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半途而废爸爸对正在看电视的豆豆说:“豆豆,你刚才不是在做作业吗?现在又在看电视。你要记住,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说完用遥控器把电视关了。豆豆说:“我懂了,爸爸。”豆豆又拿起遥控器,重新打开了电视机。爸爸说:“你怎么不听话?”豆豆回答:“我看电视也不能半途而废啊!”  相似文献   

2.
老马 《家长》2003,(Z1)
我在作心理咨询的时候,一位家长朋友向我诉苦道:“我那上初二的儿子这阵子可让人头疼了,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越来越不听话了。这不,暑假里你越说该起床了,他越赖在床上不动;你越说电视看多了不好,他越盯住电视不动弹;你越想给他讲讲道理,他越说不用你管……您说,多气人!孩子小时候可不是这样,挺听话的。现在,他怎么这样了?我该怎么办?”在我的家教心理咨询中,常常有家长朋友向我倾诉这样的困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对策之一:理解先行从心理学角度看,少年期孩子“不听话”是心理断乳的表现。孩子少年期…  相似文献   

3.
问孩子一个问题,你关心他的答案么?每天晚上家中都是以电视为中心?为孩子做了许多,想过让孩子感谢你吗?为人父母,当然知道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的榜样有多么重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爸爸妈妈也能提醒自己:“孩子在学着呢,要做好榜样哟。”可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很多很多的问题,父母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4.
年幼的孩子似乎总是不听话,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理,譬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无论你轻言细语还是严肃地说上许多遍,他们总是不肯听,此时,父母很容易会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然而,怎样算是不听话?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不听话是否一定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又应如何来处理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镜头1 一位母亲对女儿说:“妈妈出去一会儿,你自己在家里看书,不许看电视,听见没有?”母亲走后,小女孩拿起书,看不下去,瞧一眼电视,不敢开。过了一会儿,忍不住去打开了,津津有味地看起来。门铃响,小女孩慌忙关上电视,假装看书。母亲进门,问:你看电视了没有?女孩:没,没有。母亲:你甭骗我,我知道,说!不说我打你!女孩:看,看了一小会儿。母亲打孩子两巴掌,孩子大哭起来。镜头2 女孩(进门):妈,我回来了,(眼睛不敢正视母亲)母亲:怎么回来这么晚?女孩:做值日了。母亲:你们组不是星期二值日吗?女孩:大…  相似文献   

6.
儿子从小很乖。大人让他干 什么,他就干什么,大人怎么说 他就怎么听。自从四年级下学期 开始,他变得“不听话了”,能和 大人争辩是非,能对一件事发表 自己的看法了。儿子一天天长大 了。有一件事让我们改变了对他 的教育方法。 一天晚饭时,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谈,无意中说到孩子多么幸福。儿子听后说“孩子也有酸甜苦辣,不全是幸福。”这句话令我们吃惊,这简直不像儿子说的话,令我们俩大人面面相觑。最后他爸爸说:“你有什么酸甜苦辣?”儿子说“比方我正在看少儿节目,你却让我去学习;我已经完成了作业,你们却让我去复习或者预…  相似文献   

7.
早教     
《母婴世界》2014,(5):146-147
“电视迷”我家孩子才两岁,非常喜欢看电视,如果大人阻止他,或者关上电视就会哭闹个不停。不希望他看电视上瘾,如何才能在宝宝心目中取代电视机呢?  相似文献   

8.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己把孩子当宝贝,凡事都为他着想,可孩子就是不领情,怎么说他都不听话。这时候父母要问问自己:“我是怎么和孩子说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所使用的语言,包括语气和语调,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说话呢? 一、别把孩子当大人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像  相似文献   

9.
姜凤君 《家长》2024,(7):27-28
<正>都说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说和做缺一不可,可很多父母都败在了“说”上。唯有父母管住自己的嘴巴,多信任孩子一分,多了解孩子一分,才能在教育的路上轻装前行。有位家长朋友专门找到我,想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说儿子进入严重的叛逆期,她很无语,更是无助。据介绍,她儿子之前很乖巧,可最近变得特别不听话:做作业拖拉,睡前故意不刷牙,作业没做就想玩手机,总想约同学出去玩……我问:“那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朋友叹了口气说:“还能怎么处理?只能不断地提醒他呀!可是同样一件事,我反反复复说了多少遍,他就是不听。”我疑惑地问:“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她开始诉苦:“以前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写作业、刷牙等事情我也就是提醒一下,孩子基本都能乖乖地自己完成。今年老公赚钱多了,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我就当了全职妈妈,时间充裕了,就想多提醒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结果孩子的自觉性反而变得更差了。”  相似文献   

10.
“爸爸,你不理解我”“不,我偏不那样”,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这样的反抗声。父亲多半会生气,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孩子一点都不听话。”然而转念一想,是否在命令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时候,无意识的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了孩子?  相似文献   

