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设想受到了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四个方面的本质区别:对俄国村社未来的发展道路的认识不同,对资本主放发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评价不同,对俄国未来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主张不同,对实现俄国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的提出直接与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相关。本文通过对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思想的分析 ,概括了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从农业公社出发提出的“跨越”设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形成俄罗斯文化深层特征的过程中,农村公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俄国的农村公社的存在有上千年的历史,19世纪达到发展的顶峰。农村公社经历了基辅罗斯时期的维尔福、莫斯科公国的黑乡、17世纪的重分型公社,1861年改革后村社发生了较大变化,直到苏联农业集体化,村社的历史才宣告终结。村社既是农民自己的民主组织,又是官方统治农民的基层组织,在社会性质上具有双重性和矛盾性。村社孕育了俄国农民崇拜皇权、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4.
赫尔岑(1812-1870),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大贵族家庭,但他却是其父和一位德国女性的私生子,故一直以“养子”的身份生活在家中,甚至无法继承父亲的姓氏,他的姓“赫尔岑”是父亲为他生造出来的,来自德语的“心”(Herz)一词。  相似文献   

5.
从基辅罗斯时期直到20世纪20年代,村社一直是俄罗斯最基层的农村社会组织,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社不仅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组织,而且是国家法令和政策的传播工具。村社职能涵盖了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行政司法、兵役、宗教等内容。1861年改革前后农村公社的职能虽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不可否认,在具体的经济职能、管理职能和社会职能上却在悄然发生着嬗变。正是这种细微的嬗变,为其后俄国历史的剧变积聚了力量,同时,也是俄国社会历史发展变化在农民社会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给贵州村社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当人们目睹贵州村社物质结构深刻变革的同时,也要思索物质结构变革如何作用于精神结构,以及精神结构如何变迁。从古老到现代性的变迁是贵州村社精神结构变迁的总体路径;从形式到内容的变迁是贵州村社精神结构变迁的本质;从旧生代到新生代的变迁是贵州村社精神结构代际分裂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了俄罗斯的村社文化,并联系俄罗斯高等教育变革进行分析,以期找出俄罗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等教育变革之间的关系。由此,本文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变革必然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俄罗斯在它的高等教育变革中便受到其传统的村社文化的强烈影响。俄罗斯传统的古老村社文化蕴涵着浓厚的“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思想,它们在漫漫历史演进中形成了俄罗斯人对集体和国家的深厚依赖与信任、对私有和市场的天然排斥与敌对;反映在高等教育方面就是强调和固守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权力渗透和义务行使,并且视民众享受国家给予和保障的免费高等教育为当然。但这种传统文化思想和高等教育观念却与今天面向市场经济的俄罗斯高等教育变革相冲突,使得俄罗斯高等教育变革步履艰难,从而也不得不采用“新旧并存”的变革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平均主义是人们的平等观在经济上的要求。俄国历史的发展长期受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平均主义与俄国的农村公社密切联系在一起。农村公社是培植俄国平均主义的土壤,也是平均主义得以延续的载体。同时,平均主义原则又是农村公社得以长期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马克思关于印度村社理论及其前途问题,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的村社理论及其形成历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出现意识形态真空、社会道德退化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制定了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力图以此为基础形成共同的民族意识,重振俄罗斯。该举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爱国主义教育得以重返俄罗斯中小学校,这与深刻影响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村社意识"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确认识和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正确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原则,正确对待苏联模式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同时也是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只有搞清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才能更加清醒而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社会民主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现代改良主义的两种主要形态,而拉斯基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则是二者的过渡性阶段。文章在阐述“民主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其承启性和思想本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具体如何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国家道路时必须面对的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的深化,是顺应当今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及对当今世界形势认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包括<红旗>杂志在内的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对人民公社及其美好前景进行精心建构,这是推动人民公社化迅速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红旗>杂志根据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程,主要从两个方面建构人民公社:在小社并大社过程中积极建构人民公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基本组织形式"的想象;在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中,以"还是办人民公社好"为主题对人民公社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5.
从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和《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高潮、也有低潮,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与共产党人的实践能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能否符合"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密切相关。以此来看这150多年的社会主义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四个时期:(1)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到实践;(2)社会主义建设由一国到多国;(3)社会主义由曲折发展到严重挫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和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解和误读,所谓"儒家社会主义"就是其中的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儒家社会主义"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和封建社会主义,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提并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可控民主"是一种权威主义的治国模式,实质是总统集权。它是在俄罗斯面临严重的国内外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并在普京采取一系列强硬政策之后得以确立。虽然俄罗斯"可控民主"存在缺陷,但它是一种符合俄罗斯历史、国情和民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期,中国政治思想界发生了两次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论争.梁启超积极参与其中,并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能否进行社会主义实践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尤其是在20年代的第二次论争中,梁启超在提出自己的"社会主义"见解时对中国国情的关注,对包括苏俄在内的外来势力对中国利益的可能侵害的防范,以及国人在"走俄国人的路"的政治选择下如何坚持国家民族利益所提出的意见,是有启发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和丰富内涵。党内民主、党际民主、群众民主三者有机结合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一系列批判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层面当属对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 ”,又称“德国的社会哲学”的批判.其批判内容极其丰富,既涉及释述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缘由和对其产生条件的分析,又涵盖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价值取向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渊源等众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