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委副书记刘正,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收到湖南日报编辑杨泽皇的信后,二十日即写信给该报总编辑汪立康和杨泽皇同志。信中说:枥泽皇同志所提意见很好。我历来主张领导人的一般活动要尽量少见报。这三条消息报道事先我不知道。请报社今后注意避免此类现象,并请代向老杨同志致谢。  相似文献   

2.
陈原同志离开商务印书馆领导岗位两个月后,即1983年3月2日给我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一直保存在我身边二十多年,我视其为一封对我来说十分珍贵的信。每当我阅读他的大作、回忆同他在商务共事的岁月、看他的书写读后感、在他病重住院前去探视,或参加陈原作品研讨会时,我都会把信找出来,细细地看上一遍;回顾他对商务印书馆和我本人的关爱,咀嚼他在信中表达的对出版改革的愿景,感佩他在深夜不顾疲劳为商务的发展倾心构思的精神。这次,浙江文艺出版社在京召开陈原遗作《我的小屋,我的梦》出版座谈会,会前我又把信认真地看了一遍,肯定地说,这封信也…  相似文献   

3.
《解放军报》2月10日刊登彭德怀于1952年3月18日写给巴金的信(影印件)和杨海峰《永恒之物》一文。 彭德怀给巴金的信中写道:巴金同志: “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其次,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致以同志之礼 彭德怀  相似文献   

4.
这是边春光同志6月25日写给一位同志的信。信中谈到他对出书的几点感想。征得作者同意,作为“大家谈”发表,与同行们一起探索出书路子。标题是本刊加的这几天我在清理我保存下来的青年版的图书,有几种书我仍然要保存它,这几类书是:  相似文献   

5.
邓拓同志是党的新闻战线上的一位卓越的领导人,笔走龙蛇,文论纵横,二十几年如一日.在战争年代的晋察冀日报,我曾经有幸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三年。当时我刚到报社,对于办报完全是外行。三年中间,邓拓同志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使我受益良多。邓拓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但飞驰的岁月  相似文献   

6.
《出版工作》编辑部: 现将吕叔湘同志一月八日给我的信转去,请考虑可否将此信和吕叔湘同志信一并刊出,以便引起有关方面注意。翻译韦氏大词典一事,我去年病中也隐约听到过。有不少同志还用电话和信件问我是否商务印书馆在主持此事,我都分别答复过,商务印书馆没有主持,商务外语编辑室对此也从未有过接触,而且编辑部包括我在内都不赞成搞此事。去年夏天上海出版单位某负责同志来看我,特别询问我的意见,我也如实地告诉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2日晚,一位面带愁容的连队炊事员找到我,说他9月5日给北京某家报纸写信,询问哪里出售凉菜、拼盘和食品雕刻技术的参考书,请编辑同志回信告知,并随信寄去了一张面值八分的邮票。谁知,一个多月后的10月27日,他竟收到了一张打印的“填空式”广告收费通知单,言称:来稿在《搭桥铺路》栏内登出,“此稿属广告性质,按我报规定,需收广告费二十元……”。本来寄出的是请求编辑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2日晚,一位面带愁容的连队炊事员找到我,说他9月5日给北京某家报纸写信,询问哪里出售凉菜、拼盘和食品雕刻技术的参考书,请编辑同志回信告知,并随信寄去了一张面值八分的邮票。谁知,一个多月后的10月27日,他竟收到了一张打印的“填空式”广告收费通知单,言称:来稿在《搭桥铺路》栏内登出,“此稿属广告性质,按我报规定,需收广告费二十元……”。本来寄出的是请求编辑  相似文献   

9.
登明同志, 看邮戳,来信是7月28日付邮的,8月2日到达北京,信是寄到出版杜的。我自1982年起就不去出版社上班了,所以耽搁到9月5日,才看到您的信。您一定等得着急了,很对不起。  相似文献   

