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阐述了福建南音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该乐种的主要传承形式;探讨了南音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系统梳理了福建南音乐谱文献的历史发展脉络,指出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学艺术价值、科学的图书分类依据价值。根据乐谱特点,制定工作方案,从数字化前期准备,数字化扫描、入库与典藏,数据库拓展功能建设等3个方面论述了福建南音乐谱的数字化保存策略。  相似文献   

3.
南音曲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闽南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南音分为指、曲、谱三种类别,其中曲在南音中占据着90%以上的比重,是南音艺术的核心和灵魂。南音曲腔韵的音乐形态呈现出对比、变奏、重复、交融综合的特征,南音曲旋律的音乐形态在曲直、长短、有序无序、疏密、高低、级进跳进中极尽变化之能,南音曲声调的音乐形态表现出对装饰音、鼻化韵以及调值搭配的重视。南音曲的腔韵、旋律、声调,共同演绎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形态,使之成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
南音演唱具有千年历史,它用泉州方言来演唱;在泉州民间音乐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融合而形成,有着独特的韵味。但随着南音进高校以及当代受众音乐听觉的变化,也面临着如何在保留、继承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南音演唱理应得到更大的挖掘与提高,因为探索南音演唱艺术特点,不但有助于南音艺术自身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助于在挖掘古曲的演唱方法上,进一步提高演唱技巧;改革传统唱法,挖掘南音的内在神韵。  相似文献   

5.
素有音乐“活化石”之称的福建南音,是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古老乐种。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南音、弘扬传统音乐、继承家乡文化,福建省泉州市不仅把南音纳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同时还做了诸如师资培训、组织比赛等与之相应的大量工作。此外福建省音像出版社将《走近南音》录制成光盘发行全省,泉州电视台摄制的艺术教育专题片《古乐飞扬中的校园》也先后在福建省教育电视台、  相似文献   

6.
诗的美学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修辞、抒情、形象、意象等方面,音律的巧妙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适时恰当地运用音律会为诗歌增添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更加完美地表现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2016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海内外南音研究的一次阶段性检阅,反映了当前南音艺术在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及创新方面的新面貌,从会议提交的论文及参会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南音研究已开始呈现多学科、全方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西方诗歌音律现代新变主要表现为意义节奏更加突出和音质音律更加凸显。我国新诗接受西方现代诗运动影响,重视音质音律成为其音律现代性的重要表征。我国新诗音质律的特征表现在诉诸感官的音调特征和调协音义的情调特征方面,两方面都表现出含混性和朦胧性的审美特征。音质律建构关涉两方面问题,一是构成音质律的声音材料,如个别字母的母音和子音,如整个音节和整个字的音质;二是建构音质律的基本方式,即复现定成一定格式的声音呼应。  相似文献   

9.
10.
南音是一种以曲牌为主要音乐表现形式的乐种,与中国传统曲牌有紧密的联系,但其强大的填词性特征和功能在南音曲牌中被逐渐弱化,从相同曲牌不同乐曲歌词篇幅的巨大差异,就可感受南音曲牌的非填词性特征.而笔者以为,南音曲牌体本质已经内化为一种曲牌性思想和规律,南音腔韵的存在即为证明.  相似文献   

11.
李冰燕 《中学文科》2009,(16):22-23
文言文讲究音律,往往从音律的要求出发来遣词造句,因此在语言铿锵优美的同时,也给正确翻译理解字词增加了难度。要正确理解这一类字词,也必须从音律入手,透过音律的表现形式理解字词的真正内涵。本文试图以《桃花源记》为例,谈如何从音律入手正确地理解文言字词,并对教材给出的注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因为种种的原因,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仍是任重而道远的。本文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介绍南音的概况,分析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保护南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泉州南音已实现了传承与教育的结合,并形成了不同阶段的南音教育,学校教育已成为南音传承的坚实基础.但当前南音不同阶段的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各阶段教育间也缺乏相关性和延续性.为有效培养南音专业人才,更好地发挥教育传承作用,应不断完善各阶段教育,并构建起良性循环的南音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翟莉 《文教资料》2008,(22):20-22
在诗歌中,节奏和格律常常被作为诗歌研究的着眼点,以此来探讨诗的文体特征,其中音律和节奏的背后往往蕴藏着诗人的创作意图.本文探讨汉、英诗歌中音律和节奏特征的比较及其对语义理解暗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音和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一样,也曾一度面临生存的困境,清、雅、淡、慢的节奏很难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形态,加上受现代音乐文化市场的冲击,观众日渐减少,尤其年轻一辈,多半不爱好南音,面对这样的生存状况,从中小学开始学习南音,南音走进课堂成为当今的趋势!因此南音的传承,任务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派作家,其词有不协律处,由是产生苏轼不懂音律之说。但自宋以降,也有不少关于苏轼通晓音律的记载。他能自度曲,能改不协律之作为合乐之作,他善于鉴赏乐曲,东坡词有很好的音乐效果。其不合律依腔处,正是不僵守故垒使然。  相似文献   

17.
民歌唱词中的衬词在翻译中通常被忽略。南音衬词是其唱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衬词对于南音具有重要的文本信息功能和艺术价值。翻译者在南音唱词的英译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南音衬词的翻译方法,在译文中体现出南音衬词的对等信息和对应形式,尽可能做到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8.
吴宝雅 《考试周刊》2014,(93):180-181
南音,因其"古朴、典雅"的特点,享有"中国活的音乐历史"、"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之誉,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一样,南音也曾一度面临生存困境,因此南音的传承,任务重大、意义深远。作者在教学工作中把南音引进课堂,将南音融入音乐教学中,尽己所能做好南音的传承工作。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南音晦涩难学,尤其是节奏缓慢和缺乏舞台动作,他们不感兴趣,这是南音进入课堂的瓶颈。因此,南音要真正意义上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推广,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南音的文化内涵,更要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实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化功能。教师作为南音的传承者,需要好好运用南音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喜爱并学唱。作者对几年在南音实践教学中的收获和思考进行论述,希望能够通过学校的南音教学推广,为南音的传承作出贡献,并唤起大众对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的这部《诗论》中,作者对诗的节奏、音律、韵律等因素极为重视,他将诗歌起源、诗的本质等问题用音乐性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探讨,把音律节奏看作是组成诗歌思想情趣的天然特征且对其加以强调。本文从音律是诗歌的命脉、音律是区分诗与散文的重要标志以及音律的艺术功用这三方面简要的论述了音律节奏对于诗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周济是常州词派中论及音律的第一人。周济的音律论主要体现在《词调选集》及《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周济从三个方面,分别从词的押韵特色、四声、句式及相关的"领字"、"积字"、"换头、煞尾"等角度,论述了词的音韵问题。审音度声,讲求表现技巧;强调词调与作品中表达的情感相联系;关注读者的接受情况,以"须令读者耳目振动"为佳制--这正是周济音律论的特色。就技巧而言,周济所论多是对前人理论的承继或发挥,但后二者,则是周济的新创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