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梅桂 《文教资料》2009,(24):101-102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最重要的是他的理念论,而善理念则是整个理念世界的最高点.善理念不仅有道德伦理上的含义,而且有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含义.善理念贯穿着他的一切理论,是起点亦是归宿.  相似文献   

2.
褚艳红 《考试周刊》2011,(29):45-46
"男女平等"是柏拉图《理想国》构想中三大根本立法制度之一;柏拉图提出了男女平等观,主张男女应受同等教育,男女应担任同样职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洞穴比喻中,被解放囚徒在看到外面的世界之后,再次回到了洞穴中。是什么原因促使被解放囚徒再次回到洞穴中呢?本文试图分析柏拉图对这一问题所给出的答案,从而揭示其关于"善"的理念论的前后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共产共妻”在柏拉图的笔下成为了苏格拉底塑造理想国的一部分而存在着,但实则充分体现出柏拉图对妇女的地位、作用等的看法.在当时,雅典不准许妇女参与政治的这项提议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然而“共产共妻”对近代的影响实际上也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5.
“边际效用递减”与学校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它和学校图书馆工作有关联。我们先用“收益递减规律”和“相对成本递增规律”来说明“边际效用递减”。收益递减指我们连续地把同单位的可变投入量(例如劳动)增加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其他投入量(例如土地)上时,我们所得到的产出量的增量———或称增加的产出量———是递减的。下面是荣获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保罗·A·萨缪尔森的试验报告:劳动单位(人年)总产量(蒲式耳)由于增加一个单位劳动而增加产量(蒲式耳/人年)0012000200023000100033…  相似文献   

6.
战争意识是柏拉图思考政治问题的重要出发点,但这一点常被柏拉图研究者忽视。实际上,战争意识影响着柏拉图对"理想国"的构建,"理想国"中的各项重大方案设计——比如城邦正义、哲学王统治、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战争意识支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从他的善理念出发,以追求正义为目标、通过教育、借助社会分工和社会等级分层理论来构建一个维护其代表奴隶主利益的安定和谐的社会。文中运用马克思叭物主义历史观对其作了驳斥,同时指出可以借鉴其合理的思想为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被雅斯贝斯称为人类文明“轴心期”的时代,曾有两位传统文化的代表——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他们都站在各自历史的角度对“善”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闪耀的智慧之光不仅代表着人类叩问人性的里程碑,而且在当时的社会以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学员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客观情况,提出“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指出面对特殊学员群体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应用好“边际效用”并提出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流派包括当前西方主流学派的理论基础。从二差异的原因角度出发,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1.
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微观经济学中效用理论的重要基础,但关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当前学术界还存在不少争论。不少学者举出一些疑似边际效用递增的例子对该规律进行质疑,认为它存在例外现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严格的前提条件,而众多质疑的例子基本都忽略了其前提条件。在严格的前提条件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必然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并指出应正确对待这一现象,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观,注重幼儿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不同国度、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注释、理解不尽相同,且差异极大。  相似文献   

15.
善导之“善”就在于善于引导,但导要得法,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西方哲学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他与其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构造了一个理想的国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它无疑也是教育理论的瑰宝。  相似文献   

17.
列小美 《成才之路》2009,(34):78-79
常言道,教学方法无好坏之分,只有合理与否的准则。教学方法的运用,应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标,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不论运用什么方法,都应该善“导”善“做”。本文从职业技能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边际效用和网络经济的概念诠释,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存在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关于网络经济边际效用的学术争鸣,最后通过对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特征分析,论证网络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减性.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其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但却终生不得志,因而有《理想国》问世。此书反映了作者的治国理想,由于他当时生逢乱世,古老的法制与社会道德遭到极大的破坏,所以他认为治国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恢复以前稳定的社会秩序。虽然思想有些保守,但却是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作者治国理想的第一个方针。  相似文献   

20.
“洞穴之喻”是西方思想传统中最基本的文本之一,它可以有多种解释。这篇文章借助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现象学家的术语并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尝试给出一种新的解释。柏拉图的洞喻启发了我们对自身生存的存在论的思考。人们日常的存在方式就是在洞穴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像洞穴中囚犯的认识,将想象或者影像误认为现实。社会习俗、传统价值、伦理道德等都是将我们囚禁于其中的洞穴。一般人的行为都受到这些日常生活习惯性观念的支配,缺乏反思与批判。哲学的怀疑论者断定人们是洞穴中的囚犯,而科学和实际生活则证实人们经常摆脱洞穴。我们如何走出柏拉图的洞穴?三种借以走出日常生活洞穴的方式分别是失去平衡的疾病体验、不在家的焦虑感觉、先行到死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