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高校教师工作绩效与胜任特征问卷"调查了442名高校教师,旨在了解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校教师教学效能与科研绩效之间是相关而非独立的关系(r=0.35,p<.001),通过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发现,科研与教学之间是单向的影响关系,即科研绩效显著正向影响教学效能,而非相反;对高校教师教学效能影响最大的是沟通合作能力(β=.58),其次是科研绩效(β=0.18),二者共可解释教学效能变异的44%。群组比较发现,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专科)院校教师在结构模型M3的路径系数上无显著差异。研究支持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与其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利于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完善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228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尽责性、宜人性人格特质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呈正相关,且自我效能感在尽责性与科研绩效、宜人性与科研绩效之间呈现出完全中介作用;科研绩效在不同学科、院校、年龄、性别、职称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文章最后建议高校以人格管理提升高校引才育才能力,以规划计划优化高校教师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以此激发自我能动性,从而提升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为进一步提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绩效评估公正感与科研绩效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影响机制假设。通过对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绩效评估公正感对科研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程序公正感对科研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影响均显著;组织情感承诺在高校教师绩效评估公正感与科研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文章围绕提升高校教师绩效评估公正感和组织情感承诺,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提升高校教师科研绩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杭州地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提出有关的建议和为政策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教师工作绩效问卷,对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332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性分析发现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与科研绩效、教学绩效和周边绩效呈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少成就感(b’=-0.477)、最高科研课题(b’=-0.074)、教师年龄(b’=0.057)是影响高工作绩效的前三因素(P<0.05)。结论:教师应当发掘工作中的兴趣;教学和科研并重,数量和质量共同考虑。也建议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针对不同水平的科研,应当予以客观、公正、合理的科研奖励。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7,(1):79-86
人格是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通过人格特征来预测工作绩效,长期以来一直是组织行为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用来自13所高校的865名高校教师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人格特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并验证了组织认同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五人格特征的五个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OCB)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大五人格特征的外倾性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组织认同的调节下,外倾性维度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也有显著正向影响;神经质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责任感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组织认同的调节下,责任感维度对高校教师的OCB也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使用大学生择业焦虑问卷、专业认同问卷和择业效能感量表对广西6所高校8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焦虑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大学生专业认同、择业效能感和择业焦虑在性别、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1),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呈负相关(r=-0.26,P<0.01);③大学生专业认同正向预测择业效能感(β=0.31,P<0.01),择业效能感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27,P<0.01),专业认同负向预测择业焦虑(β=-0.13,P<0.05),从中介效应来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专业认同对择业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知,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关系密切,择业效能感在专业认同与择业焦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整体绩效取决于高校教师个体绩效,探究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提升高校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在揭示绩效与绩效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以及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及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阐发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的立足点与前提;设计高校教师关键科研绩效评价指标(KRPI)以及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日常管理工具。同时,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高校改善科研管理制度提供对策建议,以期实现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管理效能的提高,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普遍推行的结果目标导向教学绩效激励机制,是否触碰到高校教师的激励点还需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内外激励视角建构不同激励因素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绩效影响模型的研究发现: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均未对教学结果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反映当前教学结果导向的激励机制存在失效风险;薪酬激励与考核激励对教学过程绩效有影响;创新激励、成就激励、社交激励均对教学过程绩效存在影响,且教学过程绩效对结果绩效影响显著,说明教师激励机制应更多关注教学过程而非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分别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SCL-90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520名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学效能感呈显著相关;心理健康不但直接影响教学效能感,同时又是人格对效能感影响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量表和问卷对湖南省5所省属高校263名高校教师工作绩效与组织内有关因素进行施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探讨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及其组织动因。