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觉得我的儿子有权利知道他自己的身世",这是一位美国母亲面对自己收养的中国儿子的询问时所说的话,她的儿子今年已17岁,对自己身世的询问始于14岁.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个很著名的故事:成吉思汗的母亲为了教育的需要,把她的五个儿子召集在一起,每人发一支筷子,让每个人先尝试将手中的筷子弄断,儿子们很容易就做到了,而后又将所有的筷子放在一起,让最有力量的儿子掰断,  相似文献   

3.
有位母亲,儿子因车祸丧命,同车人亦受伤不轻。幸存者说,是她儿子无证驾驶惹的祸。交警信了,母亲却不信:她知道儿子胆小,不会轻易开车。多次找交通大队喊冤,交警说除非拿出有力证据.否则不能更改结论。于是母亲就到80里外那个出事小镇去.一家一家叩门.寻找目击者。家里没钱.母亲只能步行.走一次差不多要花一天时间。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写稿三得一得:母亲笑母亲是个地道的农家妇女。虽只上过三天学,却特能侃。妈小时闹日本鬼子,家穷,就整天挎着烧饼篮子沿街叫卖。因常与读报人交往,于是总认为报纸上的东西是神圣的。如今,我当新闻干事,经常把发表的一些与家乡有关的文章寄回家。这时妈就更有了侃资,动不动“我的三儿子如何如何”。可我每次探家,妈却说我的文章“一般化”,并说“若我上学,准能写出好文章。”一次,她悄悄问我:‘咱B不能写妈一篇?”我点点头。后来,我写的《开朗的母亲》发表了,读给她听。没想到妈却板着脸道:“一激化,不深不细,不像我儿子…  相似文献   

5.
允石 《新闻天地》2010,(10):29-31
她把儿子狠狠骂了好几个钟头,可儿子装聋作哑,一声不吭,母亲气得晕厥在地,儿子依然无动于衷,不顾母亲死活,坐在一旁继续玩电子游戏。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位身患癌症的母亲,在弥留之际,她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三岁的儿子,病床上,她写下了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意外出现了;这四封家书感动了整个宁波城,爱如潮水般地向她涌来……  相似文献   

7.
尼娅是一位单身母亲,一年前,她的儿子哈瑞因为偷盗,被关进了监狱。此后,尼娅的生活变得孤单而有规律,她除了每个月去一趟监狱探望儿子外,还会每隔几天就给一个叫阿尔密的年轻人发短信。  相似文献   

8.
张桂云的儿子涉嫌抢劫杀人,被一审判处死刑。 身为母亲的张桂云心急如焚,她说,如果能够改判,救儿子一命,无论多少钱她也舍得花。于是,一位亲友出面了,声言能替她牵线搭桥,联系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大报记者,让张桂云立即进京相商。  相似文献   

9.
母爱     
一天,我在火车站候车。火车进站了,一位母亲陪女儿把行李拿上火车,把女儿安顿好。火车徐徐开动后,母亲目送火车远去。还有一位母亲送子外出,儿子上了火车,说:“妈妈,你回去了嘛!”她还是站在那儿,往火车上看,等到火车消失在远方才慢慢离去,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母爱。  相似文献   

10.
自负的哲学家 叔本华生于1788年,父亲是个商人,精明能干、脾气暴躁。母亲是个小说家,丈夫一死,她便热衷于自由恋爱。叔本华因此跟母亲争吵,最后两人分开过日子。在一次登峰造极的争吵中,母亲把儿子兼冤家推下楼,这位哲学家直到她死再也没去看过她。 大学毕业后,叔本华恣情放纵于恋爱和肉欲,变得忧郁、愤世嫉俗、多疑,睡  相似文献   

11.
偶尔去领导办公室取送文件,有幸得到一本书《母亲》,这本书的作者是陇南市委书记王义。如获至宝,闲暇之余,我用心认真地品读和学习。《母亲》一书分篇章描写了陇南大山深处的多位母亲,其中有不辞劳苦50多年喂养两个痴呆儿子的母亲,有为顶替儿子而挥舞钢钎、炸石修路的60多岁的母亲,  相似文献   

