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擅长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刻画人物.本文通过分析鲁迅小说《药》中所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以此来展示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这就是鲁迅在创作小说时整个构思的全部过程。它包括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即思想构思和艺术构思的阶段,也就是反复琢磨、深刻认识从生活中获取的每一种现象所蕴藏、所显示的阶级、社会、时代的意义,进而用典型化的方法,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形象描绘,集中而强烈地揭示时代的特征、发展的趋向和伟大的思想。鲁迅小说《药》,就是这种深刻的思想构思和精湛的艺术构思的光辉结晶。  相似文献   

3.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是深刻的创作经验之谈。鲁迅先生在这方面始终在作着认真的探索,“画睛”艺术手法高超,造诣精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传神描摹,已有许多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称颂。这里只想简要分析一下人们还注意不多的《药》中的“画睛”艺术。小说《药》中的各类人物,除了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勾勒的夏瑜之外,鲁迅无不刻意画了他们的眼睛。着力最多的是刽子手康大叔。一般论者往往着重分析他“满脸横肉”、衣衫不整的外  相似文献   

4.
对于鲁迅小说《药》一文结尾出现的乌鸦在文中究竟有何作用和意义 ,多年来学界有较多的争议。有的认为“乌鸦”象征反动势力 ,乌鸦飞去 ,象征反动黑暗势力的消失。有的认为乌鸦没有按照夏四奶奶的希望飞上坟顶 ,有反迷信的作用。有的则认为象征革命者战斗的雄姿 ,乌鸦飞去又给读者以前程万里很有力量的感觉 ,这种景致的描写是作者战斗精神的渲染或烘托。还有的认为“乌鸦”没有任何象征意义 ,只是景物的实写 ,因为民俗认为乌鸦是不祥之物 ,在坟地常有出现 ,并有“乌鸦叫 ,死神到”之说 ,不可能象征革命者。但对此又有人质疑 ,如果不象征革命…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生活和作者对这些生活的认识,是<药>主题思想形成的基础.革命者失败的悲哀是由于没有唤起愚昧、麻木、落后的民众.这是作者通过作品主题思想所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才能深刻地理解作品主人公及其人物形象体系,才能更好地认识作品的结构以及其他表现形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对比艺术是文学家手中一根变化多端、魅力无穷的魔杖。在各种对比手法中,哀与乐、冷与热的比照,常能收到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一代巨匠鲁迅,他的《孔乙己》、《药》等不朽名作,具有极强的思想穿透力与艺术感染力。细察鲁迅小说,有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即是娴熟巧妙地运用哀乐相形、冷热互衬的对比手法。 《故乡》一文,通过“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描写了故乡的变迁。小说中着力描绘了那幅神异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药》的结构艺术,历来为研究者们所称道。全篇是以华夏两家明暗两条线做为基本结构,然后再扩大描写领域至辛亥革命前夜的整个人间社会,再延伸叙述线索至死鬼坟莹。而连结华夏两家明暗两条结构线索的焦点则是那个表明人民群众和革命者之间的天大误会的人血馒头。《药》的结构之巧妙,可以用蜜蜂的身体做形象的比喻:人血馒头恰似蜂腰,虽然细小,但却是连接全篇两大部分的轴心和关键;而明暗两条线索又如同一双蜂翅,它们是整篇小说情节发展和思想起飞的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在明线结构里,华老栓的茶馆是辛亥革命前夜社会状况的缩影:华老栓及其一家的精神状态、经济景况和生活疾苦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处境;刽子手康大叔、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的人及那个“二十多岁的人”的语言和行状则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封  相似文献   

9.
究竟谁是鲁迅小说<药>的主人公?关于这个问题,前人早已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且也得出了多种结论.有人认为华老栓是主人公,有人认为夏瑜是主人公,也有人认为华老栓和夏瑜都是作品的主人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0.
读了小说《药》之后,任何一位读者都不会忘记鲁迅先生对"看客"人物的描写和揭露。"看客"这一角色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能引起读者永久性的共鸣,关键在于鲁迅先生对其进行了精深的艺术加工和创造。《药》中对"看客"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刑场"一节。一、看客的个像"哼,老头子。"(看客之一)"倒高兴……。"  相似文献   

11.
洪久香 《现代语文》2008,(8):113-114
鲁迅作品一般具有寓言的特点,在一些正面人物身上,熔铸着他的人生理想和道德情操,他的作品质朴沉郁,且富有个性特征。鲁迅是一个善于展示和剖析文学艺术成就的伟大作家,故而他的作品不断让人们深思,享有很高的名望。他的作品《药》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篇章之一,多年来我与学生共同赏析多次。一次比一次更深刻地解读、领会,除受其革命精神教育激励之外,他的文笔艺术也更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除一贯以来大家认为的“以明暗双线”贯穿全文,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环境描写典型,寓意象征深刻而外,本人认为,虚实栩问,“曲径通幽”:穿针引线,“连环细笋”,才是文章最显著的写作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最初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作品以一九零七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秋瑾被清朝政府残酷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现实,对于启发民众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起到了很大作用。小说明写开茶馆的华老拴买"药"给儿子治病的故事,暗写革命者夏瑜被杀的事件,揭示出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症结——脱离群众这一致命弱点,表明革命必须唤起民众,使其摆脱愚昧和落后,真正理解、支持并投  相似文献   

13.
14.
《金色笔记》作为莱辛的代表作,奠定了莱辛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声望,也隐含了莱辛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从整个文本结构来看,莱辛应用了有效的文本策略,从而模糊了小说和自传的界限。碎片化的时间描述手法,情节上现实与虚构的融合,赋予小说新的形式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词话》是一部浩瀚巨帙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对《红楼梦》有着深刻的影响。国外研究中国文学者。无不重视对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语言,凝练含蓄,言简意丰。其描写人物的语言,笔墨俭省,而内涵丰富。其议论性语言也极其简练含蓄,富有艺术的暗示力。其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也总是抓住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来写。有时,根本就不让人物把话说完,而是用省略号来代替,这样既简练又传神。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一个熟悉而富有魅力的名词。自然界的色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美感的泉源。正如歌德所说:“人们一般地都很喜欢颜色,眼睛感到有看颜色的要求,正和它感到有看光明的要求一样。”尽管颜色本身是无生命的东西,然而当它与有认识有情感的人发生关系时,它就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人物取名或贴合职业、地位、境遇、或反映民俗风情、地域特色,或寄寓褒贬、体现爱憎,真正堪称一绝,值得好好揣摩。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人物取名或贴合职业、地位、境遇、或反映民俗风情、地域特色,或寄寓褒贬、体现爱憎,真正堪称一绝,值得好好揣摩。  相似文献   

20.
关于鲁迅受《儒林外史》的深刻影响,鲁迅小说与《儒林外史》有类似之处和借鉴关系,学术界已有公论,但似乎还少有人具体论及两者在讽刺艺术和美感特征等方面的异同,因此本文试图在此方面作一探索,以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