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陆机所在时代,卫瓘、索靖草书名望已声高如云,从当时书坛的实情而论,他并非草书名家,为何陆机及其书作《平复帖》得以在书法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文章将从其作为洛下书风孕育下的书作、在草书尺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书文双绝的滥觞三个方面作进行论述陆机及其《平复帖》在书法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解答上述的疑问。  相似文献   

2.
日前,故宫“为回报社会”,不仅公开展出了以2200万元天价成交的《隋人书出师颂》,同时还将深藏库房的镇宫之宝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献之《中秋帖》、王王旬《伯远帖》和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等名品一并展出,取名为“铭心绝品———两晋隋唐法书名迹特展”,引起极大轰  相似文献   

3.
正张伯驹一生有两件事最得意,一是京剧从师余叔岩,二是收藏陆机《平复帖》。1928年张伯驹去世时,其表弟李克非为其写了一首挽联,联云:"忆当年福全楼馆,粉墨登场演卧龙,步叔岩余韵,堪称千古绝唱;看近岁丛碧山房,群贤同观平复帖,附士衡骥尾,无愧万世留香。"分别对先生一生的得意之事进行了概括。余叔岩生于梨园世家,其祖父余三胜,工老  相似文献   

4.
书法观典     
<正>【作品概况】《伯远帖》是王珣写给亲友的一封书信,诉说回想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怅惘。年代仅次于《平复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得名。纸本,行书,5行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乾隆三希堂法帖,明代董其昌曾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5.
日前,故宫“为回报社会”,不仅公开展出了以2200万元天价成交的《隋人书出师颂》,同时还将深藏库房的镇宫之宝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和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等名品一并展出,取名为“铭心绝品——两晋隋唐法书名迹特展”,引起极大轰动。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历史谜团又重新浮出水面,再次点燃了人们探索历史真相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陆机     
<正>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因其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实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平复帖》凡九行,上有宋徽宗赵佶泥金题签和"宣和""政和"二印,内容只是陆机问候友人的平常手札,距今已1700多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代法  相似文献   

7.
孙曜东 《学习之友》2009,(12):14-15
张伯驹是我国最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他的收藏始于1926年。在他1960年自编的反映他一生主要收藏成果的《丛碧书画录》中,就著录了历代名画、书法共计177件之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收藏,是得之于恭亲王奕的孙子溥濡的天下第一墨宝——《平复帖》,以及抗战胜利后从长春故宫里散出来的天下第一名画——《游春图》。  相似文献   

8.
亓汉友 《江苏教育》2022,(29):31-34
<正>目前存世的王羲之唐摹本草书法帖经考证比较可靠的有《远宦帖》《游目帖》《初月帖》《上虞帖》《寒切帖》和《妹至帖》六个法帖,这六个法帖又存在着“一帖一景”的特点,下文,笔者对它们的风格进行分析比较。一、《远宦帖》的基本特点《远宦帖》短促劲健,锋棱劲爽;方圆互动,  相似文献   

9.
斋名拾趣     
北京故宫养心殿内,有一问小书房,那是清朝乾隆皇帝的书房。这里,曾收藏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殉的《伯远帖》。因为这三帖均是世人皆重之宝,故乾隆便把该书房命名为“三希堂”。不过,这三帖中的“老大”《快雪时晴帖》,现如今在海峡对岸!但愿这三帖能早日团聚。  相似文献   

10.
黄伯思的《法帖刊误》继米芾《跋秘阁法帖》之后,对《淳化阁帖》所录法帖进行全面考辨,是帖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全文对《法帖刊误》的成书、内容及鉴定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二十世纪,碑学成为书坛的主流,传统帖学开始走向边缘化,很少受到书家的关注。然而沈曾植却另辟蹊径,创出一种碑帖结合的书法风格。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关于碑帖结合的书学理论。本文主要阐述了沈曾植的碑帖兼重、南北汇通、笔法、墨法等书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书法作为一门高级艺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能否掌握书法规律是我们进行书法学习和书法创作之关键,而科学思维又使人们提炼书法规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多宝塔碑>、<刘中使帖>、<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本文选择敦煌、高昌遗书中部分书写时间均早于颜氏作品的文书、经卷与颜真卿的作品进行比较,又从颜真卿的近佛行为、书法中"俗"的问题以及当时社会尚俗尚实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对颜真卿接受并吸收民间书法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认为颜真卿曾经借鉴过当时民间的书写风格.  相似文献   

14.
杨军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1):132-134
蔡京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祸国殃民,为人所不齿。但他在书法艺术上却有很高的造诣,他主持摹刻《大观帖》并参与《宣和书谱》的修撰,为后世保存了很多珍贵的书法史料,他自己也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此应该客观的评价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的全国扶贫县通渭,何以能够登上文化部首次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榜首:贫瘠的自然环境促成了多彩的艺术走向,厚重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书画基础,办班培训和政府推介使书画艺术得以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当代书坛由于受西方表现主义美学观的影响,只注重观念,而忽视传达这种观念的操作实践层面,不讲求实践工夫而竭力表现自己的思想,使得其书法仅仅是一些理念的堆积。中国古代艺术家对“技艺”层面的艺术实践非常重视,但书法又不仅仅是一门技艺。书法美学所关注的除了结构、章法等技巧层面的美学规律外,还有人格、气质、情感寄寓等超越于技艺层面的东西,这是理解书法实践指向的另外一个层面。书法作品是向外打开的,通过它可以把理想和追求传达到接受者的心灵世界,进而创造出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7.
书法作为以线条为主要表达方式的造型艺术,意象表达是其主要特征。书法的意象表达是通过艺术构造完成的。书法意象具有"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的内蕴,自然和人文的逻辑指向。书法意象的构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将从创作和接受两个方面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中学书法教学以传授书法基本理论、培养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为主要任务,同时书法教学又是艺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蕴涵着美育因素。中学书法教学过程应有意识地挖掘美育因素,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当下,我们缺乏对书法本质的追问。就书法所承载的意义而言,书法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把书法定位在艺术与哲学的层面应是书法的理性回归。作为抽象而又蕴藏诗意的高雅艺术,书法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受到冷落,也是暂时的。弘扬书法艺术,必须正确面对当下书法创作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