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丽红 《江西教育》2023,(43):42-44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足见国家的育人导向。然而,教师要讲好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却并不容易。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保留独属于语文课的“味道”,又要让学生学有所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本文从言语实践、思维的发展和精神的落地三个方面入手,力求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得到凸显。  相似文献   

2.
六、在迁移处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教材中有些典型的片断,语言精彩、语义深刻,包含着作者的情,作者的爱。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在不变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运用仿写片断,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王学峰 《学语文》2012,(1):69-7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见语文课即学生的言语实践课.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习得语文能力。言语实践的凭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例子——课文。因此,教师须潜心会文,保持言语警觉和敏锐.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探寻言语实践的综合环境,构建最有价值的言语实践组块,使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物我两忘,激扬文字。最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言语实践中齐飞。  相似文献   

4.
朱毓娟 《教学月刊》2005,(12):33-34
复述是对学习材料的维持性的言语重复或在选择基础上的保留重复。组织好学生英语课文的复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能使学生把教材内容活化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特点,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实际,在精心营造的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中,以如何给课文中的小动物配好音为课堂学生活动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历经识字、朗读、背诵、对话等言语实践,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统编版语文教材一、二年级共选用童话29篇,占全部选文的34.1%。可见,童话类课文,在小学低年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课堂上的激趣与得法,让语文要素通过言语实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实现语言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本"为本——立足文本;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言语发展,我们可以让言语实践与文本内容学习水乳交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的目的。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靠掌握系统的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还要靠长期的言语实践训练,也就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或结果。在对一篇篇课文品味理解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然后逐步提高。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备课组做了不少尝试,让言语训练和内容的学习得到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李小葵 《湖南教育》2004,(22):37-37
找准言语实践的入口。课文中的言语实践点究竟在哪里呢?首先利用课堂生成的亮点进行言语实践。初读时,教师适时抓住学生汇报时的一个关联词“因为……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这个关联词就像是条红绳,串起了颗颗熠熠闪光的珍珠。把句子说完,大家不仅理解了文本内容,而且解读得更加丰富。其次,运用课文的语言让学生习得语言。精读时,教师让学生利用课文的语言赞美瀑布:如果瀑布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这些实践点的落实将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注重情感体验。语文课里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要来自于文章语言因为语言里承载着所有的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的部编版教材中选用大量的童话作品,低段一、二年级选用了29篇,占选文总数的34.1%。童话类课文其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故事情节神奇有趣,深受学生喜爱,这也是学生习得言语的重要学习材料。而纵观日常的童话教学课堂,教师往往着力于创设情境,进行热闹的角色表演,让学生戴上头饰,模仿文中人物的语言表演,看起来热热闹闹,却流于形式,缺少语言能力提升的学习,即言语实践过程的缺失。那么,在童话课文教学中,言语实践如何真实发生,落地有声呢?以低年级的几节公开课为例,谈一谈观课后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0.
贺灵 《教师》2015,(5):63-64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许多弊端,语文教学必须从繁琐的课文分析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体验中丰富心灵世界和言语世界,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在学生解决课文语表层——文本内容后,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中,围绕刘备“诚心诚意”这一话题,通过比较、揣摩、讨论、交流、品读、转换等多向对话,让学生解决言语内核,培养语感,学习课文写人的言语技能,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平面推进的繁琐逐段讲解或面面俱到的静态分析为融感悟言语含义、积累言语材料、领悟言语规律、运用言语迁移、情感熏陶于一体的动态、立体的言语和精神同构共生的集合。[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瞄准“诚意”1.复习导入: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要讲清三顾茅庐的过程(要求说得完整、连贯、有…  相似文献   

12.
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言语的形象、意境、情感、道理、神韵,引导学生用口、用脑,更要用心去读、去体会、去感悟课文言语,让课文言语在学生的心里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教材来贯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笔者尝试了在"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言语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富有情意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体认言语表达形式的精妙,体悟言语表达意蕴的精深,从而唤醒他们的言语灵性,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性。《小壁虎借尾巴》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要求之一便是"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小壁虎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语文实践就是读写听说的实践,就是言语实践;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是在言语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语文课堂具有互动性,语文教学具有个性化诸特点。而贯穿其中的实践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重中之重。但是五六十人的超大班级规模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了学生言语实践的展开,小班化才可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中释放言语智慧,砥砺言语能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表明:言语实践机会的均等,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言语实践频率的增加,有利于学生表达的精细化;言语实践方式的多样,有利于合作交往浓郁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吴振华 《湖北教育》2005,(11):55-56
语言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叩问”课文开始,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17.
精致语文追求能把语文课上成散发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让语文教学实践在语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走向优化与完美的过程。在精致语文的视野里,语文昧主要表现在教师以学生言语生命的张扬和言语品质的提升作为核心价值的教学目标中,表现在以课文典范极具生命力的语言文字作为学生学习资源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在以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作为学习主线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作者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对课文的“叩问”开始,通过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相似文献   

19.
杨金林 《江苏教育》2001,(18):24-25
四、让语言和精神在感悟和运用中同构共生 促使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机制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言语实践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根本途径。言语实践的方式很多,针对当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感到要着力抓好言语的感悟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的“语文味儿”,是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本味,是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出“语文味儿”,就要注重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是语文课程能够体现“语文味儿”的根本出路。这条路应该分三步来走。第一步,设计语文教学目标,要以语文课程的学科立场为出发点,以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不能偏离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例如:《孔雀,八哥,母鸡》这篇课文,其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应该如下:学生(行为主体)自读课文后(行为情景)找出(行为动词)孔雀,八哥,母鸡想搬进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