结果表明:一是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和关系绩效在人口学变量上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而存在工龄与职务的交互作用,高校教师任务绩效存在性别差异;二是组织支持感通过感情承诺间接影响关系绩效,通过规范承诺间接影响任务绩效;三是感情承诺主要影响关系绩效,规范承诺既影响关系绩效又影响任务绩效;四是关系绩效影响高校教师任务绩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量表和问卷对湖南省5所省属高校263名高校教师工作绩效与组织内有关因素进行施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探讨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及其组织动因。结果表明:一是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和关系绩效在人口学变量上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而存在工龄与职务的交互作用,高校教师任务绩效存在性别差异;二是组织支持感通过感情承诺间接影响关系绩效,通过规范承诺间接影响任务绩效;三是感情承诺主要影响关系绩效,规范承诺既影响关系绩效叉影响任务绩效;四是关系绩效影响高校教师任务绩效。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教学和科研作为高等院校和教师所肩负的两大职能,两者间关系饱受争议.由于近年高校教师"重研轻教"现象的凸显、教师人事管理改革中教学与科研分岗制度的推进,厘清教学和科研之间关系对促进教师发展、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均具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高校教师调查数据,聚焦研究型大学教师群体,考察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职能定位与行为选择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将近80%的教师认同自身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或将教学作为首要职能,但从个体行为层面来看,教师的时间投入存在明显的"重研轻教"倾向;(2)在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本科教学行为中,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频度已高于传统的规制型教学模式,但存在着学科间和不同教师群体间的差异;(3)分位数回归结果不仅验证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发现教师科研产出与本科教学行为之间存在"顶端互促效应",即在科研产出的高端群体中,规制型教学行为对科研产出形成抑制效应,而创新型教学行为与科研产出之间存在协同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160名湖南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和SPSS分析来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教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低于总体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10年教龄可能是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时期;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师的人格特质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保险营销员的商业道德敏感性与其工作绩效的内在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中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湖北襄阳地区3家大型保险公司250名外勤员工进行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1)保险营销员商业道德敏感性、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两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保险营销员商业道德敏感性、自我效能感都能显著地预测工作绩效;(3)保险营销员的自我效能感在商业道德敏感性与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保险营销员的商业道德敏感性可以通过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自尊量表",对231名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高中生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不显著(t=1.186,P>0.05),是否为独生差异也不显著(t=0.832,P>0.05);高中生自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t=1.019,P>0.05),是否...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可以检验校长的社会技能与自我效能感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来自重庆41个区县275名中小学校长的调查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和优势分析发现:校长的社会技能与自我效能感都是校长工作绩效的显著正向预测变量;自我效能感是在校长社会技能与其工作绩效关系之间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校长的工作绩效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社交网络改变教育系统的运作方式。社交网络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社区,促进知识传递。学校应用社交网络教学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但是教师使用社交网络教学的影响因素众多。研究使用整合技术接受模型调查北京市568名职业院校教师。结果证实,社群影响和行为意图之间存在积极显著影响(β=.164,t=.453,P<0.05),便利条件和行为意图之间存在积极显著影响(β=.142,t=.015,P<0.001)。技术焦虑在社群影响和行为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是显著的(β=-.242,t=.290,P<0.001),技术焦虑对便利条件与用户行为的影响系数最大(β=-.645,t=.248,P<0.001)。利他主义在便利条件和用户行为之间存在调节作用(β=.356,t=.731,P<0.001)。  相似文献   

18.
年龄因素是影响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绩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的实际数据为例,运用统计图表等分析方法,分析研究教师年龄与科研绩效之间的关联性,揭示年龄因素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教师考核激励措施和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SCP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方法从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企业绩效三大模块构建了我国旅行社业SCP分析模型,并对我国旅行社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企业绩效的状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度。研究得出:目前我国旅行社企业行为是旅行社企业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β=-1.590),而旅行社企业行为受旅行社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也很大(Y11=0.988)。从三大模块的具体影响因素来看,产品差异性和市场集中度是对市场结构影响最关键的因素(λ16=-0.937;λ13=0.690),价格恶性竞争的程度是对旅行社业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λ21=0.521)。  相似文献   

20.
以探讨性格倾向、社交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目的,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问卷,对1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格类型在社交焦虑、社交效能感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41.172,P<.001;F=51.582,P<.001);性格倾向、社交效能感均负向预测社交焦虑(β1=-.151,β2=-.317);社交效能感在性格倾向与社交焦虑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为总效应的60.7%。进而得出结论:性格倾向、社交效能感是影响社交焦虑的因素,社交效能感在性格倾向与社交焦虑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