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和健康地成长,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科学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颖慧 《文教资料》2011,(14):188-190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高校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形式,通过网络技术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创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丰富了校园生活和校内师生的精神世界。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关乎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由于网络文化的复杂性,若不能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科学引导和培育,容易引起校园网络文化发展方向的偏离。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培育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和谐发展中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物质层面优化校园、提升校园文化,从精神、形象、意识层面构建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大学已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了高校校园文化新的内涵、特征和功能,我们必须站在21世纪的战略高度,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把人格的养成作为我国高校现代校园文化理念的核心;把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把营造开放、科学、民主的校园学术环境作为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变革的核心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展现校园风貌、提升校园精神、丰富校园生活,对提高学生思想认知、自我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促进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积极意义。校园文化唯有与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机制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对校园文化精神内核的凝练与支持。服务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服务,着力构建以服务为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力,构建人本、奉献、开放、精艺、创新的校园精神力,构建科学有序、完善严谨的校园制度力,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行为力,以提升高职院校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体育教学为主、课外体育活动为辅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能够贯彻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精神,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富含德育功能,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强化德育功效。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应在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坚持完善科学的办学理念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的新时代特点及作用,阐述了高职校园文化的改变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影响,同时论述了提高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可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环境适应、职业特点、职业行为的养成产生正向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的历史积淀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精神涵括自由、民主精神,科学、人文精神,批判、创新精神等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当前我国大学精神出现了消解危机,其表征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术失范日益凸显、人文精神渐趋衰微。鉴于此,欲重塑大学精神,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创建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素质教育实施十几年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大量理工科院校学生仍存在人文素质缺失的情况。笔者认为,针对这些问题尽管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较之传统人文教育理念有一定改进,但仍然存在较大误区。本文意在通过对前人的总结和对现有人文教育体系的研究,改变传统人文教育理念和固定思维模式,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位问题、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以及如何应对人文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育模式的转变等问题上提出可操作性对策,并提出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从真正意义上促进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体育文化反映民族精神与力量。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对环境大学生素质、对塑造健全的人格、体格有重要影响,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育人,应在实际工作中寻找有效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公民是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理应成为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在公民视角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精神缺失、自制自律意识缺失和公民责任意识缺失三个方面。为此,要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校园文化、加强舆论宣传监督、开展志愿服务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5.
校园软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等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职院校软文化的建设应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为重点,统筹兼顾,内外结合,虚实并重,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而终身学习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以终身教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地方院校应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校园文化和调整专业结构等有助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以美育为视角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态,校园文化建设是美育的承载,美育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美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与科学美,这应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高职院校偏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采用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如何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论的成熟和发展 ,离不开教学研究方法论的突破与创新。以人为对象的教学研究 ,科学技能传承应归结为全面发展原则下的个性创造力的培养 ,体现为对人的生命的重视与价值关怀。创新意义的教学研究方法论的构建 ,其哲学基础应进一步加强 ,研究方法多元并举、优化选择 ,研究手段现代化 ,价值标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教学研究者应自觉地强化现代学术的问题意识和前沿意识 ,及时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0.
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经验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在整个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即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认证等方面进行摸索、改革,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