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振国 《成才之路》2011,(23):15-I0011
《阿Q正传》通过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阿Q的塑造,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旧中国国民的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支柱的种种精神劣根性,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严复是近代对国民素质及其教育始终予以最深切关注的启蒙思想家。严复首次提出了国民“劣根性”问题。文章从表现形式、改造方法等方面对严复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改造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严复站在中西对比的高度对国民“劣根性”表现进行分析。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改造整个国民性.塑造优秀的种族来挽救中国,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典妻”,作为一种野蛮的民俗,在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它已经沉积为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许杰《赌徒吉顺》、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生人妻》是现代“典妻”题材的代表作,作家们从解剖这一大众习以为常的民俗人手,展开了对封建专制文化与国民劣根性的猛烈抨击,对挣扎在封建男权文化下的女性群体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与关怀。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体质测量、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鞍山市国民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全面了解鞍山市国民体质状况,为鞍山市国民体质的系统监测与研究奠定基础,为提高鞍山市国民健康意识和身体健康水平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民形象与国家形象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国民形象才是真正的国家形象。本文拟运用态度资源系统对《韩国时报》上有关中国游客的英文报道展开分析,探究韩国民众眼中中国游客的国民形象。研究发现韩国民众对中国游客多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且更为看重中国游客对当地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林森是国民党元老之一,自1931年12月起担任国民政府主席,直至1943年8月逝世。在他参加的国务活动中,出席国民参政会并发表训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林森身为国民参政会的倡导者之一,早在1932年他就力主召开国民参政会。1938年他在武汉主持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促使通过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同年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了这一条例;林森作为国民参政会的积极引导者,曾多次亲临会场致开幕训词。他关于国民参政会的历次讲话明确指出了国民参政会的性质、任务与工作方法,其特点是高举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旗帜、对抗日战争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强调团结抗日、具有世界战略眼光。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包容了各抗日党派的代表,在林森关于国民参政会的历次讲话中找不到任何公开指责、批评共产党的言辞,由此也可看出他与此相关的一些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7.
《国民杂志》是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于1941年1月在北平创办的一份汉奸杂志,是日本法西斯对华北报刊进行舆论管制的产物。文章主要介绍了《国民杂志》创办背景、宗旨及特点,分析其栏目设置和主要内容,指出《国民杂志》的低俗、媚俗和庸俗。  相似文献   

8.
"苦孩子"出身的刘庆邦对民间人物喜怒哀乐价值判断与道德标准都了如指掌,三十年来一直坚守着以平民的立场书写底层人性的闪光点和劣根性,表现出他对国民性的极大关注。文章试从对看客的描写、对底层宗族势力的审视、对宿命论的批判以及对民间固有法则的批判四个方面来分析刘庆邦作品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对底层民众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鲁迅论“国民劣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孔乙己》《药》《祝福》《故乡》《阿Q正传》等小说中,鲁迅先生以形象的描写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杂文中,鲁迅先生对国民劣根性也有许多论述,了解这些论述,对我们解读上述小说会有很大帮助。现将鲁迅先生的相关论述分十五个方面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敕语》的颁布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教育敕语》的颁布到二战结束为止,成为日本国民道德的基础和纲领,对日本社会和国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它起到了规定日本教育方向的教育基本法作用.因此,弄清楚它是如何产生的、具有什么样的内容和性质以及如何发挥其作用,对我们了解近代日本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休闲逐渐成为国民的重要生活方式和学术界特别关注的话题。此外,《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我国即将步入国民休闲时代,更意味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提升。梳理近十年有关国民休闲的研究文献发现,当前学术界对国民休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行性问题、价值问题和路径选择问题以及其他问题。这些研究一方面推动了国民休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是历史上"身体改造"最为激烈的时期。本文以清末民初的军国民运动①与国民觉醒为视角,考察了军国民运动给国民身体改造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军国民运动以国魂为召唤,以身体的军事化开发、改造作为诉求和主张,毫不遮掩地呼吁中国应该将身体视为国富民强的根本基础,引导着对国民身体加以国家化和社会化的意图,这标志着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作为思想核心的中国近代身体观开始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3.
伪满洲国是日本侵华时期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的存在14年的殖民政权,期间教科书发展已经偏离基本特质,沦为伪满政权的统制工具。此研究通过分析"国民科"教科书——《满语国民读本》的历史背景、编写概况及文本特征,揭示伪满政权控制教科书最深层的思想动机。《满语国民读本》通过重新定义"国家"、"国民",以及"满洲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等来达到制造忠顺"国民"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虽然字数是其中最少的一篇,但自其问世以来,《孝经》所倡导的孝道观就对中国国民人格修养、伦理道德等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国民的灵魂和血液之中,并铸就了中国国民尊老爱幼、宽厚仁慈、重礼守法、尊君爱国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点;但《孝经》一味地提倡尚古守旧、泯灭个人权利的思想也对民族性格的养成产生了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和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使国家竞争就是国民竞争的理念成为晚清知识界的共识.随着现代意义国家观念的传播及现代国民意识的觉醒,晚清知识界发动了既积极引进西方新伦理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同时也注意继承优秀传统道德的启发民智运动,推动了旧有传统臣民道德谱系向新型现代国民道德谱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雷沛鸿作为被许多《中国教育史》版本忽略,而实际不应忽略的著名教育家,他的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可以为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所以对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研究的梳理至关重要。通过对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整体研究综述可以渗透出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研究规律,通过对与雷沛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直接相关的核心文献综述以及与之间接相关的外围文献综述可以反映出现在关于雷沛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而找出研究的不足,旨在使以后关于雷沛鸿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17.
国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而言,音乐以它独有的功能和特性将彰显出广泛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1903年到上海,继《苏报》被查封后,与章士钊、张继等创办了《国民日日报》,并以该报为阵地,发表了一些政论文章和诗词、小说.对满清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揭露和鞭挞,在国内造成很大影响,对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起了一定作用,同时也表明他已由一个改良主义者转变为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三十多年来中日关系逐步正常化,但是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文章首先探讨如何就以下方面巩固和增进国民感情:改变日本国民对中国的看法;衡量和处理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不安全感、威胁感;还有媒体的态度.其次,文章分析了双方的让步妥协的努力.此外,文章研究展望了构建新的中日合作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鲁迅对巴蜀文化给予过强烈关注,将《蜀碧》视为“凡有中国人都该翻一下的著作”,并直接体现在对国民性的思考中。又在邹容《革命军》关于国民奴隶劣根性的批判中,找到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他对“五四”青年时期巴蜀作家群给予了充分地评说,并且大量编选巴蜀青年作家的作品。对巴金、沙汀、艾芜、周文等巴蜀现代作家给予过热情扶持。现代巴蜀作家沾泽于鲁迅甚多,他们对“鲁学”的建立,也贡献颇大。吴虞、郭沫若、敬隐渔等对“鲁迅学”的建构,都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