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老舍创作的《骆驼祥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阐述了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形象的典型性;其次,分析了酿成祥子悲剧的主、客观原因,最后论述了《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从而说明祥子的悲剧不仅是强者沉沦的悲剧,也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骆驼祥子》以滴着血和泪的笔触,叙写了主人公祥子由奋发向上到颓废堕落的人生悲剧。作者从"人"的角度,以人道主义的温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底层社会挣扎的小人物的生活境况。在祥子的人生中,每一次的打击和挫折,都只是更深地引起祥子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否定,并在群体的认同中放弃理想和追求。无助生命的卑微感,前途渺茫的挫败感,一步步地销蚀着祥子的自信、自尊,使他怀疑自己的一切,生命意志因此而逐步消退。祥子的毁灭是奋发向上的生命意志的毁灭。  相似文献   

3.
《骆驼祥子》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其主人公祥子己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骆驼祥子》指定为初中的必读名著。本文就如何理解主人公祥子的形象,谈谈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路口     
那年夏天特别热,整个季节滴雨未下。就在这植物近枯的时节,祥子落榜了。仅仅以3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成绩本来不错的祥子,真想狠狠揍自己一顿。顶着八月的骄阳,祥子从城里看榜回来,他的心伤透了,想着家里的老父亲,祥子不禁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如果平时能够再努力一点,哪怕只有一点,那该有多好啊!祥子这样想着,不觉来到了村口。祥子看见了干枯的庄稼,远方似乎还有一张弓。凭直觉,祥子知道是他父亲。他看见父亲弯着身子,正用从几十里外挑来的水浇着干枯的麦苗。祥子不敢走过去,转身绕道回到了家里。傍晚,祥子说了考试的事,父亲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6,(4)
合上书,我的耳际仍然萦绕着丝丝余音,久久不绝。细细一听,竟是从一篇篇名著中悠悠飘出。奋斗之歌这么大的人,拉着这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祥子将车停好,细细打量:微微上翘的车把,亮堂的车厢,那么响的喇叭。祥子自我陶醉在“拥有车”的快乐中,不觉哼唱起家乡的小调,民间的无词之曲。祥子的漂亮车很快就上了一位主顾,一脸斯文的样子。祥子跺跺脚,松松腰,拢住车把,“走嘞!”滚圆的木轮就随祥子稳健的大步向前滚动了。穿过大街小巷,尽管集市噪声喧嚣,却丝毫无法干扰祥子心中无数遍哼唱的旋律,那一定是首悠扬的山歌。脑上的汗珠顺着背不断地砸向…  相似文献   

6.
夏安妮 《作文》2023,(11):22-23
<正>读完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我觉得不过瘾,又在电脑上搜索了1982年上映的电影《骆驼祥子》观看。在为主演张丰毅精湛表演喝彩的同时,更对祥子的悲惨命运表示同情,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唯一的希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  相似文献   

7.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以来,以它“笔尖滴出血和泪”的浓重深沉的悲剧性,以它凝聚着的社会思考和历史文化思考,产生着对人世的穿透心灵的震撼。《骆驼祥子》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深远影响,完全归功于老舍在小说中贡献了一个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最鲜明、最丰满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的悲剧形象——车夫祥子。  相似文献   

8.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成功塑造了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人物形象。他是经典的城市贫民形象的代表人物,为了实现买车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着、抗争着,但最终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因此,祥子身上有着浓郁的悲剧气息,这是他自身的性格造成的,社会以及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他的悲剧人生的重要根源。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不公平与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无情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在提取句子主干的练习中,有的同学把连动句的第一谓语也当作状语压缩掉,结果不知不觉地出了差错。例如:“祥子拉着车慢慢腾腾地往前走。”这是一个连动句,“拉着车”是第一谓语,“走”是第二谓语的中心词,它们都应留在这个连动句的主干中,全句的主干应是:“祥子拉着车走。”可是有的同学缩成了“祥子走”,把“拉着车”当作状语也压缩掉了,结果改变了原句的结构和基本意思。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 ,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惊醒了中国人 ,震憾了世界 ,阿Q形象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三十年代初 ,老舍的中篇小说《骆驼祥子》以其主人公祥子的悲剧结局 ,使处境与之相似的人们不由得严肃地展望自己的前途 ,产生了不寒而栗的恐惧。祥子和阿Q一样 ,成了中国读者熟知的人物。在此 ,我不说阿Q形象怎样典型 ,也不谈祥子形象如何成功 ,只是从自己读作品时产生的一些感受出发对祥子与阿Q作一简单比较。将祥子和阿Q这两个人物形象放在一起会发现 ,在他们身上存在着难以混同…  相似文献   