12.
“写报纸”     
把出版社刚印出来的《滴水集》捧给母亲,母亲的手哆嗦着,在封面上摩挲着王志强的名字,眼里就有些水雾洇上来:“好啊,出书了,我说什么着来,还是‘写报纸’有出息吧!”“写报纸”一直是王志强小时候的梦想,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仅仅读过完小的母亲就用她当年的辉煌经历教育王志强。母亲曾经写过一首诗,被老师推荐发表在报纸上,当时还年轻的母亲说,“写报纸”是她唯一可以炫耀的辉煌,所以她渴望她的儿子也能够“写报纸”。母亲在说这些的时候,脸上奕奕生辉。“写报纸”成了王志强报答母亲唯一的方式。王志强当了25年兵,在部队…  相似文献   

13.
母爱无言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放旅行包的拎带被挤断。眼看着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  相似文献   

14.
赵颖硕 《新闻实践》2012,(12):16-16
2011年7月2日下午,在杭州发生了“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救坠楼女童的感人故事。作为吴菊萍家乡的媒体记者,我第二天赶到富阳骨科医院病房进行采访。在现场,我发现,吴菊萍还是一位七个月大的孩子的母亲。当天她接到了很多祝福鲜花和电话问候,但当她平静下来的时候,面对自己天真可爱的儿子、面带愧疚的神情深深打动了我,于是迅速定格了这一画面。  相似文献   

15.
最后的心愿     
26岁的母亲凝视着她那罹患血友病而垂死的儿子.虽然她充满了悲伤,但同时她也下定决心,就像其他为人父母者,她希望儿子能长大成人,能实现所有的梦想.如今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因为病魔会一直缠绕着他.即使如此,她仍希望儿子的梦想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的那个7月,对我来说是真正的黑色.极度虚弱的我坐在母亲的那辆木架车上,眼见火热的太阳是黑色的,去考场的乡间泥路是黑色的,死攥手上被汗水与希冀浸湿的准考证是黑色的,木架车那痛苦沉闷的吱呀声也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中曾经记载过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大将叫吴起,他带兵攻打中山国时,军队中有个士兵的伤口发炎了,流着脓血,吴起看到后就用自己的嘴给这个战士吮吸脓血,士兵非常感动;都愿意为他勇敢作战。有一次,他又为伤员吮吸脓血,一个伤兵的母亲看到后反而哭泣起来,人们问她:“吴起大将这样爱护你的儿子,你为什么还哭啊?”这位伤兵的母亲说:“吴起曾给他的父亲吮吸过创伤的脓血,他的父亲就战死了,现在我的这个儿子又要战死了,所以我才哭呀!” 这个伤兵的母亲的类比犯了“不相类”的毛病。她的思维过程是机械的类比…  相似文献   

18.
20年前的那个7月,对我来说是真正的黑色.极度虚弱的我坐在母亲的那辆木架车上,眼见火热的太阳是黑色的,去考场的乡间泥路是黑色的,死攥手上被汗水与希冀浸湿的准考证是黑色的,木架车那痛苦沉闷的吱呀声也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的那个7月,对我来说是真正的黑色.极度虚弱的我坐在母亲的那辆木架车上,眼见火热的太阳是黑色的,去考场的乡间泥路是黑色的,死攥手上被汗水与希冀浸湿的准考证是黑色的,木架车那痛苦沉闷的吱呀声也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空调     
燕翔 《新闻世界》2007,(8):47-47
母亲从邻居家串门回来后,自言自语地说:"夏天有空调真享福……"说者无意,可我听后耳热脸红。虽说妻子下岗,孩子刚上大学,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可母亲已是70多岁的人啦,这点愿望都不能满足她,做儿子的怎能心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