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9年6月17日,湖北省石首市发生因酒店厨师非正常死亡导致的数万群众围观起哄,围堵道路事件。虽然此事件反映了当地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不当和一些累积的社会矛盾,但西方媒体的所谓“客观性”报道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杨丽娟事件"是近期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在整个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暴露出在商业化浪潮侵蚀下,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杨丽娟事件"可谓是媒体过度商业化运作的典型例证。文章通过对"杨丽娟事件"的透视,尝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缓解新闻专业主义和商业化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在2009年重庆打黑事件中,舆论监督的“活效应”得到充分体现。这次舆论监督不仅表现在司法机关惩治黑恶势力的环节中,更多的监督“活效应”还表现在主动出击,设置议题,使重庆黑恶势力浮出水面并进入公安机关侦查视野,扩大了线索证据途径,推动了相关部门调查,对揪出和拔掉地方恶势力起到了积极的督促和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龙 《成长》2006,(7):91-92
“铜须事件”:丈夫一个人辛苦养家,闲赋在家的妻子因丈夫整天忙碌对自己关心渐少而热衷于网络游戏《魔兽》,并与该游戏玩家某大学生铜须多次发生性关系,后被丈夫察觉。妻子保证不再与铜须来往后得到丈夫原谅,但很快又“故态重发”,忍无可忍的丈夫把妻子与“奸夫”的QQ聊天记录公布给《魔兽》游戏玩家,得到众多支持,有网友还利用网络技术公开了铜须真实身份,电话等隐私,铜须否认指控,并威胁起诉那些指责他的网友。[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门事件"新闻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都成为热门话题,关注率非常高。而作为道德范畴的"门事件"新闻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道德"门事件"新闻的语言形式、语言含义、内在深层原因分析热播的缘由。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是在互联网对现实的渗透影响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出现的新兴媒体,成为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与平台。它除了具备互联网的特点之外,还具备关系性、个体性、分享性、聚集性等诸多特性,这些特性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于“反腐事件”的新闻报道。面对社交媒体的冲击,以央视对“薄熙来事件”的报道为例,研究认为应及时地公开信息从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报道中树立权威从而充当事件的发言人、加强文本的深度从而探究事件的真相,从而找到其维持自身发展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了对妇女解放的看法。毛泽东作为湖南新文化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赵五贞事件”发生以后,充分利用《大公报》等舆论资源,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看法,初步形成了他的早期妇女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8.
赖丽芸 《山东教育》2004,(28):17-17
“报告老师,曾宁又打人了!”“报告老师,曾宁乱动我的铅笔。”……一走进教室,班上的学生又围在我旁边叽叽喳喳地打着报告。这似乎成了一种惯例。  相似文献   

9.
李俊 《学前教育》2005,(5):32-33
《学前教育》2004年第5期“管理纵横”栏目刊登的《录音笔事件》使我园教师深受触动,我们就此问题征询了部分家长和教师的看法,并展开了讨论。家长的话明明的妈妈:“其实,这真的是家长没办法,我们很理解老师要照顾的孩子多,比较辛苦,我们不怪老师,但是我们又特别想了解一下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上幼儿园,是因为有小朋友抢他玩具还是没有人和他玩,或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呢?所以只好把录音笔放在孩子的身上了。”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了窜访波兰的达赖,引起了国人的愤怒。而在“萨科奇事件”报道中,新媒体发挥了它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同时也标志着网络媒体等新媒体正逐渐成长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本文即以“萨科奇事件”报道活动为例,从网络媒体和其他新媒体类探讨新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的特点和作用,进而分析后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优势,并归纳和预测新媒体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高雅琳 《考试周刊》2011,(83):238-239
法与道德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法只约束人的行为,而不能约束人的思想。法律并不是万能的,不能用法律来取代道德。  相似文献   

12.
在2009年初的“躲猫猫”事件中,以网络舆论为代表的公众议程、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媒介议程,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政策议程三者的互动促成了该事件的强大影响力。公众议程在三者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媒体与网络的并存、互补推动事件向前发展,政策议程的主动干预则有效地影响了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  相似文献   

