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性格特征:黛玉看似小心眼,不识大体,实则尊重自我,又尊重别人;宝钗貌似温柔,内实虚伪。黛王率真、纯真,心胸宽广,宝钗八面玲珑、损人利己。黛玉对感情专一、宽容,宝钗市侩、有“夫贵妇荣”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2.
薛宝钗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她和宝玉黛玉之间婚姻纠葛构成了《红楼梦》主要内容。匡世巨著《红楼梦》中成功的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女性形象,薛宝钗是其中塑造的最成功、最真实、最丰满的人物,她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其重要地位已为世人所承认。曹雪芹笔下塑造的薛宝钗形象,是一个封建卫道士形象。同时宝钗也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物,她既有善良大度的一面,也有着圆滑虚伪、做作、甚至冷酷无情的一面,构成了她性格的双重性。薛宝钗也是个追求功利的人,但其命运最终是不幸的,她是个悲剧人物,但又使人反感。  相似文献   

3.
悲金     
我不喜欢《红楼梦》;我喜欢薛宝钗。我没看过《红楼梦》;我熟悉薛宝钗。我对薛宝钗的了解,只来源于几个描写她的片段以及老师的介绍。不过我觉得这样可以公正些。看过《红》的人,不说林黛玉的尖酸,却只骂薛宝钗的虚伪。他们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把太多主观感情投资在林黛玉身上,而薛宝钗是与林黛玉唱反调的,当然不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4.
罗璇 《考试周刊》2011,(32):34-35
《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个经典文学形象是丰满真实的。本文将其比照小说中的另一位主要角色薛宝钗,尝试辨析这两个人物形象之间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令人难以判断的人物。怎样评价她,成了广大红学爱好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 清人邹弢是不喜欢薛宝钗的。他认为“宝钗以争一宝玉,致矫揉其性。林以刚,我以柔,林以显,我以暗,所谓大奸不奸,大盗不盗也。”邹弢的朋友许伯谦却很喜欢薛宝钗,说:“黛玉尖酸,宝钗端庄。”据说两个人为了薛宝钗的评价的问题,差点动起拳头来。这两个人的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6.
宝钗新论     
薛宝钗形象问世之后,文学画廊里便添了一个争辩激烈的对象,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占绝对优势的还是否定意见,尤其是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以来,薛宝钗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彻底反封建构论者,把她当成了“封建卫道者”(有关论著太多,恕不一一列举);秉性率真的人们,认她是虚伪、狡诈。阴险的假善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有的竟效了索隐派当年的手法,以薛宝钗的疾病作为突破口,肯定“在作者的心目中薛宝钗丑恶的灵魂象热毒一样朊赃污秽,具有危害性”;也有人站在折衷的立场上,认定薛宝钗的性格是含混的,不明晰的,具有模糊性……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里我最喜欢晴雯.若问喜欢她的什么,我喜欢她像风一样的性格. 众女儿中黛玉最为有才,她的《葬花词》堪称前无古人;但她有着太多的娇气与孤傲,那是云一样的女子.  相似文献   

8.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仅次于宝玉、黛玉的主要人物。我们从这位第三号人物的典型形象中所看到的,是封建主义虚伪做作的本来面目,同时在它的上面又蒙盖着一层典丽大方、色泽悦目的外衣。深固的封建主义思想意识,已经使薛宝钗渐渐失去一个少女的天真、稚气和单纯。青春的热情和光华,正在她身上收缩、退却而表现为一种成年人的稳重和世故。 薛宝钗虽然也象林黛玉一样早年丧父,但不象林黛玉一直禁处深闺,而是很早就留心家计,为母亲分忧代劳,因此接触世面较多,懂得世故人情。史湘云不认识的当票她认识,探春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  相似文献   

9.
正A姚璐璐是个心直口快的女生,刚开始,她的率真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大家都觉得她很真实,不虚伪。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熟悉起来后,姚璐璐有些过于率真的行为就让大家敬而远之了。"姚璐璐让人很无语,就喜欢挑别人的错,表现她有多大能耐。我给以前的同学送生日礼物,随手写了几句祝福语。她看见了,不仅说我字不漂亮,画蛇添足,还说我词不达意,乱用成语,就她无所不知吗?真是狂妄!"同桌张檬深受其害,一提到姚璐璐,就气呼呼地嚷道。"就是呀,她真让人受不了,上次我出黑板报,写错了一个字,她好像抓住了我天大的把柄似的,非得  相似文献   

10.
<正>【导语】恩格斯1888年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薛宝钗的"世故圆滑"、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都是这些典型的鲜明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并与时代精神相应和。因此,鉴赏人物形象进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司马牛之叹”一语源出《红楼梦》中薛宝钗之口。这里,我们先看她与林黛玉对话的原文:黛玉叹道:“……我又不是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嫌着我了。如今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  相似文献   

