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从日本投降后内蒙古东西部地区的政治形势,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成立,四三会议的召开和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发展,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内蒙古自治运动兴起的背景、内蒙古自治运动中的两条道路——独立自治和平等自治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态度和解决自治问题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文章指出,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解决民族问题的巨大成功,标志着内蒙古地区各民族间的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联省运动是联省自治运动的重要层面,它是省自治运动高涨的产物,也是1922年特殊政局所造成的结果,资产阶级联省自治派是运动的发起者,政客和地方军阀是运动的附合者,他们召开了国是会议,也成立了联省自治促进会,但昙花一现,旋起旋灭。尽管这一运动具有鲜明的进步与民主色彩,但其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其失败的结局是难免的。  相似文献   

3.
四三会议是内蒙古自治运动中的一次极为关键的会议,促成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的统一.四三会议及其决议所规定的在蒙区采取的各项措施的背后,贯穿着的是中国共产党对蒙区进行政治整合的历史主题.内蒙古近代不统一的局面决定了政治整合的合法性.四三会议对蒙区的政治整合包括政权整合、军事整合、政党组织整合、政治思想整合和阶级关系整合.蒙区政治整合对内蒙古自治运动及后来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主的大旗,在领导解放区军民同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战斗的同时,大力加强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普遍的直接选举,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在陕甘宁边区,经过1937年、1941年和1945年三次全边区的普选,建立和健全了乡、县、边区三级民主政权.敌后抗日根据地虽情况差异较大,发展很不一致,但也都先后开展普选,产生从村、区、县直至边区的民选政权.晋察冀边区于1938年成立边区行政委员会,统一全边区政权机构以后,经过了4次民主选举运动,即1639年的村政权选举,  相似文献   

5.
关于村民自治的准确定位,国内学者众说纷纭。从目前村民自治发展所取得以及未来发展可能会取得的成就的分析来看,村民自治无疑推进了社会民主在农村社会的发展,进而与国家政权层面的民主建设形成合力,成为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宣告和平解放。随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省广泛开展了民主建政工作。1949年12月27日,绥远省军政委员会成立。1950年1月1日,在绥远省人民政府和旧绥远省政府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省人民政府。通过改造旧政权,全省各盟、市、旗、县、区人民政府先后成立。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全省各地废除了国民党政权设立的保甲制度,建立了乡村和城镇街道的基层人民政权。从1949年冬至1953年春,全省普遍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逐步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选举了各级人民政府委员会。民主建政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7.
在明治时代,随着天皇制绝对主义政权的逐步确立,日本社会各阶层围绕着权利再分配的宪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启蒙期”培养起来的思想家们的宣传鼓动下,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渗入社会各阶层,最终酿成一场规模巨大的自由民权运动。在运动中提出许多带有民主色彩的制宪原则,力图创造出一个与绝对主义政权异质的崭新国家形态。但是,由于运动领导自身的先天不足和弱点,最终都回归到支持天皇制政权建立这一出发点上。  相似文献   

8.
察哈尔省盟旗文化福利委员会是1947年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为拉拢和控制辖下各盟旗,防止其进一步投向中共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而成立的办理本省蒙旗文化福利事务的官方机构。笔者首次研究论述了其成立背景、内部组织、主要成员、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20世纪30年代的内蒙古自治运动和日本对华侵略、准备对苏作战的双重视角考察蒙疆政权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本文认为:蒙疆政权出现的背景是国内民族矛盾激化以及蒙古自治运动的爆发,但是这种内部纷争由于日本关东军这一外部势力的介入而进一步恶化,使得一部分蒙古族势力走向民族分裂的道路。当时的日本军支持德王建立蒙疆政府并不是真心帮助“蒙古独立建国”,而是出于自身的战略目的。德王建立“大蒙古国”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蒙疆政权可以说是一个带有蒙古族色彩,掺杂有国内民族问题,而为日本军部所掌控的亲日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10.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内蒙古自治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内蒙古草原牧区的蒙古族人民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主改革运动。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所创造的民主改革的成功经验,不仅使内蒙古蒙古民族摆脱了长期的封建压迫和封建剥削,而且对新疆、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清朝、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对蒙古民族实行分割统治,使广大蒙古族人民遭受着日益严重的压迫和剥削,同时也加剧了内蒙古地区的农牧矛盾和蒙汉民族间的纠纷。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民族压迫政策,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导下,1947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此后,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内蒙古地区的深入贯彻,逐步实现了内蒙古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恢复了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从而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资源富集地区在资源输出的刺激下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较好的经济绩效并没有取得与资源的丰裕水平相一致的水平。通过对我国重要资源输出地——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匹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995—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产业正经历着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处于快速转型的行业主要是资源型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匹配的协调性并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快于劳动市场匹配。因此,要想提升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和劳动匹配效果,还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市化和完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研究"课题组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选取全区13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这部分大学生群体在宗教价值观、物质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现状,旨在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辨析开放教育话语权利,科学地界定出我区开放素质所属层级,从而明确我区现阶段自主学习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和操作方略。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城乡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城市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结构转型是城乡结构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运动过程,这种转换主要是通过城市化过程实现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化进程有着不同于东部地区的特点,因此,内蒙古的城乡结构转型主要应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来实现,把重点放在提高和扩大现有中心城市和培育发展新的经济中心上,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的教师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和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教师教育存在着双语教学问题突出、办学特色明显弱化、课程模式陈旧等问题。在向综合化转型的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的教师教育应该直面地区的基础教育,提高高师院校的双语教学水平,强化办学特色,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内蒙古自治区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乌兰夫直接领导了内蒙古自治区民主改革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乌兰夫在这一过程中提出的有关法制建区和民族立法思想对西部开发进程中更加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成功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清末及民国的相关资料,对北方书曲艺人的拜师行为进行了考察,认为其实质是拜师者通过“拜师”这种仪式化的行为,向本行业缴纳“投名状”,以获得同行的接纳。“拜师”行为实质上完成的是从业资格的授受。出于现实的需要,艺人们既扮演着行规的维护者与执行者,同时又不断地变通与打破着规矩。而变通与打破规矩的行为,又成为后来者可以踵武的成例与规矩。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丰富的牛乳资源,乳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产业之一,但是,内蒙古地区乳品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供需脱节等许多问题,为了在国内外乳品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建立奶源基地、改善生产基地、加强研究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