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互相倾听、互相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这时教育者将听不到被教育者的声音,即使能听到一些,也不是发自被教育者内心的,甚至是虚假的。可以说,当学生的叙说被教师拒绝倾听或发生遗漏的时候,“失聪”就出现了,其结果是贻误教育的良机,丧失教育的主动权。教师“失聪”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探寻教师“失聪”的根源,疗治教师“失聪”的病症。一、教师“失聪”的病症1、不倾听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视学生的“说”,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信息之窗     
教育要不要惩罚在教育过程中,惩罚与奖励一样,都是教育者常用的激励手段,目的是制止被教育者与群体目标不一致的行为。在教育行为中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教育过程中,有人得到表扬,有人受到惩罚,都是正常的。教师将惩罚行为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无可非议。惩罚的作用在于通过强制的手段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得到遏止,也使其他学生通过“榜样学习”得到间接经验,不敢犯类似错误。同时也强化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性。应该说,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惩罚的因素。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也意味着按照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遵循教师礼仪,加强师德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的教师礼仪不仅能使师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和教育要素,也是师德师风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基本途径。它不仅有利于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构建师生互相信任理解的教育渠道,也有利于增强教师行为的道德示范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隋感。教书育人的工作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书育人注重的是行动表现,实际行动最具感召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动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娜娜基告诫教师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本身就应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境界。就像马卡连柯所指出的:“首先是教师的品格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由于党的长期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我国的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总体上看是较高的。但是,教育战线也不是真空,教师像普通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面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收入不均,特别是面对少数…  相似文献   

5.
"悄悄教育法"是指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教师采用悄悄的、隐蔽的方式,使用让人理性、使人冷静的话语、动作或文字等让孩子自己明白错误,自觉改正错误,而不是由教师指出错误,强令改正."悄悄教育法"照顾了孩子的接受心理,淡化了被教育者"受教育"的意识,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严厉的责罚,而是老师真心的关爱.……  相似文献   

6.
"悄悄教育法"是指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教师采用悄悄的、隐蔽的方式,使用让人理性、使人冷静的话语、动作或文字等让孩子自己明白错误,自觉改正错误,而不是由教师指出错误,强令改正."悄悄教育法"照顾了孩子的接受心理,淡化了被教育者"受教育"的意识,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严厉的责罚,而是老师真心的关爱.……  相似文献   

7.
李斌 《中国德育》2004,(9):25-27
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以主体的自主性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以提高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它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教育者深入研究教育对象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注重他们对道德内涵的“顺应”和  相似文献   

8.
“恶言”也应“善出”山东无棣一中吴颇琛,马述萍本文中的"恶言",指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给予批评教育的语言;"善出"指教师批评学生时,以情感人,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能够做到"恶言善出"是教师具有较高教育艺术水平的表现。传统教育遵循的是"棒打出孝子,严师出...  相似文献   

9.
我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总的看法,是教师认识学生的观点和评价学生的标准及思想方法。它决定了师生关系的类型,也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态度和相应的教育方式。学生观是教育观的核心,是教师调节与学生之间的道德关系的思想基础。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对教师的职业道路能否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当至关重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想对我的学生观作一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0.
"悄悄教育法"是指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教师采用悄悄的、隐蔽的方式,使用让人理性、使人冷静的话语、动作或文字等让孩子自己明白错误,自觉改正错误,而不是由教师指出错误,强令改正。"悄悄教育法"照顾了孩子的接受心理,淡化了被教育者"受教育"的意识,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严厉的责罚,而是老师真心的关爱。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我尝试实施的"悄悄教育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互相倾听、互相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这时教育者将听不到被教育者的声音.即使能听到一些,也不是发自被教育者内心的.甚至是虚假的。被教育者要么缄口不语,要么言不由衷,这时教育行为将难以为继.其结果是贻误教育的良机,丧失教育的主动权。更为严重的是,有时教育者的失聪会导致学生人格自尊的失落、思维火把的熄灭、信念追求的尘封。教师失聪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探寻教师失聪的根源,疗治教师失聪的病症。  相似文献   

12.
李斌 《中国德育》2005,(6):25-26
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以主体的自主性活动为基本特征的、以提高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它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教育者深入研究教育对象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注重他们对道德内涵的“顺应”和“同化”,引导和激励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实践,实现自我超越,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杨小林 《班主任》2000,(6):19-20
教师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育者;学生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被教育者。要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合理调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4.
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的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有其自身内涵与特点,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其特殊意义。教育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取决于教师将一定社会对从教者的道德要求,由“他律”变为“自律”。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教育》2003,(11):8-1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站在人与人平等的立场上,教师和学生显然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但长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之于教师总是“仰视方可见”。新的教育理念将笑颜绽放在教师的脸上。站在尊严的台阶上,学生们可以和教师平等对话。于是就有了学生对教师的“斗胆”指责;有了老师对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教育的“空山”经历“新雨”,让人觉得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当代教师道德的主要内容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祖国,献身教育,热爱祖国是教师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为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五爱”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自己必须首先具备这样的道德品质。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先生,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忠诚并献身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热爱祖国的集中表现和实际行动,同时又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老先生的这句话,让多少教师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同时也成就了多少名师。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与受教育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我们平时总是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老师的发言、同学的发言,却没有能够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8.
教师人格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基行,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基本道德原则,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躬身实践《公民道德纲要》、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就是这个道理。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位的今天,必须要强化教师的人格示范,进而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笔者认为,教师人格的道德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为了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前瞻性地提出“创首善之区”的核心道德目标。每一所北京市的学校,都肩负着“创首善之区”的艰巨任务。为此,我校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想,即“创首善之校,树首善之师,育首善之人”。“育首善之人”是教育理想中的核心目标,这个目标的路径是用“有血有肉的教育”培养真人。“有血有肉的教育”是指被教育者个体生动鲜活的教育叙事;“真人”是指培养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才实学”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陈光全 《中国德育》2005,(11):14-15,25
所谓“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与教师的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的教师行为。按照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德育课程“回归儿童生活”和教学创新的需要,德育课教师要表现出引领课程的新的教育教学行为,用新的形象在学校德育领域的主渠道“亮相”。据此,德育课教师的角色期待也应与时俱进具有新的内含:即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实施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德性建构的支持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道德人格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