12.
薛宝钗是曹雪芹塑造的一个复杂的文学典,作者赋予了她丰满,立体的性格特征,她表面上"装愚守拙"一举一动显得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其实,宝钗和黛玉一样可怜,一样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一样值得我们同情,只不过在她身上的社会人生悲剧,是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从另一个角度控诉了封建社会制度,而与黛玉相比宝钗的悲剧意味更浓,悲剧层次也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3.
瞧,这样的我     
虽说我是女生,但性格很像男孩子:我不喜欢扎辫子,不喜欢美丽的裙子,不喜欢可爱的娃娃,不喜欢鲜艳的花朵……当然,我也像男孩一样顽皮。  相似文献   

14.
释“宝钗”     
关于《红楼梦》中薛宝钗名字的深意 ,前人作过一些探讨 ,或以为“钗”字应是“拆”的谐音 ,作者借此暗示薛宝钗为有意拆散宝、黛二人的奸邪小人 ,或以为“宝钗”是传说中的一种仙草的名称 ,作者以此暗示宝钗与黛玉一样 ,都是品性高洁、超脱世俗之人。笔者不同意前人的这两种解释 ,从文本出发 ,本着客观求实的态度 ,提出自己新的见解。本文作者认为“薛宝钗”三字的含义是 :“薛”可以谐音为“雪”。“雪”者 ,冷也 ,是指薛宝钗以礼抑情 ,以德抑才 ,压抑冷却自己内心热烈的追求 ,努力变成一个端庄、贞静的“淑女”形象 ;“宝”者 ,“宝贝”也 ,指出宝钗对于维护封建家族的利益、对于维护封建制度的存在的重要性 ;而“钗”就是“金钗” ,作者这里是以“金钗”比喻宝钗的悲剧处境。薛宝钗就像一支金钗一样 ,被精心制作 ,以供利用。三个字合起来 ,概括了薛宝钗的悲剧性格和命运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薛宝钗戏蝶至滴翠亭偶听小红、坠儿的私语,怕被发觉,故使出“金蝉脱壳”之法,喊“颦儿”,且故意向小红、坠儿询问黛玉的去向,使她二人“唬怔”了,并说出对黛玉的性格弱点的评价,而且十分悬心。 对这一细节,红学界大都认为这是薛宝钗“有意嫁祸”黛玉,为争取宝二奶奶的宝座而努力的重要策略;有的论者虽能较为客观地指出薛宝钗此举“并未露出有意伤害黛玉的意向”,“与争夺宝二奶奶的位置没有多大牵连”,但也认为薛宝钗”这样作的结果,事实上对黛玉又是一种伤害,把自己的‘没趣’转嫁到黛玉头上。” 笔者认为,薛宝钗的“金蝉脱壳”的做法,非但谈不上对黛玉的“有意嫁祸”,即使认为这一做法客观上伤害了黛玉,也是不能成立,值得商榷的。下面就此略谈浅见四点。  相似文献   

16.
时间公元2030年。地点荣国府。【幕启】贾雨村:今儿个荣国府选美,邀我去当评委。你说,我该选谁?这“贾史王薛”是金陵四大家族,谁都得罪不起,为了我这顶乌纱帽,我得见机行事。这王熙凤要能力有能力,要长相有长相,是远近闻名的辣妹子!这薛宝钗可是未来宝二爷的准媳妇,圆滑世故,深得老太太的喜欢,元妃娘娘还曾亲自为她选定了“衡芜馆”呢!至于林黛玉,我最看好。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一般认为薛宝钗性格上最大特点就是以理御情,但她在以理御情的同时,其潜意识里却仍有压抑不住的青春冲动。小说中多次写了她的失态,有人说这是她的虚伪,却无如说正表现了薛宝钗人格在心理层次上的分裂,是她意识和潜意识里矛盾冲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薛宝钗“德言工貌”样样俱全,才智出众,而“罕言寡语”、“安分随时”的处世哲学使她成为封建社会淑女的典范,体现着封建朝代贵族女子传统的风范。她虽极力争取美满幸福的生活,却成为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她作为与黛玉对立的典型,实际上和黛玉一样,是一个悲剧人物,值得人们同情。  相似文献   

19.
一地碎片     
忘记了又想起什么值得难受的事情,我顿时哭了,红着眼睛,像只可怜的羔羊伏在桌上,很干脆地宣泄泪腺里的“毒素”。我是个沉默又极度脆弱,却又偏爱假装坚强的家伙。我讨厌虚伪、圆滑的人,讨厌世俗的约  相似文献   

20.
《河南教育》2004,(8):52-53
解语:您好选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女孩子,给您写信是为了倾诉我内心的孤独与伤感。结束学生时代后,我又走入清新的校园,成了母校的一名小学教师。我非常兴奋,因为这里有好多我敬重的师长。但不久我发现,许多同事并不像我想像的那么美好。他们经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处世圆滑,特别虚伪,一言一行都和我的想法格格不入。我很失望,也很厌烦,一颗心感到无比的孤独。我不明白:难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靠虚伪来维系吗芽为什么他们没有我想像中的美好芽桐柏县小雨小雨老师:你好选你的信虽然很短,但言语之中却时时洋溢着你对真诚的呼唤,对虚伪的厌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