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掌握和了解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精髓。在小学阶段,强调学生对基础汉字、词句、成语、简单古诗词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语言文字的阅读工作,并用纸上书写的方式表达作者和自己的观点,对德育工作基本没有做硬性要求。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智力成绩的开发提升而忽略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通过探究传统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德育课程渗透的方法及意义,以期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种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它的要义之一是让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如何在新一轮教改中做好德育工作是每个教师都应认真思索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利用学科优势,有效地做好语文教学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贺雪琴 《学周刊C版》2022,(19):115-117
语文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能够让其了解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对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但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传授其做人的道理,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从课堂导入、课文分析等多方面探索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曹颐华 《上海教育》2001,(15):45-45
近几年来,我校在探索、研究职业高中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重点抓了职业道德教育,形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一、敬业教育我校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重点开展乐业、勤业、敬业系列教育,对职高一学生开展乐业教育,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未来职业的道德行为规范,树立行行出状元的思想,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努力学好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职高二学生实施勤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对人才素质的  相似文献   

5.
刘璇 《知识文库》2023,(21):9-12
<正>文学赏析是语文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让学生从文本阅读和鉴赏中获取美感、提升审美能力的过程。在小学阶段,进行文学赏析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文学有基础的理解和认知。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赏析内容,分析其意义,探究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学赏析教育,以及如何评价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研究文学赏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寻求更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特别是职业中学,有一批训练有素的德育教师。在这个队伍中,语文教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学校要实施德育工作,主要载体是课程。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其落实德育工作的情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语文教学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供了一种无法取代的工具和媒介;语文教材包括课外阅读教材,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灿烂历史,还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存在的价值,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当前,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生命教育是缺失的,生命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生命的认同感,让学生对死亡缺乏了解和思考。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已成为现代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立德树人的实现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学内容中存在非常多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其中有德育教育意义的部分拓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在完成语文教学的同时达到德育工作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作为我国当代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之一,他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对现今的语文教育改革有借鉴意义。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真正的认识到个人写作的缺陷和改正方向,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对作文进行批改,让学生在批改中了解作文批改的意义,使学生通过批改提高写作能力,达到执笔而自能合度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底蕴,还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好的转变。语文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高中语文教育进行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的审美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铸造起学生美好的心灵感受,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多向性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所抓的重点所在,因为教育即教书育人,育人为本为根。育人先育心,德育意义重要。因此德育工作应放在教育事业的重要位置,那么如何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中去,让教师在课堂中实现既传授书本知识又做到人格、人品培养,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规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谈论。  相似文献   

13.
高中阶段,学生的教育要知行并进,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在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另外,新课改也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等作为教学的目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人文价值,特别是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进行渗透,因此,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互融共进很有必要。本文首先阐述高中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互融的重要性,然后分析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互融共进的对策,以此来塑造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4.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语文新课改实行以来更是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诗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显著地位。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清楚小学语文教育中诗歌教学的深刻意义的基础上,首先我们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并高度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其次我们要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为基础,努力创设诗歌中所呈现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后我们要让学生多了解诗歌作者的背景及诗歌的历史背景,从而增加其共鸣感。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各方面发展尤为重要,学校应把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而在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让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和个人行为的认知能力,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融合,从而提高教师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那么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怎样才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有效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小天地,生活中的语文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中的语文走进课堂,再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一、立足生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要求语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底蕴,还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好的转变.语文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高中语文教育进行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的审美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铸造起学生美好的心灵感受,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多向性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抓好德育工作是办适合学生发展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师德状况决定着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提高,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邱春和 《教师》2020,(5):9-10
语文课堂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文章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创造语文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环境氛围中受到感染、熏陶""联系社会生活,为德育渗透搭建心灵感应之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知行合一’"四个方面论述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朗读课文在语文教育中,特别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情感起伏与主旨有更加深刻了解的有效方式。但现在许多小学的阅读教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所以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转换角度,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入手,找到更加灵活的引导方式,才能让学生在朗读时更多地融入感情,并对文章的主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