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军侵略中国期间,曾动用百万劳工在中苏中蒙边境修筑十四座军事要塞,位于牡丹江市的东宁要塞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参加军事要塞施工的劳工,有的是被骗招、摊派的中国民众,有的是日军在作战中的俘虏和抓捕的抗日军民。日本关东军给他们冠以“特种工人”或“特殊工人”的头衔,实际是强掳的民众及战俘作为劳工在日本的军事工程中进行强制劳动,他们不仅饱受虐待和奴役,而且在秘密工程结束时。都被秘密处死。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兰台世界》2005,(6):122-125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党关系恶化。1968年起,中苏边境紧张气氛增加,冲突规模明显增大。“文革”爆发后,台湾当局认为是反攻大陆的“天赐良机”。但是美国对此避而不谈,还有意冷落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企图寻求新的盟友,苏联也希望借台湾来牵制大陆。在这种背景下,台湾与苏联开始了秘密接触。  相似文献   

3.
《档案天地》2005,(2):28-29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在雅尔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最后垮台,那时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就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这是斯大林第一次明确表示在对德国战争结束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当时,三方还就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条件进行了试探性的会谈。  相似文献   

4.
血泪与抗争     
1933年1月10日,日本关东军骑兵第十联队占领东宁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和进攻苏联,便将东宁作为军事据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各种配套齐全的军事设施,骗招、抓捕了大量中国劳工为其进行边境"筑城计划"。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日军在东宁边境一带构筑了大片军事要塞。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著的《关东军》一书记载:“东宁筑垒的规模在全国境阵地中最大”。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向苏联提出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但苏联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签约,虽然中苏已经复交。1936年,情况起了变化。11月25日,德日两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矛头直指苏联。苏联感到东西方法西斯的威胁已是迫在眉睫,同时又担心中国向日本妥协,自己更加孤立,两面受敌。遂开始积极主动地调整中苏关系,开始向中国提供军援,以借助中国的力量在东方将日本拖住。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迫于日本的压力,同是轴心同盟国的德国对国民政府的援助,不得不中止.1937年8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此后不久,苏联就向中国提供了大批军火,并派遣志愿空军人员来华作战.次年6月,27名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抵达中国,以帮助抵御日本的侵略与扩张.应该肯定,在德国军事顾问即将从中国撤出,中国抗战最孤立、最危险的阶段,苏联对华军援真是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7.
杜学峰 《湖北档案》2014,(10):32-34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曾经6次电请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兵力,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然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了正确的援苏原则:八路军只做战略配合,不作战役配合。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初期,斯大林曾建议由苏联帮助中国建造飞机制造厂,中苏合营,但由于谈判过程中双方意见分歧,与中方的拖延,最终,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由苏联独资在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头屯河建成了一座飞机制造厂,而且未向中方提供作战飞机。后来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苏联突然宣布撤回飞机制造厂设备,致使中苏合作建造飞机制造厂宣告失败。但过去由于有关档案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中国边防部队与缅甸国防军在中缅边境“金三角”地区前后两次实施了联合清剿国民党残军的作战行动,史称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这是我军历史上特殊的、鲜为人知的越境作战行动,作战目标和目的是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为中缅联合勘界扫除障碍. 国民党残军是“金三角”极大隐患 就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叛乱武装的清剿接近尾声之际,一场中国军队从未经历过的山地丛林战,悄悄地在中缅边境孕育着.  相似文献   

10.
《航空档案》2007,(3):54-67
1950年,根据苏联空军提出的研制“米格”-19后续机的要求,苏霍伊设计局展开了代号为苏-7和苏-9的两种飞机设计方案与米高扬公司设计的E-5/“米格”-21方案进行竞争。1954年,具有全天候截击能力的苏一9原型机首飞成功。次年,具有昼间作战能力的苏-7与“米格”-21的原型机也完成了首飞。凭借丰富的设计经验,米高扬的“米格”-21“鱼窝”率先于1958年开始小批量装备苏联空军的前线航空兵部队。  相似文献   