10.
蒋剑翔 《新闻天地》2005,(10):25-26
今天,立意新颖、格调高雅、读来令人向往的游记比比皆是,但揭开历史的尘封,我还是被新闻界的一位长者--原湖南农村报总编辑杨泽皇先生的九嶷山游记深深地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11.
钦鸿 《出版史料》2003,(3):34-39
1989年10月21日信钦鸿同志:来稿收到,今天中午我已用快信寄给楼适夷兄。您要的信(朱自清写给吴晗,吴晗写给我,在同一信纸上),我已复印,今寄奉。在您的文稿中,怎么又说到是由吴晗交给施蛰存转给我,不知有何根据?吴晗是直接和我通过几次信的,可惜那些信都给红卫兵取去了。  相似文献   

12.
我手头有一封1984年11月18日胡乔木同志写给萧乾和我的信。这是复印件,原件已捐给清华文库永久保存。说来,胡乔木还是我的清华学长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人罗瑞卿同志逝世以后,报上发表了他的遗诗,深受群众欢迎。四川人民出版社立即向罗瑞卿同志的夫人郝治平同志约稿,任白戈同志也给郝治平同志写了信。郝治平同志八月二十六日回了信。九月十七日他们已收到罗瑞卿同志遗诗二十一首、遗照三张、手迹两张,力争尽快出版《罗瑞卿诗选》,以纪念罗瑞卿同志。下面是郝治平同志的信:  相似文献   

14.
邓拓同志是党的新闻战线上的一位卓越的领导人,笔走龙蛇,文论纵横,二十几年如一日。在战争年代的晋察冀日报,我曾经有幸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三年。当时我刚到报社,对于办报完全是外行。三年中间,邓拓同志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使我受益良多。邓拓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但飞驰的岁月却卷不走他的优秀品格在我心头留下的印记;每当和报社同志们一起忆起有关他的往事,反觉得更加鲜  相似文献   

15.
一次最严厉的批评1959年11月18日,周总理的秘书顾明同志通知我,总理要找我谈话,要我马上到西华厅去。这是我一生中受到周总理的最严厉的批评。当我走进总理办公室时,周总理正在批阅文件。他先把一封信给我看。这是李富春同志写给小平同志并报周总理的信,内容是批评人民日报11月16日在第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1月到10月全国工业生产情况,报道这十个月工业生产总值比1958年同期增长48.9%。富春同志认为,这篇报道严重违反中央规定。  相似文献   

16.
唐弢 《出版史料》2003,(1):18-20
1985年4月14日信人路同志:4月8日手示谨悉。我们是同一辈人,以后称呼,千万不要这样客气。我惯用“同志”两字,盖用此可以无往而不利也。两书承允出版后(或再版)代购,感铭五中。现在买书实在困难,过去我常跑旧书店,新书总可买得,不屑一顾,现在旧书店  相似文献   

17.
湘潭县档案馆珍藏的彭德怀同志书信手稿共3件。包括彭德怀1953年11月1日写给俞淑贞的信,1957年7月26日写给湘潭报委的信,1959年7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6次全体会议文件》单行本上写给许立仁同志的信。这些书信手稿都是湘潭县档案馆征集来的。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同志致函朱光烈同志朱光烈副主编:你6月28日来信及5本杂志都收到,我很感谢!您在信中对我过奖了,我不敢当!读了您和其他几位同志的文章后,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写下来请您指教:(一)"知识"、"文化"、"力量"这三个词的含义,大家的认识是难于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6月26日上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的《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成就展在我馆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领导同志专程来我馆参观展览。下午3时,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我馆,在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  相似文献   

20.
在同辈人中间,大家几乎都对王揖同志有个共同的印象:他精力充沛,身强体壮。我万万没有料到,竟会突然收到他去世的消息。他走得太早了.太出乎同志们的意外了。 9月20日,我从外地回来.一进家门,就看见桌上放张字条说北京来电话.告知王揖同志病危。我简直不相信这张字条,以为电话中听错名字:误记下来。于是,我急忙给王揖同志的老伴陈振翟同志写信,给北京我们共同的老朋友写信,打听他的究竟。不料,9月24日又得到了更坏的消息:王揖同志已于9月22日逝世了。信中并说,在他病倒之前,正在为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