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中,《有理数》这一章的前言部分就是从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开始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从我们的身边发现数学问题,从我们身边的点滴中学会思考,保持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探索,在探索中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进而体会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上的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及其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以来,同学们在数学课堂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已收获颇丰.在“有理数”里,同学们结识了“数”这个大家庭的新成员——负数,学习了有理数的有关计算方法,体验了一次“数的扩张”;在“代数式”里,同学们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用代数式表示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了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3.
应用有理数运算的有关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要不断提高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走进他们的视野,走进课堂,使课堂文化变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有趣,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一、导入趣味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具体实例,找出问题在生活中的趣味点,然后设计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的开篇思考: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具有什么位置关系?针对开篇的思考我设计出如下的引入语来.师:同学们请伸出你们的双手,大家…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并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思考、推理、交流等活动,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么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2011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新理念,因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于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教学理念.具体教学方法和体会有如下几点: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  相似文献   

7.
大家知道,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具有高度抽象、严密准确、应用广泛特征的学科.数学知识的逻辑和精确在同学们从小到大的数学学习中日趋深刻,所以很多同学见了这个题目不免有点惊奇:数学和"模糊"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这"模糊"现象和模糊数学又是从何谈起呢?好,我们就从生活中的几个例子开始谈起.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注重“生活化”教学,强调数学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辩证结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一、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和同学们共同体会绝对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并要求数学, 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应用题教学在生活活中感受导应用数学知识,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钱阳辉 《江苏教育》2012,(Z3):85-86
【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搭配现象,理解搭配过程中的规律,并能运用搭配规律思考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经历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索、归纳、抽象、论证能力,逐步学会数学地思维的方式。【教学过程与意图】一、情景引入,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情景:同学们经常喜欢玩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1.同桌间自由游戏,体会两个人出不同的形状,形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实践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但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更有实效,这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在教学时应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数学,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就达到了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让学生易于接受数学,乐于学习数学。我们在数学中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使学生能从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学数学是数学世界的基石,是进入数学世界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善于进行数学思考,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1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发现并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常规解答行程问题的方法是画线段图,这对同学们的要求较高,即要求能够把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但有时同学们思考的过程不是连续的,不一定能够把握住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还需要深入分析题目或者在他人的引导下进行思考.有时同学们遇到新颖的题型还是不会分析,容易放弃思考.引入可视技术,能使同学们在观看图形、动画、微视频的情况下掌握行程问题的本质,区分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能够让我们直接挖掘题目的中心思想,然后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答问题.下面,介绍如何利用可视技术辅助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张有德  熊志新 《初中生》2006,(31):48-49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同学们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同学们亲自参与数学活动,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现从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中精选部分有理数规律性试题进行探索,供初学者借鉴.  相似文献   

17.
姜秒 《黑河教育》2014,(2):26-26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学会10的数数、认读和书写等,初步建立数感,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教学流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激励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坐得这么端正,老师真高兴。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2.手指游戏我们从手指游戏开始今天的数学课,好吗?这个游戏很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没有人生感悟作基础,我们写文章也就失去了源头。练习写作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旅程中学会观察、感受人生,体验生活,要留心身边的人物,细心发现美,认真思考美,进而写成"自己"的人生篇章去讴歌生活中的美。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一种"穿透"生活、探索人生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书写属于自己的诗篇。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材中的应用题较多的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形式化”的常规习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得许多学生在它面前自信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丧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有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喜欢充满乐趣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尤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发现、体验、学会掌握、运用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有必要对教材中应用题的选材作一下改编。教材的编写是面向各地学生的,不一定适合当地的实际,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书本上的应用题改编成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这种情境可以是一幅生活图景,也可以是图表、对话、文字叙述,甚至用漫画等形式呈现数量关系。本期辑发了《“1512元与每箱12个”没有直接关系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和《移多移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说课稿》三篇文章,希望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激发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主持人/卜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