11.
“六一”儿童节前,学校开了一次家长会。还没正式开会之前,众多的家长都在叽叽喳喳拉家常。当然,主题都是“谈孩子”。甲:我家鹏鹏太善,在班上总是受人家欺负,脸上被别的孩子搔了几道血痕,还哭着回家……我说你哭啥?你就不会打他么?打不赢就咬他一口嘛!孩子太善了有啥用?一辈子只会当受气包!乙:我家那小子更晦气,老实得不会说谎,值日做清洁时,孩子们都没洒水扫地,老师问时,别的孩子都说洒水了,就他红着脸说没洒水。结果,罚他把满教室的课桌全抹一遍,累得一身臭汗。老实就是吃亏哟!丙:孩子也不能太直肠直肚了,我家那…  相似文献   

12.
小二 《中学生博览》2012,(21):24-25
从小到大,你一直是个不能让人省心的孩子,每当我看到那些上门讨说法的家长,都不由得暗暗叹口气,唉,这小破孩儿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咦,忽然有一天,放学回家的我看见你一反常态地没去外面巷子里惹是生非,而是窝在家里看电视。我屁颠屁颠地跑去问老妈:“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头一次看他这么听话!”妈妈白了我一眼,“你没见他手上挂着吊瓶吗?...  相似文献   

13.
丁丁是家里的“小皇帝”,爸爸和妈妈总是娇惯他,以致于到了中班还要老师帮他穿衣服、叠被子。为了增强丁丁的自理能力,老师不知建议过多少次,希望父母不要溺爱孩子,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可是家长却不愿孩子吃苦受累。经过观察,我发现丁丁很热衷玩“娃娃家”,而且经常当“爸爸”。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次“娃娃家”的游戏中,我问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做一次娃娃家里的孩子,谁愿意当爸爸?”“我”。丁丁立刻跳了起来。“丁丁,你为什么要当爸爸呢?”“因为当爸爸很舒服,什么都不用干,孩子还要听我的。”听了他的…  相似文献   

14.
以己为镜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每天,他不是在大街上闲逛.就是和周边的一群孩子到庄园或河边玩耍,像个十足的少年嬉皮士。为此.他的母亲每天都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无所作为.于是她再三告诫爱因斯坦:“孩子,你以后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还不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该如何谋生,如何出人头地呢?”而爱因斯坦听后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他的母亲:“妈妈.你难道没有看见我的伙伴们,他们不是也都和我一样吗?”  相似文献   

15.
有些父母会经常说,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啊?要我说,那得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蓝色衣服,你非让他穿红色的;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陈展红 《父母必读》2023,(S1):100+102-115
<正>孩子在幼儿园还好,在家就什么事都不想自己动手做,都等着大人帮忙。如何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妈妈,我就再看一集,然后就关电视。”“奶奶,我再吃一块饼干就不吃了。”孩子虽然嘴上答应得好,实际上却根本做不到。这可怎么办?孩子越来越“宅”,不爱动。但运动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怎么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7.
潘月娟  冬青 《家庭教育》2005,(12B):30-31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看报纸。提醒 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相似文献   

18.
那年秋末,我接了一个新班。上第一节课,有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头发凌乱,面黄肌瘦,衣服脏得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这孩子怎么这样?”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下了课,我把他叫出教室,没好气地说:“你也是四年级的学生了,看你脏成什么样子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两眼满含委屈。第二天,我来到教室,发现这个叫赵文军的学生头发已洗过,但身上穿的还是那件脏兮兮的衣服。我有点恼怒,把他叫到办公室的正衣镜前,说:“你都十几岁了,为什么连衣服也懒得洗,你看看自己像个学生样儿吗?”他抬起头,涨红着脸,眼里含着…  相似文献   

19.
张萍 《师道》2009,(7):107-108
晚饭后,儿子写作业,一边写一边玩,很不认真。我忍不住说了他几句。儿子顶撞起来:“为什么你们大人不用写作业?为什么你们大人吃过饭就可以安稳地看电视、玩电脑,而我们小孩子不可以?真羡慕你们大人!为什么吃苦的都是我们孩子?”如此这样一番谬论,儿子已经不止一次向我“质问”过了。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根内存,在一台台式电脑里工作,但是我记不得我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牌子,因为我健忘。我的上司是CPU大哥,他是我们的老大。都说他是电脑的脑子,可是我看他的脑子实在是太小了,比我还要健忘。每天他总是不停地问我,某某页某某地址存的是什么?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可是不出一秒钟他又忘记了,又要问一遍。一次我说:“大哥你烦不烦,你就不能记住点有用的东西?”他说:“内存兄弟,我有苦衷啊,每天都在不停地做题,头晕眼花的,我也难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