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欲的指向与提升上海市甘泉中学耿秉辉如食欲总是指向食品一样,人的欲望总是要指向一定的对象的。人的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就是人的欲望的指向。求知欲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欲望,也是有特定指向的。在教学中,研究、确定求知欲所指向的对象,并非都是轻而易举的事,难就...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他在前期提出了以欲望为基础的中道说,对人生取一种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态度,既不否认人的欲望,亦不任其放纵泛滥,提倡一种以欲望调和为原则的合理的人生观。冯友兰在早期还对梁漱溟的"人生三路向说"既有吸收,也有批评。两人虽然都承认欲望对人生的作用,但梁漱溟以消灭欲望为人生之最终目的,而冯友兰以欲望的持中调和为人生之理想。  相似文献   

3.
以《错斩崔宁》、《错认尸》、《错勘赃》为例,对宋元话本中的"错"予以解读。"错"是宋元时期的市民男女之间关系及其欲望的一种曲折表现,反映了宋元社会意识中对人"欲"的特殊理解,它具体表现为对欲望本身及其对象的恐惧和防范,反映了封建传统道德对新兴市民欲望的约束与消解。  相似文献   

4.
欲望与生以来,人人都有。欲望是人人需要的、应有的、想要得到的美好的东西。例如《欲望》中所说缺这缺那的乞丐,所说的衣、食、住、行便是。然而,一个人生活上的欲望不可片面追求,不可脱离现实,否则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被欲望所奴役。如《欲望》中的乞丐,当他的欲望一时得到满足后,他的表情很能耐人寻味:"还问什么问  相似文献   

5.
周星驰电影通过"功夫"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功夫"奇观,让人的主体力量得到夸张呈现,制造一个小人物"咸鱼翻身"的真实幻象。周星驰功夫电影经过历史与道德的双重修辞之后,将暴力神圣化,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抵御现实和满足欲望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6.
装大雷 《大学生》2013,(5):44-45
正我们的体内存在着一股难以理解的力量,你可以叫它"欲望(desire)"或者"需求(need)"。它们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每个人似乎都有相同的欲望和需求,饿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那些人类的本能欲望嵌合在我们的基因中,流淌在进化的漫长历史长河里。几乎没有人能够抵御关乎我们生存的"本能"欲望。它们有时候看起来很复杂。每个人似乎有自己独特的欲望和需求。有的人对金钱、名声和地位充满渴望,有的人则对思辨、关爱和艺术充满敬畏;有的人只需要自己的认可就可微笑,有的人却需要全世界的追捧才能入眠。这些欲望和需要带着"个人化"的光环,因此也闪着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石匠的故事     
《石匠的故事》既是一个笑话,也可看作一个寓言,见仁见智。若放在中学课本里,老师也许会告诉学生,这则故事说明了"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或者"一山还有一山高"、"人的欲望无止尽"等等。然而今天我们不妨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无论是从自然的发展还是从人类的历史看,我们都可以发现,没有生存欲望,就没有物种的进化,没有对现状的不满足,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欲望本是人类进化发展的原动力。曾经秦始皇出巡,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三年后,大秦帝国便灰飞烟灭。万事万物皆有两面,适当的欲望反而会促进个人的进步。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工作和生活目标,才造就了众多的成功典范。哪怕是失败了,至少也是一种尝试,得到了一种经验。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不去尝试又怎么知道什么更适合你?亲爱的读者,你觉得呢?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用欲望填充起来的小孩子。大大小小的欲望塞在我这小小的脑袋瓜里,都快溢出来了!人们说有欲望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了欲望,就会努力去实现,就会得到满足和快乐。可是,有的时候欲望也会让人犯傻,也会惹祸,真郁闷!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小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常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他们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感兴趣时,他们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那是孩子们探索的"天性",那是一种求知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在古典政治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教育是一种引导理性灵魂向善的活动,而不是一种关切欲望满足的技术性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灵魂卓越的好人,而不是培育操弄技艺以获取欲望之物的卑贱之人。不过,伴随着近代政治哲人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对古典的灵魂德性的批判和对肉身欲望的高扬,人的教育"由高贵走向了世俗,成为关切"欲望"的教育。理性固然在这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理性不再是人的本质之是,而只是实现赤裸欲望的工具。真诚又聪明的人,而不是受理性约束的好人,成为了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作为多重主题的小说,对欲望也有着不同的演绎。它所展示的是人世间的场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境,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盘算,欲望之间的彼此碰撞,也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命运和处境。曹雪芹也看到了欲望所带来的种种后果,发出了"眼前无路想回头"的感慨,或是在判词中多运用"枉""空"字,看到了欲望的虚无,对欲望有了一定程度的反思。从《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欲望的渐近演绎:满满—淡泊—空灵,在每个欲望主体中都有着不同的细腻展示。  相似文献   