11.
鹰翔 《航空档案》2007,(3):76-85
“米格”-23战斗机是苏联“米格”飞机设计局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为苏联空军所开发的前线战斗机,西方称其为“鞑靼者”。作为与西方国家所装备的F-4“鬼怪”Ⅱ和幻影F1相抗衡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正是从“米格”-23战斗机的设计开始,改变了空军前线战斗机一直坚持的简单、轻巧和大量生产的思想,开始从技术上重视航空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苏联军队在大规模战争中执行高强度作战的需要,在设计上大幅度提高了前线战斗机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航程和作战半径。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8日,苏联出动了150万红军,5000余架飞机、5500辆坦克,并配备2.6万余门火炮,分三路沿中苏、中蒙、中朝边境进入东北,并对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伪军发起了猛攻.两个星期后,70余万日本关东军和20余万伪满军被消灭.东北暂时出现了政权空挡.  相似文献   

13.
马昌法 《档案天地》2011,(11):22-25
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为了保障中缅两国勘界工作的正常开展.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边防部队与缅甸国防军在中缅边境“金三角”地区前后两次实施了联合清剿国民党残军的作战行动.史称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是我军历史上特殊的、鲜为人知的越境作战行动,作战目标和目的是清剿国民党反动集团武装.为中缅联合勘界扫除...  相似文献   

14.
曾嵘 《湖北档案》2005,(8):36-37
盟国安排中国派兵占领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战后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中、苏、英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该派出军队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实行分割或划分占领区。”他还说:“不容许苏联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8月11日,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国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  相似文献   

15.
派遣人员参加他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历史档案资料和实地访谈为依据,讨论1956年至1963年临朐县300名中国工人赴苏援建的社会动员机制。研究发现赴苏工人认为中苏之间存在"一位苏联专家换四名中国工人"的合作协议;赴苏工人对参与苏联共产主义建设具有参军般的荣誉感;中国政府通过宣传动员和组织动员把国家意志与人民需求有效结合,保证了赴苏工人项目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自新中国建立至苏联解体,42年间我们与前苏联保持了“同志”称呼。外交部礼宾司前参赞马保奉撰文介绍了中苏互称“同志”的曲折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互称“先生”新中国成立初,在中苏两国来往的正式文件中互称“先生”。中国方面对苏联发出的第一份外交文书中首次出现“先生”称呼,即1949年  相似文献   

17.
1940年1月,由中苏两国共同筹备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中央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及中苏文化协会挑选中国历代艺术品赴苏参展,展会的筹备因中央研究院各方意见分歧而颇费周折。本次展览会所展出的中国古代及中国抗战艺术品在苏联各界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于推动战时中苏艺术文化交流、扩大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国艺术展览会"被迫中断,在中苏关系渐趋冷淡的背景之下,中苏两国间就中国参展艺术品归国所开展的交涉活动也颇具意味。  相似文献   

18.
1933年,中苏复交。颜惠庆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驻苏大使。在任期间最光辉的事情就是促成梅兰芳访苏表演。颜惠庆时任驻苏大使,为此次演出的成功可谓劳心劳力。从演出的应允、行程的安排到经费的筹备,到在苏联的衣食住行等一切事宜,他堪称是此次访苏的总管家,除表演外的一切后勤保障等事宜,颜惠庆无不参与其中,他为梅兰芳在苏联的演出成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苏制P-2型导弹属于“地对地导弹”,用于陆地作战。中国从苏联引进P-2型导弹的同时,还引进“萨姆-2”型导弹(又称“C-75”型导弹)。“萨姆-2”型导弹属于地对空导弹.用于防空。  相似文献   

20.
韩勇 《大观周刊》2012,(25):71-71
面对复杂的作战环境,多样化的作战任务和潜在的强敌,我军还不具备完备的卫星系统,信息支援能力成了制约我军综合作战能力的“瓶颈”。发展航天力量,是缓解信息“瓶颈”,迅速提高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综合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