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锐 《青年教师》2004,(11):27-2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可见回归生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美看似分离,却相辅相成,有着太多的类似与诸多的交集。首先,我们所倡导的品德教育,本身就是真善美的集合,而美育则主张赋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感知美的心灵、一双创造美的双手,与品德教育不谋而合。由此,在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品德教学元素,活化品德教学内容,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品位,还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以美的眼光、以美的情怀去体验学  相似文献   

4.
刘辉 《文教资料》2010,(12):129-130
新课改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培养高综合素质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详细探讨了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策略,以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教育活动本质的理解不断深入,对教学中美育的渗透越来越重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同样面临着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传播美,创造美的问题。只有将思想教化与美育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才能走出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困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落实教书育人的目标。实际上,思想品德课从教材到教师,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只要广大教师善于开发利用,思想品德课一样可以让学生获得“如沐春风,如饮醇酒”的美的享受,让高尚的情感于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时事新闻具备准确性、真实性、公开性、时效性等特征。在教学中结合时事新闻案例,让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互配合,活用自主——探究法和问题——探究法,让教学活动和当前形势密切结合,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吸引着学生。而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应是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是学生成长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但实际上,思想品德课作业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存在作业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层次等问题,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如何使作业体现新课程理...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对美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比较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人的道德行为之美,体会社会生活之美,培养学生分辨良莠,识别美丑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学校主要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来塑造与培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素养。思想品德课程为中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了在此课程当中快乐学习所具有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学当中应注意的事项,对快乐教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目的是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水平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别林斯基指出:"德育与美育是亲姐妹。"品德生活课作为一门系统地直接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呢?笔者以为,美育不能脱离形象,而巧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品德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表现了人类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反映了人类对崇高道德、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显示了人类对最高审美意境的追求。因此,重视思想品德课堂的美,不仅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也对增强思想品德可信度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唤醒学生自己的个体审美能力、审美素质,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应运用什么样的方法与途径呢?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要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理解和接受,内化为信念、意志、荣辱观和价值观,进行有效有效教学。下面从导人、授课、小结和作业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反思想品德教育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品德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得到了较好发挥。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却也会出现一些与思想品德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本文称之为“反思想品德教育现象”),笔者就此展开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一、反思想品德教育现象描述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执教者,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重新研究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情感教育。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一、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情感因素中学的思想品德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在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51):142-143
思想品德是初中课程中较为枯燥的学科,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丧失,成绩逐步下降,因此亟须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寻思想品德课程的导入方法,以求在课程开始之初,就抓住学生的眼球,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当然学生也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对所有课程一视同仁,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思想品德课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各个企业或者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关注已经远远超过对知识、学历、背景等的关注。那么,做好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符合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对目前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本文主要论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探讨了如何在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较为广泛,很适合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而对于新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言,也必须要鼓励学生对事物有更为全面的、创新的分析能力。本文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时期。学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其目的就是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少年儿童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环境中成长。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所接触到的各种现实和现象与城市学生相差甚远。因此,在课堂中合理运用一些“乡土”的实例,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以讨论和辨析,势必会对农村学生准确理解课本内涵以及健康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思想品德的“校本”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