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使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并于2008年6月11日召开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在此之后,研究项目的各研究课题也陆续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各研究课题组在开题的过程中对"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命题提出了初步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高校数量、学生规模,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世界各国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强国战略已是必由之路,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年来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项目,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国家从2015年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文章通过探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分析目前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将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
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通过作为学科基础的学科平台的建设以推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很多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分析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学科平台的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以充分发挥和提高技术人员积极性为关键,"虚""实"结合、"软""硬"互融的一流学科平台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强国——中国教育的新使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过去,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为国家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前瞻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发展,在国家全局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刊特约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博士撰写了《高等教育强国——中国教育的新使命》一文。作者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战略路径的观点。现予以发表,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承载着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然而,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如身份固化、恶性竞争、资源集中利用、不公平加剧、同质化、教学与科研矛盾异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需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合作共赢为理念、以评价为手段、以卓越为原则、以自信为动力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高校。  相似文献   

7.
以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内容主要涉及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强国等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实现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努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把吉林省高等教育推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轨道。  相似文献   

9.
从"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征途上,我国正昂首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不断迈进.而今,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双一流"建设体系也在不选优化调整,在第二轮建设中,淡化了学校身份,聚焦学科建设.这对引导考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把学科、专业的选择放在优先位置上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提出"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建议,在高教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门设立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课题,国内一些知名的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包括一些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在"项目学习""研究学习""实践学习"等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任务驱动"原则,构建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体验为中心、以研究项目为载体、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基于"项目研究"的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经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逐步完成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阶段性任务、取得丰硕教育成果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仅为研究型大学市场营销及其他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能为其他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围绕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来自北京大学等14所大学的近50位博士生就改革开放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论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以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论坛的论文主要涉及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经验、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政策选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借鉴、反思、重构三个维度对博士生论坛做了论文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主动面向两个战略需求 着力做强区域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人才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关键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是做强省级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60年来,辽宁的高等教育主动适应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为老牌的高等教育强国,一直在高等教育改革上不断探索。尤其是自1995年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来,英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文章从高校、学生、教师、经费等方面,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情况,并指出,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规模的概念,也是一个质量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30日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日。30年来,在教育部党组领导和民政部指导下,在各会员单位共同努力下,学会团结、凝聚高等教育战线的研究力量,秉承"推动教育科学研究、服务改革发展实践"的传统,践行"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作风,遵循"研究、咨询、中介、服务"的宗旨,以提升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质量与水平为主线,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为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推动改革发展实践服务,为促进理论创新及学科建设服务,为政府职能转变服务。30年来,学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此,本刊特选发相关文章,以纪念学会成立30周年,提升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战略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本文探讨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八项内涵指标,认为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发展方向;研究了大学如何抓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机遇,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和愿景的发展战略,并对优先战略、稳定战略、培育战略、回避战略、自然消亡战略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进行这项课题研究,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目标,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集中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为加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任务已经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具有目标指向的发展过程,"建设"是主观追求、"实践"是客观探索,二者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建设性实践型"也就进而上升为一种发展模式。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高等教育强国、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先进文化,理论体系需要体现理论、制度、道路的三位一体,实施路径包括国家推动的建设发展和学校选择的办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15-16日中国·上海主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基础物理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2008年11月15-16日,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基础物理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00多名物理教师参加了本届论坛。本届论坛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