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国人购买力不断加强、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大量新奢侈品品牌以井喷的势头涌现出来。由于新一代消费者的出现、国民财富不断膨胀、都市生活比过去更加丰富、时尚杂志和电影的作用以及传统奢侈品消费或将走向低迷,新奢侈品赢得了当代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类的奢侈品有着各自不同的消费群体,不一样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生活方式、价值理念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他们在选择购买奢侈品时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态度是不一样的,这就对奢侈品的设计提出了要求,要求奢侈品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以达到高额的营业额,从而在行业内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的消费,而且,越是价格较为昂贵的时尚奢侈品,这个特点越突出,因此,定制消费就应运而生。消费者喜欢定制消费,不仅仅在于从所拥有的产品本身,同时也是消费个性化心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王玲 《考试周刊》2010,(51):239-240
消费者精神需求的动机促成了服饰奢侈品消费的实现,伴随服饰奢侈品消费的逐渐升温,对于产品的外包装设计也日趋受到关注,绿色包装设计概念的畅行使产品的内质与外在两者达到了平衡的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5.
18世纪的东方奢侈品贸易,刺激了英国国内的需求,使得东方奢侈品变成英国的日常必需品,奢侈品为英国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对英国人的吃、穿、住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促进了英国消费社会的产生;在重商主义的历史背景下,英国政府为了国家财政利益和保护本国工业发展,对东方奢侈品征收高关税,东方产品的大量需求和进口,刺激了英国的技术革新和产品革新;伴随着奢侈品的进口和消费,异国情调的东方风格也带入英国,一定程度上对英国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奢侈品广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奢侈品消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已经越来越大众化、规模化了,面对新奢侈品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如何正视它、理解它、利用它。本文从广告传播的方向入手,探讨新奢侈品时代的广告宣传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商场的命名、装修,及新季时装秀、保健讲座、美容护肤讲座、心理课堂、私人顾问等各种营销策略,成都的奢侈品商场使奢侈品在本身具有的极品性、稀缺性、昂贵性和引领性之外,更是赋予了奢侈品消费者贵族式的"奢侈"礼遇。这种礼遇是把商品变成符号的一种方式,满足了消费者追求符号身份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从降低关税是否会导致奢侈品降价以及奢侈品降价是否可以吸引消费回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税率来控制奢侈品消费外流的难度较大,从短期来看,降低奢侈品关税导致奢侈品价格降低的可能性较小,国内奢侈品与国外奢侈品相比,价差依然存在,即使价差变小,仍难以从根本上控制奢侈品消费外流现象.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炫富”一词频频出现在网络流行语中,不断上演的“炫富闹剧”,使得“炫富”的流行不再只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通过频繁的“炫富”行为,我们所看到的是其背后折射出来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近年来急剧增长的现状。与此同时,另一个现象也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今天的奢侈品消费已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主要是18-30岁的年轻人,其中不乏在校大学生。他们的消费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国外商家的关注,许多奢侈品牌已经悄悄盯上了中国年轻一代的钱包,并对他们的奢侈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进行研究。因此,探讨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现象,对促进在校大学生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国人对奢侈品的巨大消费能力使得中国奢侈品市场备受关注.据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介绍,2009年中国高端奢侈品消费量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本文将借用西方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化背景,探索国人奢侈品消费动机特征.  相似文献   

11.
教育在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12.
在高度竞争的服装行业中,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去开发与满足消费需求的项目才能有商机。男性“灰领”阶层正逐渐成为中国国内市场最具消费潜力的社会群体:本通过对男性“灰领”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结合其对着装的需求,指出只有创造生活方式的品牌定位才能提高男装品牌的附加值,获得较持久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3.
彭拥军 《煤炭高等教育》2004,22(6):21-23,87
宁波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宁波的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对高等教育人才产生了更大的吸纳能力。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改善了宁波的城市品位、投资环境,高校成为宁波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的引力场,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促动力量和实现高等教育从奢侈品到生活必需品转化的纽带。  相似文献   

14.
《诗经.齐风》形象展现了西周初年至齐桓公称霸前齐人的民俗生活:一、齐人以渔猎耕种为主要生产方式,获取生活资料;二、齐人的服饰讲究,居住条件良好,交通较为发达;三、齐人幸福美满的恋爱婚姻生活;四、齐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尚侈习俗。  相似文献   

15.
冰客一个从农村走出的追梦少年,生活的艰辛却在他心中播下诗歌的种子。一个谈诗几乎似谈奢侈品的时代他像圣徒般坚守着这块圣地,从农村到城市他用诗留下了他生活的足迹,从城市到农村他又以诗记录了自己灵魂的还乡之路,乡村是他一生的情结,在城市与乡村的界碑下,他走向回归。  相似文献   

16.
受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西晋文人在生活中谄媚权贵、豪奢侈靡,但在诗歌中又表现出高洁的人格和对隐逸的希企。西晋诗歌的隐逸倾向在诗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确立了我国古典诗歌"以隐为贵"的审美标准,使得诗歌中对隐逸生活的描写趋向审美化和精美化,并在诗史上初次实现了诗歌中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共存。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创意、美学意识盛行的现代社会,对年轻的消费族群而言,注重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实用面及基本需求,"个人品味"也是重要的要求,产品的外型、美观、品牌、包装、设计感都列入购买考虑。国际精品名牌包的消费则是现代年轻人展现自我品味的表现。但青少年阶段在群体意识上表现又特别的强烈,故在精品购买决策上又会受到社会性的影响。年轻人对于进口名牌包的消费与影响其消费的因素相当复杂,值得深入的探讨。通过探讨知觉价值、社会影响、自我认同等因素对青少年购买进口名牌包之影响,发现青少年的精品消费有很强的社会性影响,不论是规范性或信息性。但青少年也不会一味地追求炫耀或展现财富而去采购高知名度的名牌包。  相似文献   

18.
在极力伸张快乐主义的风气下,作为末世文人代表的袁宗道对个体存在价值进行了艰难叩问。在他“稳实”面目下潜伏着“狂放”的一面,在他向往山林隐风之时又难舍庙堂的富丽。他纠结于对个体自适的追求和社会礼法的恪守中,焦灼难安、进退维谷。对其相悖人格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还原一个真实的末世文人形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低迷的时候,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却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我国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重要消费国家。文章描述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现状,并对东西方消费奢侈品动机进行了比较,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理性地对待奢侈品消费。  相似文献   

20.
神话元素在汉赋中大量出现,成为汉赋的一大特色。这一方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神话题材运用创作手法的继承,体现了楚文化对汉赋作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汉代国力强大、经济繁荣、社会生活稳定,帝王为追求奢侈和长生不老的生活而倡导有关。此外,还与文人追求名利的自觉追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