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校史馆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档案部门积极参与校史馆建设的原因和条件,指出通过参与校史馆建设,校史馆的资料和实物与档案工作的互补性,进而肯定了高校档案部门参与校史馆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史馆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校史馆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且具有重大意义的。现本文就在分析校史馆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来谈谈校史馆建设的基本步骤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出校史馆的建设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实现个性化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史馆的作用,体现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史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论述了校史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提出了今后校史馆发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智慧校园的大力推进,带动了高校“一网通办”智能型服务平台的建设。以辽宁师范大学校史馆为例,提出建设基于高校“一网通办”的校史馆参观预约系统,实现校史馆在线预约,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服务。通过分析系统的必要性及优势,详细阐述了系统用户需求、功能设计、业务流程和实用成效,从而提升师生校友的参观服务体验和满意度,发挥高校校史馆文化育人功能,完善学校“一网通办”智能服务大厅,推动高校智慧校园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入手,以大连医科大学校史馆建设发展为例,探讨校史馆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校史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入手,以大连医科大学校史馆建设发展为例,探讨校史馆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校史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雅茜  柯平 《档案管理》2023,(3):109-113
面对“元宇宙”影响与主体受众Z世代需求行为的变化,高校的校史馆发展存在用户导向模糊、用户主观性低、私人征集困难等问题。为此提出以Z世代高校用户需求为导向,协同用户校园记忆,搭建以自主沉浸、智能引导、交互体验、跟踪定位、未来扩展为基本功能,以AIGC与UGC为主要内容,以数字孪生校史馆为建设基础,扩展为高校的“元宇宙”校史馆模型体系,并从网络环境、政策法规、硬件设备等多维度出发,通过建立文化联盟,“政产学”三位一体保障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纯讲规模转而重质量、讲特色的曲折转变。校史馆承载着学校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本源性支持。脱离校史馆而空谈校园文化建设,无疑于无源取水,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高校与外界媒体的互动联系增加,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兴建校史馆,并逐渐成为了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和窗口。校史馆作为高校发展历史的陈列室,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校史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高校不断积淀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和形成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王霞  武海燕 《兰台世界》2015,(4):127-128
本文介绍了高校校史馆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阐述了高校校史馆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提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如何开发高校校史馆旅游功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胡鹏飞 《兰台世界》2009,(11):35-36
高校校史馆是展现高校历史传承、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兴校、爱校、强校"的重要基地。搞好高校校史馆建设,对于充分利用高校档案馆馆藏资源,开拓档案信息优势,提炼、挖掘现存档案中丰富的大学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校史馆是整个高校教育资源的集中体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聚集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场所,可以充分利用校史馆资源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史馆是展现高校历史传承、文化积淀的重要栽体,是培养学生"兴校、爱校、强校"的重要基地.搞好高校校史馆建设,对于充分利用高校档案馆馆藏资源,开拓档案信息优势,提炼、挖掘现存档案中丰富的大学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高校校史馆与档案馆的关系,指出建立高校校史馆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办好高校校史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琳 《兰台世界》2016,(13):153-155
校史馆作为展示校史校情的窗口,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和调研台湾大学校史馆利用校史校情教育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特色和经验,为高校校史馆建设理念的更新提出了借鉴:摒弃求新求大,注重精神价值、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感同身受、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真正融入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6.
仲英涛 《兰台内外》2020,(12):79-80
高校校史馆是高校历史精华的高度浓缩,体现了高校的发展脉络,展示了高校的发展特色,蕴含着高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校史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体现在: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够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能够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学风。我们要积极拓展高校校史馆的育人途径:开辟网上校史馆,加大校史文化宣传力度,开设选修课程,让校史文化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校史馆的个性陈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史博物馆、名人纪念馆(以下简称校史馆)的建设,并且出现了与档案馆合二为一的趋势.与社会上其它博物馆、纪念馆相比,校史馆有规模小、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人文精神浓郁等特点,尽显高校个性.但在高校系统内部,校史馆都有共同的建馆目的:缅怀先人、垂范后学、弘扬校风、激发师生员工"知校、爱校、荣校"的信念;具有相似的题材,即紧密围绕高校育人、科研两大特色陈列布展.这种目的和题材的相似性很容易造成陈列的雷同,使观众看完一个陈列便不再有兴趣参观第二个.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各高校校史馆陈列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突出个性,显示特色,以避免雷同.笔者结合浙江大学竺可桢纪念馆的陈列经验,就个性化陈列问题发表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档案馆校史馆一体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相比之下,校史馆的机构设置与建设至今尚无明确规范。校史馆的管理能不能更加规范,它与档案馆究竟有怎样的渊源,二者能否实现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杨琪 《兰台内外》2020,(15):66-67
校史档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校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应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以校史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达到以史育人、以史鉴人、以史励人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档案工作者和管理者更加重视校史馆建设,通过扩大新形态校史档案的收集、提升校史馆利用效率、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创立校史教育第二课堂、利用新媒体开展校史档案宣传等途径,让师生了解学校过往的文化历史,增强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从而服务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高校校史馆建设如何体现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述。指出: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是高校校史展览馆建设的基础;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是高校校史展览馆建设的保障;高校校史展览馆建设是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