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传媒全球化时代的强势来袭,国家形象和国家旅游形象问题日益成为国际传播和国际旅游领域里的研究热点,成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普遍关注的一个极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为制定与完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国家战略,必须立足于全球传播语境的国家形象战略高度,实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全球本土化"战略,并贯彻落实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全球整合营销传播战略,以解决中国国家形象与国家旅游形象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中国形象"和"自我东方化"等跨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塑造中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道路上,文化传播和翻译任重道远。《舌尖上的中国》在西方观众群中的传播,无形中承担了文化输出这一角色。该剧英文食品翻译整体流畅、贴切,符合西方表达习惯。但是对于某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专有项的翻译有待商榷。以韦努蒂(Venuti)的异化翻译理论为指导,借助艾克西拉(Aixelá)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对"饼"和"路菜"进行尝试性地创新翻译,使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李逊 《教育教学论坛》2013,(48):268-269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实施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面对公办高校的竞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各类办学机构应运而生,这些都使民办高校面临着更大的生存挑战。因此品牌建设是民办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从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入手,提出引入CIS系统,通过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使学校形象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理念、行为、视觉识别这三者相互协调运作,学校品牌的形象才得已塑造和传播,学校品牌的个性和魅力才能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亟待持续探索、深化和提升,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测量与评价将在境内外调研中强化其跨文化的实证检验.在梳理和整合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和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关联基础上,提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测量维度与测量模型,初步构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识别系统4+1维度模型",并倡导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测量.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必须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实证性调研,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在全球传播实践中应克服"自我东方化"、规避跨文化误读与障碍,以实现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国际旅游营销.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元首访美之际,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片也登陆美国时代广场,以每15分钟一次的高频率播放,崛起中国的品牌形象高调亮相。从之前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广告片所传播的“China Made With The World”,到如今的全面展示中国形象的“人物篇”和“角度篇”广告片,中国正在积极的提升“中国”这个品牌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愈加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提升其国家软实力。就中国而言,国家形象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如何定位和传播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界及社会各界的一个共同话题。本文就这一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国家级的统筹协调机制进行规划和管理。大众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需在现有媒体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官方和民间资源,全面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本文从政治传播视野出发,以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认为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既要依靠官方舆论场对核心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又要依靠民间舆论场对国家形象差异化特色进行充分挖掘,实施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在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基础上,弥合国家形象传播的盲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国家形象的议题传播模式出发,主张对内应以复合主体为引导,通过以政府为核心、以媒体为主线、以公众为辅线的复合主体模式共建共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议题传播;对外应以公关策略为推力,柔性引导、影响外国媒体传播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良性议题。  相似文献   

9.
正翻译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与载体,也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与中国海外形象塑造之间的关联是翻译学界的关注焦点之一。本专栏所选取的四篇文章,分别从翻译与政府形象塑造、翻译与国家海外媒体形象塑造、翻译与中国文学形象塑造、外宣翻译等不同的角度探讨翻译在中国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0.
从媒介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这一重大命题出发,选取其中的一个截面为着眼点,分析本国成员在国外媒体中对自我国家形象的塑造方式,以及媒体中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其他因素的关联,可以探寻有效的国家形象传播方式的意义,以及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影像制作为基础的区域形象宣传片是推广和介绍区域形象最为直接和直观的途径。在"一带一路"宏伟构想中,河南有着区位优势,如何更好地在跨文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河南区域形象,河南区域形象宣传片从叙事策略、打造品牌、传播推广策略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积极而充满魅力的国家形象往往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志,而国家品牌的设计和建构可以提升国家形象的辨识度和美誉度。引入国际政治营销学和传播学的理念,将中共十八大后提出的"中国梦"打造为国家品牌,是一种必要而且可行的科学选择。为此,注重顶层设计,建立直属国家核心部门的国家品牌委员会,整合各方力量进行整体策划,突出和彰显"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和文化理念,立足于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创造良好的来源国效应,用"讲故事"的传播手段,将"中国梦"打造为既能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同时也能产生良好国际政治营销效益的国家品牌。  相似文献   

13.
运用英语和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旅游外宣,对于在国际市场上塑造我国"美丽中国之旅"整体国家旅游形象有着积极意义。从我国国家旅游形象对外传播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现有新媒体英语外宣的现状进行梳理,综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代国际传播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到实现互联网传播。电视产品作为重要文化产品在传播国家声音、树立国家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并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战略,福建各级广播电视媒体逐年加快“走出去”步伐,省级卫视、城市电视台、社会影视公司、高校都行动起来,对外传播形成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的立体格局,电视内容产品在境外尤其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备受人们关注。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福建各级媒体发挥侨乡优势,在国际舞台上主动出击,积极寻找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主渠道,做有侨乡文化特色和品牌的广播电视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中国形象的研究已成为对外汉语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探讨中国形象在来华留学生中的影响力。以国家形象理论、构建理论为基础,结合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认知的访谈结果,立足新时代视角,对中国形象认知优化与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影响日益明显。对于中国而言,要在文化传播中塑造有魅力的国家形象,首先要重视文化输出式传播,同时也不能忽略塑造国内文化形象。而在已有基础上,要更好地在文化传播中塑造国家形象,要充分重视到传播渠道与传播效率的不对称性;文化传播中原创性、时代性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输出不能只满足于量的扩张,更要有精品意识,从而在全球化语境下真正通过文化传播塑造立体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中文教材是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平台,优塑并传播中文教材的中国形象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中文教材应着力塑造“内刚外柔”的中国形象,即文化自信、科技赋能的“内在刚性”形象与可亲可爱的“外显柔性”形象交融并济,切实提高中文教材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效能。教材反映中国语言文化的软实力,教材与科技的融合是国家硬实力的体现,进一步增强教材的“软、硬实力”可实现中国形象的内在刚性表达。中文教材需要凸显“可爱”的叙事特点,讲好可爱的中国故事,塑造可爱的中国人物,采取外国学习者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的话语实践,不断完善中国形象的外显柔性表达。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象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国家的总体印象,它既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国家硬实力的体现,同样也是文化、艺术等国家软实力的呈现。电影作为一种现代综合艺术形式,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国家形象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电影创作与国家形象的"自我"与"他者化"构建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电影构建国家形象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以"自我"构建为主体,二是从"他者化"中寻求自身的完善,三是强化民族心灵史与社会生活史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重要组成部分的苗族,其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歌鼓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中国良好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内容.要做好苗族歌鼓登的全球传播,助推中国良好国家形象建构,需要提高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解决好讯息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20.
国家形象的建构离不开新闻媒体传播和公众舆论。本研究从国内主要英文网站上选取"中国梦"的相关新闻语篇,以身份构建理论为依托,以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为具体分析工具,从对话收缩和对话扩展两个方面探讨新闻语篇中如何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