13.
1939年9月1日,德国由西向东进攻波兰,17日,苏联由东向西出兵波兰。苏军俘虏了波兰东部的军人、警察及其他人员共约25万之众。他们有的被编入苏军、有的被释放、有的被送到劳动营,还有约1.5万军官、军士等被关押进苏联西部战俘营里,以后下落不明。1943年4月13日,德国宣布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了波兰军官的集体坟墓,并组织国际专家进行现场调查,确定苏联是杀害波兰军官的凶手。苏联的反应怒不可遏,当即声明是德国法西斯嫁祸于人。当时的波兰流亡政府要求弄清真相,请求国际红十字会派人实地调查。苏联进而迁怒波兰,愤然于4月25日断绝…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网络上热门的"艳照门"事件作为一个事例,在总结前人对于中国人脸面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如此重视脸面及其影响的社会中,出现"艳照门"这种有伤脸面的事件的原因。笔者认为,由于中国人具有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对于脸面的追求是具有现实主义目的的。要脸面,是为了达到良好的社会后果,刻意作出的一种印象整饰行为。在私密性情境下,中国人的行为随着情境而变化,使得"艳照门"一事不涉及到社会评价作用,也就失去了印象整饰的目的,因此当事人不会考虑到是否会损伤脸面,因而有了存在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一行为被公众知晓,就造成了社会影响。当这一行为被他人评价之后,就造成了"丢脸"没面子"这一后果,以及名誉上的影响和现实中某些方面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5.
在全民围观时代,被传统媒体视为“小事件”的新闻可能引发众多网民的围观。“李双江之子”系列事件均由微博曝出,引发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连续报道和全民围观“狂欢”,成了由全媒体时代众多媒体力量互动而造就的媒介事件。拥有相似关键词的媒介事件,在社会固有矛盾的不断激化、网络使用的易得性和缺乏规训的自媒体等诸多因素共同催化下,处于事件类型化和事发必然性相互交织、递进深化的动态变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原文:古老的传说那家佐一落叶,孤桥,古刹。一个小脚女人,背着个孩子,一个女孩儿。跪于送子观音面前。她虔诚地祈祷,盼着生下个男孩儿。孩儿她爸已经纳了妾,只因她没能生下个男孩儿。这是她外婆的外婆。  相似文献   

17.
背景资料:初三高级语文教师况才华给学生布置了作文题《狗杂种,考试》,一女生认为此题带有侮辱性,拒写,遭到老师严厉批评后,该生恍惚间摔下楼梯……学校让况老师做检讨,如果不深刻,还要开除他.此事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期我国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信息传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息传播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特点是:呈现出失衡状态,出现“原则不协调”和产生“剧场效应症”。在群体性事件的萌芽、发展、激化的整个过程中,信息传播依次起到镜子效应,催化刺效应和石子效应三种效应。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信息传播观念。堕距”、信息传播法制缺位和协调沟通机制滞后。  相似文献   

19.
最近,幼儿教师体罚、虐待幼儿成为社会焦点话题。虐童事件频繁发生之后,社会舆论共同指向幼师资质,认为幼儿教师无证(教师资格证)上岗是引发此类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然而,虐童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是成人对儿童基本权利的剥夺和人格尊严的践踏,是成人本位儿童观的极端体现。屡屡发生的虐童事件所带来的反思是深刻的,它需要全社会对成人本位的儿童观做进一步的反思和再启蒙,需要积极向上的幼儿园教师文化对其职业实践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最近,幼儿教师体罚、虐待幼儿成为社会焦点话题。“虐童”事件频繁发生之后,社会舆论共同指向幼师资质,认为幼儿教师“无证(教师资格证)上岗”是引发此类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然而,“虐童”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是成人对儿童基本权利的剥夺和人格尊严的践踏,是“成人本位”儿童观的极端体现。屡屡发生的“虐童”事件所带来的反思是深刻的,它需要全社会对“成人本位”的儿童观做进一步的反思和再启蒙,需要积极向上的幼儿园教师文化对其职业实践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