11.
虎妞、夏太太和小福子三个女人在祥子悲剧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同虎妞的结合,是对祥子身心两方面的摧残。夏太太则使祥子的生命几乎成了空壳,这是祥子灵魂自甘扭曲的阶段。祥子和小福子爱情的不幸结局成了祥子悲剧最直接的因素,对祥子悲剧的最终形成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祥子──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剧罗常祯,于秀峰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一个旧中国城市个体劳动者,他本是乡下破产的青年农民,父母双亡后,十八岁的时候只身流落到北平城里来谋事。进城后,他“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挂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  相似文献   

13.
《骆驼祥子》初版于1939年,是老舍创作中的“重头戏”,它主要描写洋车夫祥子从要强到挣扎以至最后堕落的悲剧命运。祥子的一生经过了几次大起大落。最初他从农村来到古都北平谋生时,“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仍保留着农民的性格特征:憨厚诚实。他的最高愿望就是自己能买一辆  相似文献   

14.
祥子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悲剧形象,其悲剧具体表现为事业悲剧、婚恋悲剧、“人”的悲剧和文化悲剧。老舍将悲剧形象祥子判定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这一判定至少有两层内涵。其一,祥子的悲剧具有社会性。祥子是病态社会城市底层市民悲剧的代言人,这种悲剧不仅仅是祥子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人民的悲剧。其二,病态社会的压迫是造成祥子悲剧的重要因素,是造成祥子堕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杰出的悲剧性小说.带着鲜明农民气质的祥子因破产来到北平,梦想着靠自己壮实的身体在城市"作一个独立劳动者",这愿望本身就显示出与环境的不和谐;祥子小生产者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使他在那个社会背景下显得那么愚蠢、呆笨,不那么"合辙".性格与环境的错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样子最后的悲剧.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造成他悲剧命运不可忽视的因素.唯其如此,<骆驼祥子>便不仅是揭露与批判,而呈现出丰富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6.
祥子与阿Q一样,都是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人物,在他们身上存在着难以混同的差异性,他们是不同时代、外貌性格迥异的两种形象,在他们身上似乎没有什么共同处,但是如果深入到他们的文化心理内涵深处进行分析比较,祥子和阿Q身上仍存在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一样的国民灵魂。  相似文献   

17.
《骆驼祥子》中祥子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个人主义,而是传统文化的内在制约所造成的。祥子置身于漠视个体生命价值的传统文化中,致使祥子追求个人独立的理想缺乏现实的社会环境。当祥子把自身独立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体上时,作为个体独立表征的身体和作为实现理想工具的身体之间必然处在一种分裂状态,因而祥子的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8.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标志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细致丰富的心理分析,从思想,感情,感觉等方面,多侧而,多层次,立体地描绘了祥子的内心世界,为现代文学画廓增添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不朽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9.
祥子悲剧是一个努力向上的"人"最终被毁灭的悲剧。祥子个人身上所体现的人生弱点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恶劣的社会环境才是最根本的主因。城市文化颠覆了既往农村文明的生活规范,使祥子成为无根的浮萍。"天地不仁"的冷漠社会,使祥子成为无助的"社会孤儿"。长期压抑下的心灵困境,使祥子成为无魂的躯壳。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农民到城市谋求新生活的今天,祥子悲剧仍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祥子与虎妞的冲突是《骆驼祥子》最主要的悲剧冲突。祥子是一个“农民——车夫”的形象,他是农村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农民心理的代表者,而虎妞则是城市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市民心理的代表者。祥子与虎妞的悲剧性冲突是在现代社会两种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农民心理与市民心理的悲剧性冲突。老舍通过祥子心理崩溃的历程,从道德角度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市民社会引诱祥子堕入“地狱”,它对于祥子的“同化”,就是对农民祥子的绞杀。虎妞将社会的冲突引到家庭之中,她参与了对祥子的绞杀。祥子与虎妞的冲突本质上是善与善的冲突,但由于老舍的情感渗透,却表现为善与恶的冲突。老舍对城市文化与市民意识的批判,其理论支点是建立在对农村文化的欣赏与怀念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