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也很流畅,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行云流水”的背后掩盖了学生的许多困惑和问题,造成学生缺乏对数学内涵必要而深刻的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缺乏针对性,没有找准学生的困惑之处、需要之处。  相似文献   

2.
在“微型课题”中感受研究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教育科研常常让老师感觉只是“看起来很美丽”而并没有太多的参与意愿?这是源于我们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让老师感觉高不可攀;源于我们把教育科研文本化,让老师感到假、空、累。而“基于现实问题”的微型课题则以切口小、周期短、针对性强、涉及研究人员少、操作性强而备受基层教师欢迎。  相似文献   

3.
“水立方”是一个长177米宽177米的方形建筑。高31米。看起来形状很随意的建筑立面遵循严格的几何规则,立面上的不同形状有11种。内层和外层都安装有充气的枕头。梦幻般的蓝色来自外面那个气枕的第一层薄膜。因为弯曲的表面反射阳光。使整个建筑的表面看起来像是阳光下晶莹的水滴。如果置身于“水立方”内部,感觉则会更奇妙,进到“水立方”里面,你会看到像海洋环境中的一个个“水泡”。  相似文献   

4.
朱蓉 《宁夏教育》2011,(11):58-58
从教十多年,我钟意于三尺讲台,惬意于喜欢自己的学生也被自己的学生所喜欢,快意于专业成长,游刃于熟悉的教学中,我情绪饱满,充满激情,毫无职业倦怠,感觉一切都是“驾轻就熟”。殊不知,当过于熟悉,就会蒙蔽双眼;当蒙蔽了双眼,就会忘记发现;当忘记发现,就会错失专业发展,因为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并非经年见长。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向平面镜靠近时,会发现我们在镜子中所成的像变大了;当我们远离平面镜时,会发现我们在镜子中所成的像变小了.很明显,这种现象与我们所学习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物体和像大小相等”的特点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6.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课是初一世界地理全书教学内容的开篇。这部分内容粗看起来很简单,学生在小学已有所接触,往往感到没有什么内容可深入讲的了,因而容易为教师们所忽视,只是作为完成“读一读”而已。但认真研究这段内容,就会发现这部分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1,(9):46-46
xyz□□□□zxy:姐姐,我刚进入初中。按理说,现在应该是很快乐的。瞧,老班总是说:“你们、呀,在家里有人宠着,在学校有人教着,课余还有好多东西可以玩着。我就不明白,你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我看呀,你们就是没经历过人生的痛苦,不吃苦……”“不吃苦”后面,她接得最多的是“难以成大器”,有时候也会说“不成人”之类的。我感觉班里很多同学确实看起来很单纯、很快乐,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1,(25)
xyz□□□□zxy:姐姐,我刚进入初中。按理说,现在应该是很快乐的。瞧,老班总是说:“你们、呀,在家里有人宠着,在学校有人教着,课余还有好多东西可以玩着。我就不明白,你们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我看呀,你们就是没经历过人生的痛苦,不吃苦……”“不吃苦”后面,她接得最多的是“难以成大器”,有时候也会说“不成人”之类的。我感觉班里很多同学确实看起来很单纯、很快乐,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9.
土壤小实验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后,可能会说:“土壤不就是土吗?土有什么可实验的?”如果你自己动手做了以下实验,你一定会感到,许多平时我们看起来很平常、很一般的东西,经过实验,你就会发现许多科学知识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做这些实验吧。  相似文献   

10.
深化考试改革推动成人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考试形式的改革成人教育考试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更适合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 ,笔者认为应该考虑这样两个因素 :一是考试对象。比如 :艺术类成人院校的学生基础课较差 ,而且刚入学时 ,他们的文化课程度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我们采取的是一样的考试形式 ,对学生来说很不适合。我在教语文课时 ,发现有的专业的学生文化功底很深厚 ,口语表达能力又很强。如果对他们也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来考他们 ,他们就会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同是一套考题对有的专业的学生来说又很难 ,感觉题答得非常吃力 ,即使自己很努力 ,但依然会…  相似文献   

11.
说到“坚持”。我们的脑海中会闪现出太多的箴言名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重复是学习之母”云云。但这些教导毕竟很“虚”,像天边的一片云,看起来很美,但很快就随风而散,不留痕迹。相比之下,那些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更能让我们信服,真正给予我们“坚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从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时候,我们非常注意教学环节的科学性、严密性、逻辑性,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常常对一些细节“忽略不计”,现列举出来,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科学老师的注意。现象一:问题刚提出,小手早如林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下面的学生马上把手举得高高,嘴里还喊:“我来”“我会”……由这种现象拓展开来,你还会发现,有的孩子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刚发现一丁点儿就大声叫喊着:“老师!我发现了……”“老师!快来看呀!”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中是普遍存在的。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课堂很热闹,孩子们在动脑…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学习之友》2014,(12):42-43
孩子犯错了,不用批评,只问八句话就可以了。 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不能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尽管有感觉是很重要的;但我们的教学效果到底如何,则又需要时时跟着学生的感觉走。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点感觉,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这也许是我们教学成功的一种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问题。不要急着插手,应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其实通常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大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太快做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孩子…  相似文献   

16.
<正>“老师,我在一个还不错的班级,但成绩一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最近几次模拟考试,考得不太好,没达到理想目标。我平常学习很认真,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成效一般。我常常感觉很沮丧,学习状态总是不能保持,容易焦虑和烦躁,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我想给自己正向暗示,可不知道怎么做。表面看起来我很努力,但其实每天都不开心,整个人闷闷的,偶尔会有干劲儿,但不会持续很久,然后又回到比较低迷的状态。我内心很迷茫,时常会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中。”  相似文献   

17.
走进今天的语文课堂,你就不难发现一些老师分析讲解少了,甚至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所理解的“感悟”“、体验”,该讲的不讲了,该分析的不分析了,一味的“感悟与体验”。看起来和新课程改革走得很近,其实这是对新课程理念不全面、不科学的理解。所犯错误和我们以前滥用分析讲解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过去我们过分依赖这一教学手段,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今天我们改正错误,强调多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但并不意味着就不要“分析讲解”。我们对传统教育中优秀的东西要批判地继承它,分析它,…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确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国内外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启发式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教学法。但怎么个“启发”法,由于笔者不担任教学工作,所以无力作答。不过,想法还是有的。下面几例,系笔者的一些学习体会,所以题为“启发式教学外得”。华罗庚教授说:“许多问题,从表面粗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很容易,但深究一下,往往并非如此。即使说,问题很简单很容易吧,我们肯用脑子想一想,有时也会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说说学数学     
魏春芳学好数学,关键要勤思和勤记。所谓“勤思”,就是要善于思考。一道看起来很简单的题目,它往往也会有多种解法,而这些答案是要我们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找到的。所谓“勤记”,就是要熟记书本上  相似文献   

20.
数列,看起来与“形”关联不大,课本上也缺乏借助图形解答数列题的例子。其实,只要我们以课本内容为线索,善于挖掘,会发现数列与“形”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数列的几何意义的剖析,能开拓我们的思路,巧妙地解答某些问题。我们知道,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