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口算10以内加、减法是数学第一册教材的重点。10以内加、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一年级学生需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然而,要学好10以内加、减法,首先要让学生建立起加、减法的概念,区分清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在10以内加、减法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迅速建立起加、减法概念。  相似文献   

3.
李伟 《考试周刊》2010,(27):61-62
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思维教育、素质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所以在各个领域的社会实践与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借鉴和应用数学思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教学中需要加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韩冬梅 《广西教育》2013,(24):46-46,59
【设计说明】《8、7、6加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比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几分艺术性,可以使数学课增添趣味和活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师要从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教师的教学修养三方面论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正>算法化与思考性是数学运算教学的两翼。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一的、孤立的数学能力,而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等的有机整合。换言之,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思维能力[1]。下面主要以浙教版教材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教学为例,讨论如何在新授课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习数学操作,建立算法规则;如何在拓展课的教学中设计开放、有挑战性的数学任务,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数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实物教具。由于课堂教具的严重匮乏,加上学科自身的特点,无法达到其他学科教学形象、生动、具体的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广大数学教师也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  相似文献   

9.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运算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抽象算法,从而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归纳、概括、抽象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一课中,从激活经验、经历过程、内化经验、提升能力四个方面出发,在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11~112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2.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迁移类推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建构意义师: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责任。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是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激情,大多学生只是机械而枯燥地记忆书本知识,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发挥数学学科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张福香 《考试周刊》2012,(74):83-83
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万兆荣 《广西教育》2013,(9):70-70,82
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它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简称,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笔者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建构数学模型。一、数形结合,展露"1"【片段一】师:你能猜出"34%+%16"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一种考查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题型。为了提高小学生在应用题解答方面的正确率,教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多加训练,让学生可以灵活地应用数学的基础概念、原理等去分析应用题,解决应用题。要带着一种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视角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扎实地提升数学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杨拴虎 《学周刊C版》2019,(16):124-124
随着高年级课程的加深加广,学生间的落差程度也越来越大,学生学习数学的挫败感越来越强,对学习数学兴趣缺失。而数学写作能促进数学概念的理解以帮助学习者创塑数学意义,提高教学效率。对此,围绕写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变构学习模型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从学生出发,注重深度思考和实际应用的教学视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文章从变构学习模型的理论出发,构建了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三阶段七环节”的教学模式框架,并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的相关内容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旨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更具策略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我们很多数学教育者却把阅读看成是语文课程的专利。早读,顺手一拿是语文,信手一拈,还是语文。其实数学课堂也需要阅读。作为一门主要学科——数学,其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故事情节,它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偶尔加一些模型。  相似文献   

19.
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习多位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在教材中,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共279道,为了弄清学生口算这些题时,哪些题容易出错,并找出其出错原因与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口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