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县级舆情的应对和引导同全国性的舆情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民众关注的重点和舆情发展的不确定性都有所不同.本文以"西安市长安区变电站爆炸事件"为例,探讨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发性事件中舆情的发展情况,观察在此事件中舆情传播的媒体特点和民众所关注的重点,以此作为区县级舆情引导机制研究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传言事件对我国的民众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以风险社会的视野,通过对"广元蛆橘"传言事件的文本分析,以谣言心理学为分析进路,对传言事件的产生与传播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对风险社会的流变,大众媒体需要通过建构风险事件报道意识.以应对易轻信于人的受众心理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严重骚乱事件,其实质是达赖集团策划组织的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人民、反政府的暴力犯罪活动. 但对此,西方媒体如CNN、BBC、<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法新社、德国<柏林晨报>等,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不客观的歪曲的报道,甚至大肆地鼓吹,歪曲、捏造事实,制造了一轮又一轮的"信息恐怖活动".西方媒体在3·14事件中企图蒙骗不明真相民众的行为,严重背离了新闻职业道德,也严重伤害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所有爱好和平和友好人民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在危机发生时,媒体起着提高政府和个人危机意识,保障公民知情权,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新闻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和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舆论监督在危机报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且呈现出参与主体的底层特质.由于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媒体不可避免地介入到群体性事件当中并对民众产生影响,而考察其在群体性事件中对底层民众产生的心理影响才是把握群体性事件的“要害”,其中影响社群稳定的社会政治心理更应是瞩目的焦点.本文以“乌坎事件”事发地的相关当事人为实证调研对象,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底层群体在进行“权利维护”和“权利抗争”中,媒体起到了示范和启蒙的作用,大众传媒亦应在稳定和重塑底层民众社会政治心理方面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媒介对突发危机事件预警责任的缺失.媒体作为人类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感应系统,应该及时对公众履行它最基本的信息告知功能.建立媒介预警机制,促进媒体信息公开,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王晓娟 《视听》2022,(4):61-63
环顾当下,我国已进入媒体融合的"快进"阶段.在此阶段,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深刻改变着媒体的传播格局,互联网"弯道超车"形成新的舆论阵地,自媒体成为时代"宠儿",普通民众借助自媒体极大拓展了话语空间.但是,由于缺乏系统而完善的监管体制,自媒体的信息把关环节不够严密,信息传播主体较为混乱,信息内容参差不齐,自...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突发事件给民众的情绪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使得政府和大众媒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媒体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政府要重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和功能,并和大众传媒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才能使社会和国家秩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9.
周洋 《视听界》2008,(4):46-48
此次CCTV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直播报道获得了国内民众和国外政府、新闻同行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媒体对灾难性报道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信息公开的力量以及媒体在整合国家功能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其策略化的直播方式也为今后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0.
毛婷婷  敦枫 《新闻世界》2011,(11):214-215
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协调着政府和民众间的关系,在传递信息和引导舆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重大事件的媒体整合传播更是对社会舆论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媒体有关"熊猫烧香"事件报道的考察,透视媒体如何代表主流文化设置这一黑客亚文化事件的报道和阐释的框架,并从中解析主流文化与黑客亚文化的关系状态,揭示媒体构建的黑客亚文化镜像在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规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媒体对形成黑客亚文化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有意无意的忽略或遮蔽,无助于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积极疏导.  相似文献   

12.
网络出现至今,给大众生活和媒体接触方式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随着数字技术的愈加成熟,网络媒体也有了巨大发展.类似"艳照门"的事件正是借助了网络传播的特性得以造成广泛的影响.本文从具有代表性的香港"艳照门"事件分析网络传播在传播公众事件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舆情反转”现象在媒体的报道上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反转新闻的出现使得民众感叹面对新闻时无所适从.从媒体上看到、听到的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即使当初言之凿凿的报道,也存在以后被颠覆的可能.本文以四川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为例,分析反转新闻出现的原因以及特征,探索舆论审视下的反转新闻.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一连串突发性公共事件成为各路媒体争相报道的聚焦点.人们本想借助媒体来消除对周围世界的不确定性,但是强调戏剧性、冲突性的报道内容对民众心理产生了强烈的震荡,使人们陷入恐慌.本文以突发性公共事件为切入点来谈论媒介恐慌,探讨如何规避这种现象对人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事件营销的概念,在企业营销中使用颇为广泛,通常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很多报纸也开始运用事件营销来谋求收益、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出现为不同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咨询与传播渠道,也为热点新闻事件的发源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土壤。对热点新闻事件的关注报道,成为传统主流媒体是否回应民生关切、进行议程设置的重要表现。本研究选取2014-2017年40件热点新闻事件形成视频文本选取框,以传统媒体的有效传播视频数量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媒体议程显要性,以百度指数作为民众议程的显要性,进行两个舆论场相关性的分析,以探讨在当今社会视频网站中,传统主流媒体视频是否能够在舆论场的层面与民众形成相关互动。  相似文献   

17.
陈俊妮 《青年记者》2006,(11):76-77
2006年3月8日,两个中国记的博客网突然关闭,西方媒体纷纷以这两个博客网被中国政府关闭为内容进行报道,结果造成新闻失实.在这起引起广泛讨论的所谓的“中国博客门”事件中,西方媒体无疑是自取其辱,然而这个事件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西方媒体的“偏见”和客里空表现,对照这个事件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8.
樊戎 《东南传播》2011,(3):128-129
省级地方电视台是地方党委政府和民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为背景,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像设备的家庭化、小型化,使民众的影像意识逐渐形成和日益增强;由于中国民众参与意识、新闻意识也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强化,大众传播领域中民间影像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显露身姿,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民间影像与电视媒体的关系、民间影像与电视媒体突发性事件报道机制构建的关系,以及电视媒体应采取何种措施引导和促进民间影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形象境外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西方的主流媒体.西方的主流媒体在西方强势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影响下,对全球事务进行充满西方价值观的报道、评论.这些报道和评论决定了西方普通民众对世界的认知、情感和作为,从而也使得西方民众对世界各地的国家和城市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扭曲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