发,分析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国家、社会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从国家的角度讲,应调整教育模式,完善就业政策;从社会的角度讲,要建立强大有效的支持系统;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要转变择业观念,全面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全局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学生选择大学、专业的关键因素。合理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师韵茗  陶宏 《文教资料》2009,(20):195-197
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质上是市场问题,就业难也本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就业市场在竞争机制下由于供需失衡,导致价格调整,出现"滞销"现象.大学生的就业与诸多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已经演化为社会问题.然而,大学生的"质量"问题已摆在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针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现状,学生工作者对就业工作指导应当从对整体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引导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