12.
人都是有欲望的,教师也不例外。学校领导面对教师的"善恶"欲望,心中应有一杆秤,掂量这些欲望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如果让教师的这些欲望成为贪婪之源,  相似文献   

13.
四、课堂是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 有位哲人说过,人生有两大欲望:一是生存的欲望,二是表现的欲望。其实人的一生有许多欲望:升学的欲望、成功的欲望、表现的欲望、吃的欲望、过得比他人幸福风光的欲望……从一个人的表现欲望、生存欲望到成功欲望、致富欲望。这都是支撑一个人努力学习、工作的动力。当一个人的表现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想出其它满足欲望的途径来。而不管这种欲望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比如,学校里的“调皮生”往往是学习成绩不良者。因为。这些学生无法从学业成绩上得到表现的机会.就只好通过调皮捣蛋来达到让同学关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徐海良 《宁夏教育》2007,(11):36-37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和品格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与  相似文献   

15.
梁彩霞 《小学生》2012,(12):3-3
一、巧设牵挂,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欲望是一种偏向于认识、研究、得到某种事物的生理特性。在学习历程中,可以通过巧设牵挂,使学生急于知道真相,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连"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玩,其时小李正在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异,问小明有什么"秘法"?此时,我问学  相似文献   

16.
陈洪桂  杨远龙 《小学生》2013,(12):105-105
西方学者马斯洛的人口需要理论认为: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在他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便会成为主要的需要。一旦爱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内心涌起的那份自我实现的欲望便会进发出来。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民主教育思想,而"民主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是要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能够发挥"。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去满足学生的那份需求和渴望,让他们产生自我实现的欲望,并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生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一种情绪表现,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巨大动力,是产生求知欲的"激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知识都有一种渴望了解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尊重具有心理和社会双重涵义。按当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是人的一种高层次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一种需要。比它更高一层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需要层次越高,他的社会属性体现得就越充分。自我实现是自我发挥的欲望,也是一种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外化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一个人就会自尊、自信、自励,反之就会导致沮丧和自卑。 "尊重教育"这一高度概括的表述具有多  相似文献   

19.
这些快乐的语文游戏虽陌生,但鲜活,它们并非只为了有趣而有趣,更重要的是学生成为了课堂活动平等的参与者,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得到一种"复杂的刺激",创作欲望得到了满足,创新能力、感悟能力得到了锻炼,个性得以张扬,与人的竞争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以父权制为核心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男性是欲望的主体,是"自我";女性则被降为男性欲望的客体,是"他者"。安吉拉·卡特在长篇小说《霍夫曼博士的邪恶欲望机器》中,对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的客体和主体的身份进行了解构:作品戏仿传统的作为欲望的对象的女性形象,并有意模糊和将女性角色置于小说的背景以突出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被客体化的地位;凸显男性形象,使众多的男性形象突出为张狂、喧嚣的欲望的主体,使之与模糊的女性形象成对照。通过戏仿和夸张的手法,卡特有意使文本中女性和男性形象都脱离了真实自然的人的形象,从而颠覆了父权制文化中的两性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